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干啥!&x#%……”“咱倆現在上派出所!”“虛偽,你剛才的囂張勁呢?”
這不是菜市場吵架現場,也不是廣場舞大媽爭地盤,而是發生在深圳地鐵上的真實一幕。
7月22日,深圳地鐵4號線,一如既往地“人擠人”,堪稱“勇士線”。
女孩小A好不容易搶到一個座位,結果卻被一位大媽盯上了。大媽二話不說,把自己的孫子直接放到她腿上。女孩一驚,下意識推了一下,結果被大媽當場怒罵:“你干啥!”
隨后,大媽情緒激動,口出穢語,罵聲不斷,車廂內乘客紛紛勸阻,一位藍衣男子甚至出面講理:“阿姨,你帶著孩子累,別人上班也累。”
可大媽根本不聽,繼續罵罵咧咧,最后還拉著女孩去警局評理。女孩越想越委屈,忍不住哭了,大媽卻說她“虛偽”。
這一幕,看得網友血壓飆升。
更讓人無語的是,她的親孫子全程捂著耳朵,仿佛在說:“奶奶,你能不能別丟人了?”
“讓座”這件事,一直是公共空間里的“敏感話題”。年輕人上班累,老年人腿腳不便,理論上是“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但問題是,當“讓座”變成“強座”,當“尊老”變成“倚老賣老”,這份美德就變了味。
大媽把孫子放在別人腿上,還理直氣壯地罵人,這不是“尊老”,這是“耍流氓”。她口口聲聲說“講禮貌”,自己卻滿嘴臟話,這不是“傳統美德”,這是“雙標現場”。
網友憤怒,不是因為不讓座,而是因為“你弱你有理”的邏輯。
這不是第一次地鐵上發生“讓座風波”。
2022年,上海地鐵,一位老人強行拉女孩讓座,周圍勸阻無效,直到有人讓座才罷休。
2023年,另一位白發老人故技重施,甚至動手拽人,只因女孩不讓座。
同年,杭州地鐵,一位老太太用傘抽打年輕人,只因對方沒給她讓座。
這些事件,像極了一部部連續劇,在全國各地輪番上演,而這些老人的共同點是。
一上車就“腿腳不便”,一不讓座就“情緒失控”,一開口就是“你們年輕人怎么這么冷漠”。
可他們跳廣場舞時,嗓門洪亮;超市搶雞蛋時,健步如飛。這不是“年老體弱”,這是“選擇性虛弱”。
《人民日報》曾評論類似事件時說:“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但尊重是相互的。”
這句話,一針見血。
尊老,不是年輕人單方面的義務;愛幼,也不是老年人單方面的權利。禮貌和尊重,從來都不是“單方面輸出”,而是“雙向奔赴”。
當你要求別人“講禮貌”時,你自己也得講點分寸;當你要求別人“讓座”時,你自己也得有點體面。
否則,所謂的“尊老愛幼”,就成了“道德綁架”。
視頻曝光后,評論區瞬間炸鍋。這位大媽徹底社會性死亡了。孫子都嫌丟人,說明她平時也不咋地。她不是老了,她是壞透了。讓座是美德,不是義務,誰也別道德綁架誰。
這場“地鐵鬧劇”,以大媽“社會性死亡”告終,但留給我們的思考遠未結束。
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但美德不是武器,更不是撒潑的通行證。
真正的尊重,是推己及人的分寸感,是彼此理解的同理心。
不是誰年紀大,誰就有理;也不是誰年紀小,誰就必須讓座。尊重,從來不是單方面的索取,而是雙方的維系。
愿我們都能做到:老了,不倚老賣老;年輕,不冷漠無情。
這才是文明社會應有的模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