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嬰。他是李世民的弟弟,雖然名聲不佳,但卻活得比其他兄弟都長久,甚至后代也享盡榮華。
李元嬰出生時,唐朝剛剛建立不久,天下還亂著呢。李淵,這位唐朝的開國皇帝,已經六十多歲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就在這個時候,李元嬰呱呱落地。說實話,這個孩子有點“生不逢時”。
家里幾個哥哥為太子之位鬧得雞飛狗跳,李元嬰一出生,就站在了權力斗爭的漩渦邊上。
別看他年紀小,命運卻一點不簡單。還在襁褓中,他大哥李建成和二哥李世民就開始爭奪皇位,最后鬧到“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殺了大哥和四弟,逼著老爹李淵退位,自己當了皇帝。李元嬰也成了獲勝者陣營的一員,被哥哥李世民格外寵愛。
李世民對這個小弟弟確實不錯,封他為滕王,還給他安排了豐厚的封地。但李元嬰的表現卻一言難盡。
他到封地后,開始大興土木,修建豪華的亭臺樓閣,揮霍無度。甚至還干出用活人“堆雪人”這種荒唐事。
乍一看,這人確實傻得可以。但仔細琢磨,他這不是傻,而是裝傻。
為什么這么說呢?當時的政治環境可不太平,兄弟之間爭權奪利,弄不好就得掉腦袋。
李元嬰可能早早看明白了,權力這東西碰不得。于是,他用荒唐行為掩蓋自己的聰明,塑造出一個“不爭不搶”的形象,成功避開了政治斗爭。
更絕的是,他還利用自己的“好色”來鞏固傻王爺的形象。有一次,他聽說一個官員的妻子鄭氏長得漂亮,就想召她入府。
結果鄭氏不但沒屈服,還當眾罵他是冒充滕王的小人。這下李元嬰徹底沒轍,只能灰溜溜地認了。
這種事傳出去后,大家更覺得他是個無可救藥的“傻子”。
李世民去世后,新皇帝李治對這位叔叔看不順眼,把他貶到了蘇州。后來又貶到更遠的洪州。
表面上看,這是一種懲罰,但實際上卻讓李元嬰如愿以償。離權力中心越遠,他就越安全。
在洪州,他修建了著名的滕王閣,雖然自己荒唐一生,但這座樓卻因為王勃的《滕王閣序》成了歷史名篇。
李元嬰的一生,可以說是“傻”得有智慧。他用荒唐行為讓自己遠離權力斗爭,用愚蠢形象保護自己。
雖然他的行為令人不齒,但卻成功保全了性命,還讓后代延續了榮華富貴。這么一看,他倒是活得挺通透。
歷史上的李元嬰,既不像他的兄長們那樣風光無限,也沒有慘遭覆滅。他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用“愚蠢”換來了生存。
而這份“傻”,或許正是他最大的智慧。信息來源:《舊唐書》《新唐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