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家切菜用的是塑料菜板嗎?
塑料菜板竟是微塑料的潛在來源。
它對我們身體有害嗎?
問答導航 Q1 蛇的毒素是從哪來的? Q2 刮大風會影響Wi-Fi信號嗎?每次大風天疑似信號都變差了? Q3 雷聲是怎么產生的,是因為雷電使周圍的空氣劇烈膨脹嗎? Q4 越來越多的美食城,超市,飯店使用那種白色塑料菜板,有沒有微塑料問題? Q5 為什么人在憋尿的時候,看到水流動或聽到水流聲就很難憋的?。渴潜灸苓€是后天養成的? Q6 是圓柱體更容易被碰倒還是長方體更容易被碰倒? Q7 地鐵站的廁所自動沖水,怎么判斷啥時候該沖水了? Q8 可以帶著防水手機下水嗎?
Q1 蛇的毒素是從哪來的?by 好奇寶寶
蛇的毒素并非從外部獲取,而是由其自身高度特化的毒腺生產。這些毒腺位于頭部眼睛后方,本質上是改造升級版的唾液腺。就像人類唾液腺分泌消化液幫助進食,蛇的毒腺則演化出了合成復雜毒素的能力。當蛇攻擊時,毒腺周圍的肌肉強力收縮,將儲存的毒液通過內部導管擠壓至中空的或帶溝槽的毒牙,最終注入獵物體內。毒液的成分復雜多樣,例如眼鏡蛇的毒液富含神經毒素,能迅速阻斷神經信號傳遞,使獵物麻痹;而響尾蛇的毒液則以血液毒素為主,含有能破壞血管和組織、阻止血液凝固的酶,甚至在獵物被吞咽前就已開始消化其組織。
不同蛇類毒液之間存在巨大差異。生活在樹上的綠曼巴蛇,其毒液對鳥類特別高效;而常在地面捕食嚙齒動物的蝰蛇,毒液則對哺乳動物殺傷力更強。這種‘定制化’的毒液進化,與蛇所捕食的獵物類型密切相關。雖然蛇的飲食塑造了毒液的進化方向——比如研究發現,一些食譜從魚類轉向魚卵的海蛇,其毒液毒性會顯著減弱——但毒液物質本身并非直接來自食物。蛇體內的毒腺細胞擁有合成這些毒素的全套生產流程,它們讀取基因指令,將氨基酸合成致命的神經毒素、心臟毒素或組織破壞酶。
需要區分的是“有毒”(venomous)和“帶毒”(poisonous)的概念。某些蛇,如北美的束帶蛇,在吃了有毒的蠑螈后,能將獵物身上的毒素儲存于自身組織內,使自己變得“帶毒”(即被捕食者吃掉會有危險)。但這與蛇自身毒腺分泌的、用于主動攻擊的毒液,是兩個獨立的系統。主流科學研究,包括基因分析和毒腺組織研究,都強有力地支持蛇毒是蛇自身生物合成的產物。理解這一點不僅滿足我們的好奇心,更有實際價值??茖W家正從蛇毒中尋找治療人類疾病的線索,例如從巴西矛頭蝮蛇毒液里提取的化合物,已被成功開發成降血壓藥物(卡托普利),挽救了無數生命。
參考資料:
Fry BG, Casewell NR, Wüster W, Vidal N, Young B, Jackson TN.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diversification of the Toxicofera reptile venom system. Toxicon. 2012 Sep 15;60(4):434-48.
by Chocobo
Q2 刮大風會影響Wi-Fi信號嗎?每次大風天疑似信號都變差了?
by Doctor C
一般來說,大風不會直接影響Wi-Fi信號的傳播,這是因為Wi-Fi信號的本質是2.4GHz的電磁波,電磁波的傳播速度受空氣密度變化影響很小。麥克斯韋方程告訴我們,電磁波的傳播速度與傳輸介質的電導率、磁導率有關,刮風對空氣介電常數的影響很小,所以電磁波的傳播速度不會因為刮大風有很明顯的變化。但是下雨就不一樣了,電磁波穿過雨滴會因雨滴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發生衰減,因此,下雨天除了Wi-Fi信號不好外,手機電話信號也不會太好。這種現象被稱為“雨衰”。
那為啥每次刮大風都會感覺Wi-Fi信號變差呢?這可能是間接因素導致的。比如大風會引起周圍樹木、電線桿或者高大建筑物晃動,可能會短暫遮擋或干擾Wi-Fi信號。或者通信基站、網線連接因刮大風變得不穩定等,都有可能導致Wi-Fi信號變差。
by Sid
Q3 雷聲是怎么產生的,是因為雷電使周圍的空氣劇烈膨脹嗎?
by 匿名
大體是對的,但是我在這里再補充一些細節:當雷電(閃電)在云與地面或云之間放電時,電流強度可達數萬安培。這種巨大的電流在極短時間內(約幾微秒)使通路周圍的空氣升溫到約 30,000 開爾文(比太陽表面還高)。空氣受熱劇烈膨脹,在通道周圍形成高壓,進而引發沖擊波,這就是我們聽到的雷聲。
參考資料:
曹銳怡,科普看臺丨揭秘雷電,中國氣象報社
by ArtistET
Q4 越來越多的美食城,超市,飯店使用那種白色塑料菜板,有沒有微塑料問題,菜刀能不能切下大塑料顆粒,被吃進肚子有沒有問題?
by 匿名
在過去十幾年里,微塑料作為一個環境問題逐漸被人們重視起來。微塑料指的是那些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顆粒,這些微小的顆粒極易被環境中的生物體吸收,進而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它來源廣泛,包括塑料包裝、化妝品、衣物材料,塑料菜板也是其中之一。用過塑料菜板的同學應該有印象,長期使用的塑料菜板表面充滿劃痕,也正因為這種磨損導致塑料碎片的產生。2023年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期刊發表了一篇題為“Cutting Boards: An Overlooked Source of Microplastics in Human Food?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指出,塑料菜板是一個被忽視的微塑料來源。研究結果表明切菜方式和菜板材質都會對微塑料釋放產生影響。聚丙烯菜板在微塑料釋放量(多5–60%)和碎片數量(多14–71%)方面,均高于聚乙烯菜板。且相比于不切菜而言,切菜產生的微塑料更多,這些微塑料主要是直徑小于100微米的球形微塑料。研究估算,使用聚乙烯菜板每人每年可能攝入7.4–50.7克微塑料,聚丙烯菜板為49.5克,這相當于10張信用卡!!!
那么,這些微塑料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嗎?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塑料砧板會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微塑料可能會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包括潛在的炎癥反應、內分泌干擾和細胞損傷。目前對微塑料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科學家們正在努力探索這些微小顆粒如何進入人體,它們在體內的分布情況,以及它們可能引起的健康問題。
參考資料:
Yadav H, Khan M R H, Quadir M, et al. Cutting boards: an overlooked source of microplastics in human food?[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3, 57(22): 8225-8235.
Kozlov M. Landmark study links microplastics to serious health problems[J]. Nature, 2024.
by Sid
Q5 為什么人在憋尿的時候,看到水流動或聽到水流聲就很難憋的?。渴潜灸苓€是后天養成的?
by 御坂坂
“聽到水聲就憋不住尿”的現象主要是一種后天形成的條件反射,同時受生理本能與心理暗示共同作用。
首先,人體的排尿是由自主神經系統控制的,主要涉及膀胱壁的牽張感受器(感知尿液增加時的壓力)、脊髓的反射弧以及大腦的抑制控制(前額葉和大腦皮層能抑制排尿沖動)。當尿液積累到一定量時,膀胱壁的牽張感受器會把信號傳送給脊髓和大腦,引發排尿反射。如果這時候你專注于其他事情或環境安靜,抑制相對容易;但如果突然聽到“水流聲”,就會加強排尿欲望的刺激,加速排尿反射的啟動。
其次,你從小到大都經歷過“尿尿時通常伴隨著水聲”這一過程(如廁所沖水、打開水龍頭等),大腦就潛移默化地將“聽到水聲”與“排尿”建立了聯結。于是聽到水聲時,大腦自動調動了排尿相關的神經通路,這是一種條件反射,并非純本能。
最后,當人試圖“憋尿”時,注意力往往會集中在自己的膀胱和排尿欲望上。這種關注本身就會放大感受,加上水聲或水流的感官刺激,會進一步增強心理暗示,從而降低大腦對排尿反射的抑制力;加速副交感神經的興奮,促使排尿反射更快啟動。
參考資料:
Kwon et al.,Changes in Ur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Sound of Running Water Using a Mobile Phone Application
Kolli et al.,Influence of visual and auditory cues about bladder volume on real?time filling sensation in healthy volunteers
Christian Jarrett,Why does running water make me need the toilet?
by ArtistET
Q6 是圓柱體更容易被碰倒還是長方體更容易被碰倒?
by R
物體的穩定性主要取決于重心位置和底面形狀。重心是物體質量的平均點,對于均勻物體,它位于幾何中心。當外力推動物體時,如果重心投影(假想垂直線)落在底面內,物體就能保持平衡;一旦投影移出底面,物體就會傾倒。因此,底面越大、從中心到邊緣的距離越遠,物體就越難被碰倒。圓柱體的底面是圓形,從中心到邊緣的距離(即半徑)在所有方向都相等,這使得它在任何角度受力時穩定性一致。而長方體的底面是矩形,從中心到邊緣的距離因方向不同:沿寬度方向距離較短,沿長度方向較長。假設兩者高度和底面積相同,例如一個圓柱形花瓶和一個長方形盒子,長方體從投影中心到邊緣的的最小距離(如寬度的一半)通常小于圓柱體的半徑。數學上,圓柱體底面積A=πr2,半徑r=√(A/π);長方體底面積A=l×w,最小距離為min(w/2, l/2)。由于π約3.14,√(A/π)通常大于√A/2(例如,當A=100 cm2時,r≈5.64 cm,而正方形底面的長方體距離為5 cm),所以圓柱體更難傾倒。日常生活中,罐頭比書籍更穩定,正是因為圓柱體的對稱底面提供了更大的“穩定范圍”,而長方體在窄方向受力時容易翻倒。當然,實際穩定性還受材料分布和摩擦力影響,但形狀是關鍵因素。總體看,在相同底面積和高度下,長方體通常比圓柱體更容易被碰倒。
by Chocobo
Q7 地鐵站的廁所自動沖水,怎么判斷啥時候該沖水了?
by 田邊小魚
一般而言,這種公共廁所中一般采用紅外感應的方式。其原理是洗手間馬桶或小便池上方會安裝一個 紅外線感應器,持續發出特定波長的紅外光。當有人靠近時,人體會反射這個紅外光,傳感器檢測到“進入”信號。當人體離開感應范圍時(即“退出”狀態),系統判定“使用完成”,觸發沖水動作。當然,一般很多地方的廁所是“來時沖一次,走時再沖一次”,這就是因為額外增加了一個定時系統,會在檢測到“進入”信號后的幾秒觸發一次沖水。而一般為了避免浪費或者有人走過時誤判,還會利用定時系統做一個判斷:比如檢測到持續使用5秒才認為是在使用,否則不沖水之類。這種系統兼具了感應精確可控、速度快、技術成熟、受環境影響小、成本低等優點,在公共場合被廣泛使用。
by ArtistET
Q8 可以帶著防水手機下水嗎?
by 匿名
面對炎熱的夏日,玩水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手機放在岸邊又擔心丟失,不少人便想:既然是防水手機,那帶著游泳豈不是剛好?但其實,最好別帶。
市面上很多手機都會宣傳具有 IP67、IP68 等防護等級,這些是國際標準中關于電子設備防塵防水能力的分級。第一個數字代表防塵等級(0-6),第二個數字代表防水等級(0-9),數字越高,說明防護能力越強。有時也會看到“IPX8”的標識,表示通過了防水測試,但廠商未提供防塵方面的測試結果,因此用 X 替代。但即使手機沒有標注具體的防護等級,也不一定說明它完全不防水,可能只是沒有參與相關測試。
所謂“防水”,其實更準確地說應是“抗水”——通過結構設計和材料手段,盡可能阻止水分進入內部電路。一種是靠密封結構設計把水阻擋在手機外。廠商通常會在手機的縫隙、孔洞處(如揚聲器、耳機孔、充電接口、SIM卡槽等)使用防水膠、橡膠圈、泡棉墊等材料進行物理密封。這些材料能在手機組裝時嚴絲合縫地填充縫隙,從而阻擋水分滲入。另一種則是使用納米疏水涂層,這種涂層由于微觀結構致密,能讓水珠在表面滾落而非滲入,比如三星部分機型會在耳機孔內部涂覆這種材料。
那為什么不建議帶著手機下水游泳呢?看看各大手機官網的說明你就明白了。首先,他們明確告訴你,手機的防水性能不是永久性的,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或自然磨損而減弱。其次,手防水測試通?;陟o態的純凈水,而泳池中的氯、海水中的鹽分和雜質可能腐蝕密封材料,加速老化。更關鍵的是,大部分的手機廠商都是“不支持進水包換”,所以如果不想換手機的話,還是不要輕易嘗試。
防水手機可以應對日常潑濺、雨水等意外,但不適合帶去游泳。想要帶手機下水,還是使用專用的密封防水袋,才更保險。
參考資料:
by Sid
投票
本期答題團隊
Chocobo、ArtistET、Sid
往期也精彩
編輯:Si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