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天才,但他比天才更努力。”
7月25日,一則令人痛心的消息在社交平臺刷屏——哈爾濱工業大學一名研三學生,年僅26歲的龔建瑞因病去世。
他是寒門學子,是小鎮做題家,是無數人眼中的“逆襲模板”。
龔建瑞出生在云南一個普通農村家庭,沒有“拼爹”的資本,也沒有“拼背景”的條件。
他擁有的,只有一支筆、一本題、一顆不甘平凡的心。
從小到大,他不是天賦異稟的孩子,但他是最努力的那個。他用“刷題”打開命運之門,一步步從縣城中學考進哈爾濱工業大學,再從本科生“殺”進研究生。
他不是“天才學霸”,他是“死磕到底”的小鎮做題家。
他曾獲得政府實習機會,多次獲得獎學金,用知識和努力,為家庭爭光,為自己鋪路。可命運卻在他最接近夢想的時候,悄悄合上了門。
去年8月,龔建瑞突然高燒不退,去醫院一查,結果如同晴天霹靂:白血病。
他才25歲,人生才剛開始,就遭遇了最殘酷的打擊。但他沒有放棄,家人也沒有放棄。
為了治療,他休學回到老家。因為異地報銷難、費用高,他不得不放棄在東北的治療,轉戰昆明。姐姐帶著他四處求醫,奔波輾轉,只為多爭取一點時間。
后來,他做了脾臟切除手術,手術成功,但病理結果卻再次擊垮了全家人——肝脾T細胞淋巴瘤。
這不是普通的白血病,而是更為罕見、治療難度更大的類型。為了救他,姐姐不惜配型骨髓移植,終于等到配型成功的那一刻。
但命運再次開了個殘酷的玩笑:術后出現嚴重排異反應。他拼盡全力抗爭過,可最終還是沒能挺過去。
7月25日23點50分,他走了,年僅26歲。
有人說,龔建瑞的人生標簽很普通:“哈工大”“研究生”“獎學金”“寒門”……
但你有沒有想過,把這些標簽拼在一起,有多難?
一個農村孩子,能考上哈工大,就已經是全村的驕傲;能在研究生階段繼續深造,更是鳳毛麟角;能在學業之外,靠兼職減輕家庭負擔,更是難得的懂事與堅韌。
他不是“贏在起跑線”的人,他是“從起跑線落后開始追趕”的人。他用盡全力,想給父母一個安穩的晚年,想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
可惜,命運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龔建瑞的姐姐,是這場悲劇中最令人心疼的存在。她不是醫生,但她比誰都懂弟弟的痛苦;她不是富人,但她為了弟弟傾盡所有;她不是超人,但她為弟弟一次次挺身而出。
骨髓配型、手術、移植、排異……每一步,都是她帶著弟弟走過來的。
她沒有放棄,哪怕希望渺茫;她沒有退縮,哪怕傾家蕩產。最終,她還是沒能留住弟弟。
有人說,姐姐已經盡力了。是的,她盡力了,弟弟也盡力了,但命運沒有給他們一個“好結局”。
龔建瑞去世的消息傳開后,評論區瞬間“破防”。
有人說:他不是天才,但他比天才更值得被記住。小鎮做題家,不是貶義詞,是無數寒門學子的真實寫照。我們努力,是為了改變命運,而不是被命運打敗。
龔建瑞的離去,不只是一個家庭的悲劇,更是對整個社會的叩問:我們是否足夠關注寒門學子的身心健康?我們是否足夠重視年輕人的心理和身體壓力?我們是否真正理解,一個農村孩子走向大城市背后的艱辛?
龔建瑞走了,帶著未竟的夢想,帶著對家人的不舍,帶著對這個世界的眷戀。
他沒能穿上研究生的畢業服,沒能站在哈工大的禮堂里接受掌聲,沒能給父母一個安穩的晚年。
但他用盡一生,證明了努力的意義。他不是“失敗者”,他是“真正的勇士”。他拼過、哭過、痛過,也堅持過。
愿你在天堂,不再被病痛折磨;愿你在彼岸,繼續追逐你的夢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