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動美聯儲的鮑威爾,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根本原因就在于,特朗普團隊發起全球關稅戰后,急需美聯儲降低美國利率,結果鮑威爾帶領的美聯儲,卻遲遲不肯配合特朗普行動,這讓特朗普怒火中燒。
特朗普近期連續施壓美聯儲要求降息,7月23日公開喊話稱“利率應再降3個百分點”,并暗示鮑威爾可能在8個月內離職。這已是特朗普本月第三次公開抨擊鮑威爾,其在社交平臺發文指責鮑威爾“行動遲緩”,導致住房市場滯后并損害美國家庭。
7月24日,特朗普更以視察美聯儲總部裝修工程為名,當眾質疑鮑威爾管理能力,稱25億美元翻新成本超出預算,并威脅一般會解雇超支的項目經理。這是近20年來美國總統首次正式造訪美聯儲,雙方當面交鋒時,特朗普直言談話很有成效,但鮑威爾當場駁斥裝修費用數據不實。
特朗普與鮑威爾的戰爭早在四年前已埋下伏筆。2017年特朗普提名鮑威爾接替耶倫,如今這對“政治父子”反目成仇。
當前美國的法律成為特朗普的最大障礙。1935年“漢弗萊案”確立美聯儲官員不得因政策分歧被解職的原則,總統解雇美聯儲主席需正當理由。
面對法律高墻,特朗普團隊開辟新戰線:共和黨議員盧娜向司法部提交刑事轉介信,指控鮑威爾在美聯儲總部25億美元翻修項目中作偽證。若罪名成立,鮑威爾最高面臨五年監禁。
“裝修門”成為完美武器。翻修預算從拜登時期的19億飆升至25億,超支32%。白宮咬定其中包含奢華設施。貴賓餐廳、大理石飾面、屋頂花園。
面對政治風暴,美聯儲筑起兩道防線:法律盾牌與數據盾牌。鮑威爾致信特朗普強調:“決策僅基于通脹、就業和增長數據”,并直指要害。特朗普關稅政策導致核心商品通脹反彈至3.8%。
美聯儲副主席布雷納德公開聲援:“政治壓力不能凌駕于貨幣政策獨立性”。她警告若鮑威爾被迫辭職,將開創危險先例,削弱美聯儲抵御政治壓力的能力。
就連美國的華爾街巨頭也加入戰局。摩根大通CEO戴蒙強調:“美聯儲獨立性對經濟穩定至關重要”,警告政治干預可能引發市場動蕩。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哈祖斯則觀察到市場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擔憂正在升溫。
貝森特私下多次勸特朗普別沖動,核心就一句話:弊大于利!具體而言,貝森特用“解雇鮑威爾會引發三重災難”勸阻特朗普:經濟上,鮑威爾若被炒魷魚,市場可能立即暴跌,美債收益率飆升。
在美國現有法律上,鮑威爾已啟動法律程序應對,訴訟可能拖到明年春天,讓特朗普得不償失。
政治上,美聯儲副主席杰斐遜將暫代主席職位,這位拜登任命的官員更難對付。貝森特甚至搬出歷史教訓:1970年代尼克松干預美聯儲的教訓還熱乎著!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特朗普對降息的執念背后,是美國經濟的危險信號。2025年第一季度經濟環比萎縮0.5%,三年來首次負增長;失業率攀升至4.2%。
“三高一低”格局浮現:高關稅、高利率、高債務與低增長交織。特朗普4月簽署的“對等關稅”政策加征10%最低關稅,推高進口商品價格;政府債務規模突破36萬億美元。
特朗普的邏輯鏈條清晰:降息1個百分點,每年節省萬億級利息支出。他7月15日在機場喊話:利率應比現在低三個點!每年省1萬億美元!
《大而美法案》埋下財政炸彈。國會預算辦公室測算:未來十年聯邦赤字將增加3.4萬億美元,減稅導致收入減少4.5萬億,遠超支出削減的1.1萬億。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發出警告:“若美聯儲屈服于政治,美元霸權將土崩瓦解”。摩根大通測算顯示,若財政部與美聯儲政策方向背離超過6個月,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幅度可能擴大至150基點,觸發系統性風險。
目前,美國第二季度GDP數據暗示美國正滑向技術性衰退,而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使核心通脹居高不下。目前僵局仍在持續,但分析人士指出:
若特朗普真解雇鮑威爾,可能引發堪比2008年金融危機的沖擊。正如《華爾街日報》警告:這將是美元霸權崩塌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