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報道
編輯:KingHZ 桃子
【新智元導讀】剛剛,ICML 2025董事會名單正式公布!今年,全球共有5位學者入選,其中中國內地高校教授首次躋身董事會,分別是北大林宙辰教授和上交大嚴駿馳教授。
ICML 2025董事會選舉結果,正式出爐!
今年,共有5位學者入選董事會。其中,來自中國內地高校的兩位知名學者——北大林宙辰教授和上交大嚴駿馳教授雙雙入選。
這是中國內地高校學者首次入選ICML董事會。
近日,ICML 2025在加拿大溫哥華會議中心圓滿閉幕。
今年,共提交了12107篇有效投稿(不包括「桌拒」論文),相較于24年總量提升了28%。其中,3260篇論文被接收,錄用率為26.9%。
ICML,全稱國際機器學習大會,致力于推動AI分支機器學習發展的頂級專業會議。
在計算機工程與科學領域,ICML是公認的AI三大頂會之一。
作為全球增長最快的人工智能會議之一,ICML匯聚學術界與工業界研究者、企業家、工程師、研究生及博士后等多元背景的參與者。
2014年,ICML會議曾在北京舉辦。
一起來看看,今年入選的ICML所有董事會成員都有誰?
首次!中國內地高校教授任ICML 2025董事
Zhouchen Lin(林宙辰)
林宙辰,現任北京大學智能學院副院長、博雅特聘教授,IAPR/IEEE/CSIG/AAIA會士,國家杰青,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機器視覺專委會原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模式識別與機器智能專委會副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視覺專委會常務委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模式識別專委會常務委員。
他的研究領域為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和數值優化。
個人發表論文350余篇,中英文專著5本,谷歌學術引用4萬余次,h-指數86,授權美國專利46項、中國專利18項。
他還多次擔任CVPR、ICCV、NIPS/NeurIPS、ICML、IJCAI、AAAI和ICLR的資深領域主席、領域主席,曾任IEEE T. PAMI編委、ICPR 2022共同程序主席,現任IJCV、Optimization Methods and Software、自動化學報編委。
林宙辰教授本科就讀于南開大學,隨后又分別在北京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獲得了碩士學位,并于2000年獲得了博士學位。
Junchi Yan(嚴駿馳)
嚴駿馳任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教授,IAPR會士、科技部重大項目、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項目、優秀青年基金項目負責人。
他曾任IBM研究員和亞馬遜高級顧問共10年。個人的主要研究興趣為機器學習及前沿應用。
此外,嚴駿馳曾任CVPR/ICML/NeurIPS/ICLR等會議(高級)領域主席、IEEE TPAMI編委。他還獲省部級自然科學一等獎、CVPR24最佳論文候選、IEEE-CS AI'10 to Watch等榮譽。
他本科就讀于北京科技大學自動化專業,并獲得了上交大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碩士學位和信息與通信工程博士學位。
除了以上兩位中國內地高校的教授被列入董事席位,還有其他三位學者皆上榜。
Gautam Kamath
Gautam Kamath現任滑鐵盧大學Cheriton計算機科學學院助理教授、Vector Institute研究員,并獲加拿大CIFAR人工智能講席教授稱號。
他的研究方向聚焦可信賴的統計學與機器學習,特別關注數據隱私與算法魯棒性等關鍵問題。
2012年5月,他從康奈爾大學畢業,獲計算機科學及電子與計算機工程雙學位。
之后,他到麻省理工學院(MIT)CSAIL計算理論組攻讀博士,于2018年畢業。
Andreas Krause
Andreas Krause是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ETH Zurich)的計算機科學教授,領導學習與自適應系統小組。他還擔任瑞士數據科學中心(Swiss Data Science Center)的學術聯合主任,以及ETH人工智能中心的主席,并共同創辦了ETH的衍生公司LatticeFlow。
在此之前,他曾是加州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的助理教授。
他于2008年獲得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并于2004年獲得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計算機科學與數學的學士(Diplom)學位。
Andreas是ACM會士、IEEE會士、ELLIS會士、美國國家科學院Kavli前沿學者。
他還獲得了2019年ACM SIGKDD和2020年ICML的時間檢驗獎(Test of Time Award)。
他曾擔任2018年ICML的程序聯合主席,并在2023年擔任ICML大會主席。2023至2024年,他曾是聯合國人工智能高級咨詢委員會成員。
Masashi Sugiyama
Masashi Sugiyama是理化學研究所RIKEN先進智能研究中心的主任、東京大學教授。
他曾任ACML2010、NeurIPS2015、AISTATS2019、ACML2020程序主席。
1974年,Masashi Sugiyama生于日本大阪,1997年、1999年、2001年分獲東京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2001年任該校助教,2003年晉升副教授,2014年轉任東京大學教授。2016年起兼任理化學研究所先進智能研究中心主任,主導人工智能基礎技術、應用開發及社會影響研究。
研究領域涵蓋機器學習理論與統計數據分析,著有《統計機器學習導論》等多本機器學習專著。
以往華人董事大盤點
根據ICML官網信息,以往董事中的華人學者還有三人,他們是Eric Xing、Le Song以及Tong Zhang。
Eric Xing(邢波)
目前,邢波教授任CMU計算機科學教授,同時也是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學(MBZUAI)的校長。
他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先后獲得新澤西州立大學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博士學位,以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其主要研究領域涵蓋機器學習與統計方法的創新,以及大規模計算系統與架構的開發,旨在解決人工、生物及社會系統中涉及高維、多模態及動態可能世界的自動化學習、推理與決策問題。
Le Song(宋樂)
Le Song現任GenBio AI首席技術官,同時擔任MBZUAI大學教授。
他曾任佐治亞理工學院終身副教授,并擔任2022年ICML程序委員會主席。
Le Song教授曾擔任CMU機器學習與計算生物學方向博士后研究員,并在悉尼大學獲得了機器學習博士學位,在華南理工大學獲得了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
作為人工智能及科學智能領域的權威專家,其研究成果多次榮獲NeurIPS、ICML、AISTATS等頂級人工智能會議最佳論文獎。
近期,Le Song關于利用大語言模型預測蛋白質結構的研究成果被《自然-機器智能》選為封面專題報道。
Tong Zhang(張潼)
張潼現任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計算機科學教授。
他曾任職于香港科技大學、羅格斯大學,并曾在IBM、雅虎、谷歌、百度及騰訊等企業工作。
張潼本科畢業于康奈爾大學,獲得了數學與計算機科學雙學士學位,后于斯坦福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張教授的研究方向涵蓋機器學習算法與理論、大數據統計方法及其應用領域。
他是美國統計學會(ASA)、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和國際數理統計學會(IMS)會士,長期擔任頂尖機器學習期刊編委及頂級機器學習會議程序委員會委員。
參考資料:
https://icml.cc/
https://icml.cc/Conferences/2025/Board
https://www.ms.k.u-tokyo.ac.jp/sug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