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200天以來旅客發送量超400萬人次
列車員張玲娜演奏的小提琴《康康舞曲》拉出了晉蒙百姓的幸福生活,柳娜的獨舞《桃花紅杏花白》展現晉蒙文旅融合的魅力……7月22日,國鐵太原局太原客運段擔當的D5368次列車上熱鬧非凡,“發現最美鐵路‘晉情’暢游集大原”活動溫情啟幕,為旅途注入別樣活力。“在去年的12月31日,我們腳下的這條集大原高鐵順利開通,晉蒙兩地結束了無直通高鐵的歷史,給兩地人民帶來了無限生機。”列車長尉祎璐說。截至7月18日,集大原高鐵開通運營200天。200多天來,這條新建線路縮短了時空距離,加速著人員流動,深刻改變著沿線城市格局、人口布局和經濟版圖。
給力!塞外與江南“千里江陵一日還”
集大原高鐵全長309公里,北接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途經山西省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并入大西高鐵,與張呼、張大、鄭太高鐵及在建的雄忻高鐵連接,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呼南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線共設烏蘭察布、豐鎮北、大同南、懷仁東、應縣西、山陰南、朔州東、雁門關、原平西9座車站,其中,烏蘭察布、大同南、原平西為既有站,懷仁東為改擴建車站。
線路開通后,晉北重鎮朔州結束了沒有高鐵的歷史。經集大原高鐵,內蒙古自治區高鐵線路全面接入全國高鐵網。1月5日,一季度列車運行圖調整后,經集大原高鐵開行的列車從開通初期18趟,增加到日常的124趟,最多可達138趟,通達北京、鄭州、成都、濟南、西寧、蘭州等城市。朔州這個之前僅有4趟普速旅客列車通過的城市,一舉成為重要的高鐵網絡節點,僅開往北京、呼和浩特、大同方向的始發列車就達到6趟。
7月1日,三季度列車運行圖調整,集大原高鐵通達城市再次擴容,增加了前往武漢、揚州等城市的列車,人員往來更加方便快捷,塞外與江南實現“千里江陵一日還”?!八分菔巧轿骶硟仁芗笤哞F開通影響最大的城市?!彼分蒈噭斩慰瓦\科科長段振亞介紹,集大原高鐵沿線9座車站中,懷仁東、應縣西、山陰南、朔州東都隸屬朔州市,“今年上半年,四個站累計發送旅客人數153.7萬人次、到達旅客人數157.2萬人次,其中朔州東站累計發送旅客91.8萬人次,到達旅客94.7萬人次。”截至目前,集大原高鐵各站發送旅客人數已超過400萬人次,沿線各地享受到實實在在的高鐵發展紅利。
7月22日11時,在朔州東站的兒童娛樂區,年輕的媽媽羅倩倩正領著孩子玩耍?!斑@里有嬰兒床、嬰兒護理臺及沙發、兒童玩具等,讓我們這些帶孩子出行的旅客有了專屬的休息和玩??臻g,也緩解了候車時的疲勞和焦躁。”羅倩倩笑著說。
30分鐘到大同、1小時到太原、2小時到北京。朔州東站黨支部書記姚小花表示,集大原高鐵開通,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見證著從“煤都”到“陸港樞紐”的蛻變,也增強了交通便捷性、通達性和輻射力。
高速!成為提檔升級的發展引擎
集大原高鐵的開通,拉近的是城市距離,改變的是出行習慣,影響著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
朔州市年產2億多噸煤炭,是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高鐵的開通,讓位于朔州市平魯區的朔州雙碳產業研究院發展信心更足。該研究院于2024年4月建成,聚焦煤基新材料、新能源,為煤炭等傳統產業升級和未來產業發展提供產業化技術支撐。在建設過程中,由于沒通高鐵,與其合作的北京、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員往來非常不便,特別是很多老院士、老專家,一聽說需要在太原或大同轉乘三個多小時汽車,都擔心身體出現狀況。朔州雙碳產業研究院負責人說:“那時候,有的會議就把會場設在太原或大同,不敢讓老專家們一路顛簸?,F在高鐵一通,什么都順暢了?!?br/>一雙手,兩捧泥,代代不滅的窯火。朔州市懷仁市陶瓷制作歷史悠久,被稱為“北方日用瓷都”。目前,懷仁市有56家陶瓷生產企業、123條生產線,年產日用陶瓷35億件。集大原高鐵開通運營、大西高鐵線全線貫通后,讓地處山西北部的懷仁市接入全國高鐵網,有了直達北京、上海、西安、鄭州、成都、重慶、南京、合肥、武漢等城市的高鐵,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國內許多一線城市及國外的銷售商紛紛前來合作,懷仁陶瓷的知名度進一步提高,產品已遠銷東南亞、中東和中亞等一些國家和地區?!案哞F網絡使陶瓷原料采購和成品外運更高效,降低企業庫存壓力。同時,客商往來便捷化,太原、呼和浩特、北京等核心城市客商可實現當日往返,吸引更多實地考察、訂單洽談和合作落地,可以說集大原高鐵是懷仁陶瓷突破地域限制的戰略支點?!睉讶侍沾蒭鎮項目負責人林森告訴記者。
位于朔州市開發區的山西省工學院,有學生11000多名,95%以上來自外地。高鐵開通后,朔州至太原通行時間由原來4個小時縮短至1個小時;到北京的通行時間,從需要中途換車、用時5個小時以上,壓縮至2個多小時直達;到周邊省會呼和浩特、石家莊、西安、鄭州都有了5小時以內的直通高鐵,不僅讓學子們回家返校更加安全快捷,更激發了大家周末到周邊省市研學的熱情,同時,也為學校引才育才、招生就業、校企合作等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強力支撐。
以集大原高鐵為依托,沿線城市的發展擁有了“快車道”。應縣農產品重點領域的精準招商,山陰縣省內外人才的大力引進,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產業建設等工作全面推進,山西北部與呼包鄂、關中城市群高效聯通,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對接,人才、資金、技術加速流動,為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提供了有力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支撐。
出發!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從云岡石窟、懸空寺、應縣木塔到內外長城、雁門關、金沙灘,集大原高鐵把星羅棋布的美景奇觀串珠成線,托舉著三晉大地文旅產業的蓬勃發展?!半S著集大原高鐵這條‘黃金縱貫線’全線貫通,大同旅游業迎來爆發式增長。高鐵開通僅半年,大同南站日均到發游客量從1200人次躍升至3000-3500人次,節假日峰值突破5000人次,年接待游客總量預計突破1200萬人次,較開通前激增約180%?!贝笸新糜渭⒅行穆糜问聵I部經理劉美說。
今年以來,大同文旅市場“熱潮涌動”。數據顯示,上半年大同旅游發展指數月均值達1469.15點,同比增長9.60%。其中,5月指數值達到上半年最高點1781.38點,同比增長11.31%。而作為集大原高鐵的關鍵樞紐,大同南站的列車開行數量從開通前的每日62趟激增至每日約140趟,為大同文旅發展勾勒出流動的風景。大同南站值班站長吳艷介紹,今年4月6日、5月4日,車站旅客發送人數分別為34593人次、34951人次,兩次刷新建站以來單日紀錄。五一假期,車站旅客發送人數、到達人數分別創下139302人次、142080人次新高?!凹笤哞F的開通,為景區注入了新活力。”雁門關景區負責人楊洪波說,雁門關站是集大原高鐵唯一以景區命名的車站,距離雁門關景區直線距離11.2公里。1月5日,“雁門關號”冠名列車從車站開出,進一步提升了景區的影響力。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代縣5A級旅游景區累計接待游客71.69萬人次,同比增長37.94%。其中,雁門關景區累計接待游客52.7萬人次,同比增長17.82%。
同樣開出的冠名列車還有“應縣木塔號”。作為應縣打造文旅賦能型縣城的主打品牌,今年上半年,應縣木塔景區接待游客量屢創新高,其中,5月1日至5日,凈土寺接待游客15.5萬人次,同比增長49.2%。
為讓廣大旅客出行體驗更美好,國鐵太原局持續提升集大原高鐵各車站服務水平。在大同南站建起旅游集散中心,拓寬旅游公共服務窗口、開行車站至景區旅游直通車,有效助力大同市文旅產業發展。朔州東站打造“朔風古韻”服務品牌,為老幼病殘孕等重點旅客提供全程式“鏈接服務”。雁門關站設立旅游咨詢臺,實現“高鐵+旅游”無縫銜接,讓“人享其行”的愿景一步步照進現實。
車輪滾滾,汽笛長鳴。集大原高鐵作為改善路網格局的“交通鏈接線”、提高人民群眾出行品質的“民生幸福線”、串聯華夏五千年文明的“文旅快車線”、助力區域經濟的“發展引擎線”,正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著澎湃動力,為沿線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深遠影響和持久幸福。記者 田勇 文/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