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內部文件曝光!2026年烏克蘭無人機生產數量劍指全球之冠。
北約的一份內部文件報道稱,烏克蘭計劃2026年生產800萬架用于攻擊和偵察的無人機,從而超越目前世界紀錄保持者俄羅斯。
這數字聽起來確實嚇人,可您知道現在全球最大的無人機生產國是誰嗎?不是俄羅斯,而是咱們中國!深圳2025 年一季度民用無人機產量就比去年同期暴漲了 48.2%,全年產值預計突破 1000 億。深圳有 2000 多家無人機產業鏈企業,光 FPV 自殺式無人機月產能就有 50 萬架,戰時還能提到 70 萬架。
換算成年產量,光這一項就 600 萬架,都快趕上烏克蘭 2026 年的目標了。再看看廣東全省,2023 年民用無人機產量就有 401 萬架,全國 2300 家相關企業隨時能轉入戰時狀態。俄媒估計,中國戰時自殺式無人機月產能能突破 200 萬架,這還是保守估計。您想想,烏克蘭計劃 2026 年生產 800 萬架,平均每月才 66.7 萬架,連中國常態產能的零頭都不夠。
咱們有彩虹、翼龍這些全球知名的察打一體無人機,還掌握了蜂群技術,上千架無人機能形成智能作戰網絡。陜西的試驗場都實現 2000 架無人機集群自主攻擊了,這技術連美國都眼饞。從半導體到稀土加工,中國掌控著無人機全產業鏈命脈,江蘇的電機、浙江的芯片、北京的算法,全國各地的產能一整合,爆發力根本沒法比。
民用領域就更厲害了,全球 80% 的民用無人機都是中國制造,大疆一家就占了 70% 的市場份額。毫不夸張地說,中國無人機產業已經是全球領先,而且還在不斷創新突破。
烏克蘭他們計劃 2026 年生產 800 萬架無人機,聽起來挺唬人,可實際情況咋樣呢?烏克蘭 90% 的無人機核心零部件,像電機、電調、飛控芯片,都得從中國進口。中國從 2023 年開始加強無人機零部件出口管制,禁止用于軍事目的的出口,這一下子就掐住了烏克蘭的脖子。沒了中國的零部件,烏克蘭就算有生產線也沒法正常運轉。而且烏克蘭現在還在打仗,工廠三天兩頭被俄軍轟炸。2025 年 7 月,北約在烏克蘭的一個無人機部件裝配廠就被俄軍高超音速導彈炸毀了,現場火光沖天,直接影響了烏克蘭的產能。工人在防空洞里組裝無人機,能生產出多少合格產品可想而知。
烏克蘭的無人機技術也不行,他們主要生產 FPV 穿越機,這種無人機續航短、載重低,跟中國的高端無人機根本沒法比。俄軍都被烏克蘭的蜂群戰術逼出經驗了,電子戰干擾一鋪開,烏軍無人機襲擊成功率直線下滑。更搞笑的是,烏克蘭連俄羅斯的獵戶座察打一體無人機都造不出來,還想著超越中國,簡直是天方夜譚。
北約雖然給烏克蘭提供了一些支持,又是給錢又是給技術的,但大多都是表面功夫。德國 Quantum Systems 公司在烏克蘭擴建生產基地,可核心技術還是掌握在別人手里。英國計劃 2025/2026 財年給烏克蘭 10 萬架無人機,可這都是成品援助,又不是技術轉讓。烏克蘭 150 多家 FPV 無人機制造商,多數都缺乏自主研發能力,說白了就是個組裝廠。
再看看烏克蘭的實際產能。2024 年他們實際產能突破 400 萬架,可軍方采購量只有 150 萬架,產能利用率嚴重不足。2025 年計劃生產 450 萬架 FPV 無人機,可受戰爭和供應鏈影響,實際產量可能還不如計劃的一半。而中國呢,2025 年民用無人機產量預計超過 1000 萬架,再加上軍用部分,總產量遠遠超過烏克蘭的目標。
有人可能會說,烏克蘭有北約支持,說不定能創造奇跡呢。可您想想,北約的支持能持續多久?就算北約一直給錢給技術,烏克蘭的供應鏈和技術短板也不是短時間能補上的。而且中國也不會坐視不管,咱們的產能和技術優勢擺在那兒,烏克蘭想超越中國根本不可能。
說白了,烏克蘭所謂的 “無人機生產第一大國” 就是個笑話。他們的計劃就是建立在沙灘上的城堡,一推就倒。而中國的無人機產業就像一座堅固的大廈,根基深厚、技術先進、產能強大。咱們根本不用怕烏克蘭超越,就憑他們現在的情況,再給十年也追不上中國。
所以啊,大家可別被烏克蘭的大話給唬住了。中國才是全球最大的無人機生產國,這地位誰也動搖不了。咱們就等著看烏克蘭的計劃怎么破產,繼續為中國的無人機產業驕傲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