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葉8年幫320位新人作者出書,和全國上百家出版社合作,見過太多新手都有同樣卡點:
寫散文沒溫度,
寫故事缺場景,
寫干貨像說明書。
好文字不是辭藻華麗,而是讓讀者能 “鉆進去” 的真實感 —— 無論是情感的共振,還是場景的沉浸。
寫作沒那么多門檻,最重要是“說人話”—— 避開空洞的套話,用真實的感受打底。
今天分享3招,讓文字有溫度又有畫面感,令讀者共鳴。
[勾引]文字沒溫度?把「我覺得」換成「他做了」??
?新手總用形容詞堆砌情感(比如“她很溫柔”),但讀者要的是能摸到的細節。
?刪掉形容詞?:找到文中描述情緒/性格的詞(溫暖/堅強/偉大),刪掉。
?補一個具體動作?:“這個人在什么情況下會做這件事?”
例:“媽媽很愛我” → 改成“她總在我書包側袋塞兩個煮雞蛋,用衛生紙裹三層,說‘路上摔了也不怕碎’”。
?驗證標準?:讀者看完能想象出畫面。
?[勾引]寫缺場景?只寫「五感能捕捉」的東西?
?寫氛圍好、環境美時,讀者腦子是空的——沒有可被感官驗證的細節。
?列場景里的實物清單?:桌子/椅子/窗簾/杯子。
?
給每個實物加一個「異常細節」??:
例:原句“咖啡館很安靜” → 改成“木質椅腿和地板摩擦出刺耳的聲響,隔壁桌的咖啡杯缺了個口,杯壁凝著水珠,順著桌沿滴在地板上,發出‘啪嗒’一聲”。
帶細節的場景描寫,能讓讀者停留時間延長3倍以上。
?[勾引]寫干貨像說明書?先問「讀者此刻在崩潰什么」??
?直接甩知識點(比如“時間管理四象限”),讀者覺得“和我有啥關系?”
?挖讀者的真實困境?:
例:寫時間管理,先問“你有沒有過這種情況?凌晨兩點還在改方案,微信突然彈出領導消息:‘明天早上9點前必須交終版’。”
?把知識點嵌進困境里?:
例:原句“用四象限劃分任務優先級” → 改成“凌晨兩點改方案時,先把手機鎖進抽屜(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打開電腦只看老板發的需求文檔(重要且緊急的事),其他消息明天再說。”
?加一句「為什么這么做」??:
例:“鎖手機不是防老板,是防自己手賤點開朋友圈——你改方案的專注度,比回消息重要100倍。”
“困境+工具+理由”,適合新手,易理解,易實操。
[嘿哈]如果你想寫書但不知寫什么選題,不知如何找市場定位,通過最后一張海報獲取寫書出書的專屬咨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