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因鹽設市”,“自、貢”兩個字來自于“自流井”和“貢井”兩個鹽井 ,昔日工業發達,曾經與直轄市重慶的地位不相上下,后來有些后繼乏力,隨著東方鍋爐廠的部分搬離,工業地位直線下降,影響力也越來越小,別說趕不上重慶,就連與同省的綿陽相比,也有一定差距。
話又說回來,自貢聞名天下,根本不是依靠現代工業,而是悠久的井鹽文化,有了自流井和貢井,自古以來就是食鹽生產地,也正是如此,周邊存在許多鹽運古道、驛站。這其中就包括舒坪老街,位于自貢市自流井區舒坪街道舒家坳社區,地處自流井區南部,緊鄰自貢南站,距離不遠,只有不到1公里的車程。
舒坪老街具有悠久的歷史,據《自貢市志》記載,明朝洪武年初,自貢鹽已開始向南經過宜賓運往烏蒙(昭通)、東川和盲都(鎮雄)等地,而舒坪老街就是貢井到宜賓的一條必經之路,那時候舒坪作為驛站,石板路兩旁商鋪鱗次櫛比,街道上車水馬龍,是鹽運古道上重要的商業中心。
舒坪老街隨著時代的進步,鹽運古道的地位逐漸退出舞臺,雖然緊鄰新城區,老街卻在時光中褪色。規模也不大,只有一條寬約3米,長約5千米的砂石古路,古路兩旁是上世紀50-60年代修建的架子房,或許是人煙稀少的緣故,架子房有些破敗,部分房屋已經垮塌,徒留木頭框架矗立在風中,彰顯昔日的輝煌。
不同于其它老街,舒坪老街的位置挺不錯,且不說距離自貢城區、自貢南站只有幾公里的路程,就是旁邊的新城區也建設得高大上。相比起來,老街卻恍若被遺忘一般,曾經承載老街輝煌的石板路還是青石板路,長滿雜草不說,街道上還人煙稀少,多數原住民都已搬離,只剩下三五位老人。
舒坪老街青石板路被歲月侵蝕得支離破碎,只能依稀辨識出其中的紋理,還鑲嵌著鹽商和挑夫的足跡,整座街道幾乎空無一人,唯有三五位老人守候著老屋,他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閑暇時坐在布滿“蜘蛛網”的房檐下曬太陽,到了飯點就回老屋燒火做飯,偶爾傳出鍋碗瓢盆的撞擊聲,延續老街的煙火氣。
盡管自貢地位比起昔日有些退步,但畢竟是四川的工業重鎮,成渝經濟圈南部中心城市,在過去幾十年城市建設的成績有目共睹。什么都好,就是舒坪老街作為曾經鹽運的樞紐,承載太多的城市記憶,但在新時期建設中卻仿佛被遺忘,老屋還是老屋,古道還是古道,不曾有絲毫改變,多少有些令人意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