昨天我市仍是晴好天氣,傍晚,夕陽的余暉鋪滿天際。(廈門日報拍客 楊忠芹 攝)
昨天中午,今年第9號臺風“羅莎”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同時,第7號臺風“范斯高”和第8號臺風“竹節草”活動。今年洋面上首次出現“三臺共舞”局面。氣象部門預測,今天至大后天,受臺風外圍環流影響,廈門會迎來雨水,尤其是后天,雨勢較強,市民周末出行注意備好雨具。
昨天我市仍是晴好天氣,廈門本站最高氣溫33℃。臺風方面,昨天17時,“范斯高”維持熱帶風暴級,距離浙閩交界約770公里,將朝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不大。“竹節草”則增強為強熱帶風暴級,距離菲律賓馬尼拉僅275公里,朝東北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也不大。與此同時,大洋深處的“羅莎”在逐漸增強,但由于距離很遠,對我國無影響。
未來幾天,“范斯高”和“竹節草”會給臺灣、福建、浙江等地帶來較大范圍降雨和沿海大風,廈門也會被波及。受臺風外圍環流影響,今明兩天我市以多云到陰天、有雷陣雨天氣為主,局部可達大雨量級。后天是周日,雨勢增強,我市有中雨到大雨,局部地區暴雨。預計大后天仍會有雷陣雨。
不過,氣溫不會有明顯起伏,未來幾天我市城區最高氣溫32℃~34℃,夜晨最低氣溫大概26℃~27℃。
釋疑
“多臺共舞”并不少見
今年第1號臺風“蝴蝶”于6月11日生成,較常年(3月25日)顯著偏晚了2個多月。但7月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7個臺風生成,遠超常年同期。如今,洋面上還出現“三臺共舞”局面。為何如此?
氣象專家解釋,臺風生成主要受副熱帶高壓位置、季風氣流、海溫等方面的因素影響。7月5日以來,副熱帶高壓持續偏強偏北,其南側熱帶輻合帶對流活躍,給臺風胚胎生成提供了有利的初始發展空間。近期海溫普遍較高,為臺風發展提供充足能量,還有季風氣流充沛水汽條件加持,海面上垂直風切變較小,不易吹散臺風,這些因素都有利于臺風扎堆出現。
“多臺共舞現象其實并不少見。”氣象專家說,如果在某一個時段,赤道輻合帶比較活躍,廣闊的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有多處暖海域的大氣環流及海洋條件適合臺風發展,那么同時生成多個臺風的可能性就會增大,這種情況并不罕見。西北太平洋出現過多次“雙臺風”甚至“多臺風”情況。
(廈門日報記者 朱道衡 通訊員 林敏丹 張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