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盧江良隨筆集《野草的歌唱》,作為“中國文學名家散文精選叢書”之一,由江西高校出版社重磅推出,面向海內外公開發行。目前,全國各大新華書店和網上書店有售。
這部作品集在外部結構上劃分為五個小輯,在構成上由兩個部分組成——“正經的創作”與“隨的發揮”。整部書稿貫穿著一條主線,那是“解讀”。這些“解讀”,即便針對的對象不同,但均建立在作者對社會的觀察、對問題的分析、對結論的判斷這三者之上,充分傳遞了他的創作理念、內涵和思維模式,體現了其作為一名寫作者的整體素養和思想水準。。
據該書責編介紹,盧江良的這部隨筆集內容豐富且極具深度,是文學愛好者不可錯過的佳作。書中既有作者對自身創作的深刻反思,又有對文學現象和經典作品的獨到見解,無論是想提升文學素養,還是深入了解創作門道,都能從這本書中獲得啟發,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后 記
這部書稿,匯集了我近年來創作的關于寫作與閱讀方面的若干散文和兩個“解讀”系列(“另類解讀大師”系列隨筆、“經典解讀”系列札記)以及日常在微信朋友圈或公眾號推送的一些關于創作、閱讀、鑒賞等方面的雜談。
這些稿件看似混雜,實質上貫穿著一條主線,那就是“解讀”。這中間,既有對人文與歷史現象的解讀,也有對大師藝術人生與國外小說經典的解讀,還有對當代文藝名家作品的解讀,更有對文藝創作中存在的問題的解讀。
可以這么說,這些“解讀”,即便針對的對象不同,但均建立在我對社會的觀察、對問題的分析、對結論的判斷這三者之上,充分傳遞了我的創作理念、文化內涵和思維模式,體現了我作為一名寫作者的整體素養和思想水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部書稿在外部結構上劃分為五個小輯,可在內部構成上其實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正經的創作”,一部分是“隨性的發揮”。這兩者在敘述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可在思想上完全保持一致。
在這部書稿結集前,我出版過十多部圖書,絕大部分是作品集,而每部作品集的書名,均選取其中某篇的標題。但這部的書名,顯然有些不同,它突破了我以往給作品集取名的慣例,憑空取了一個與其中作品毫無關聯的名稱。
當然,這有我的考量。作為一名寫作者,雖然從事文學創作三十多年,獲過政府獎項數十個,并被評為文學創作正高職稱,不過一直游離于文壇邊緣,換句話說,從未去充當壇中的花朵,甘愿成為壇邊的一株野草,獨自開放。
這是其一。其二,文學創作對于我來說,盡管只是一種業余愛好,但我一貫來將其視為畢生的事業。這正如“歌唱”,它不像“唱歌”那樣只是日常的情緒宣泄或娛樂,而已成為一種我向世界表達自己情感和思想的重要途徑。
最后,要感謝我的父親、母親,他們的支持讓我具有“歌唱”的能力;要感謝我的妻子,她的理解讓我充沛“歌唱”的精力;要感謝本書策劃夏洪月女士,她的邀約和付出讓我多了一次“上臺歌唱”的機會。
盧江良,2025.6.6于杭州
盧江良:憑著良知孤獨寫作
■http://blog.sina.com.cn/lujiangliang
微信公眾號:lujiangliang-1972
新浪微博:weibo.com/lujiangliang
騰訊微博: t.qq.com/lujiangliang1972
QQ:38444144(閑聊者請勿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