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劉瀟繁 田甜 王楚 棗莊報道
棗莊市山亭區山城街道桃山村的盛夏,翠綠的山楂已經掛滿枝頭,花椒樹的清香漫過整潔的村道。96歲的邵性運坐在木椅上,布滿皺紋的手撫過一個個軍功章,80年前那個揣著情報、提著螞蚱串的少年身影,在記憶里愈發清晰。
烽火少年——15歲的勇敢信使
1944年的魯南大地,日軍的鐵蹄踏碎了山村的寧靜?!翱匆姴窕鹁蜔孔佣疾环胚^?!鄙坌赃\至今記得,13歲那年,他們14個放牛娃在徐莊鎮半山灣村的山上,攥著拳頭立下當兵的誓言。這群少年,被地下工作者秘密考察七日后,12人獲準加入魯南軍區,個子最矮的邵性運差點因“年紀太小”被勸返?!拔铱拗豢献?,跟領導說‘伙伴們都留下了,我也能行’?!弊罱K,警備營21團3營教導員孟永年把他留在身邊當勤務員,天一黑就帶著他穿梭在黑峪根據地的山路上。
15歲那年的深夜,孟永年交給邵性運一個生死任務——往桑村送緊急情報。他把信件夾在用高粱桿混著麥秸的“螞蚱拍”里,手里還提著一串剛逮的螞蚱,這是戰亂年月最不起眼的“偽裝”。從徐莊黑峪到桑村,60多里的山路全靠雙腳丈量,少年深一腳淺一腳地蹚過露水,褲腳被荊棘劃破也渾然不覺。天蒙蒙亮時,他一瘸一拐地摸到桑村西頭的接頭茶館,腿肚子早已累的轉筋。
當地下工作者拆開“螞蚱拍”時,看完信后,就開始寫回信。潛伏在日軍中的秦翻譯官傳來了敵軍兵力部署和作戰路線??恐@份關鍵情報,我軍在孔莊設伏,一舉殲滅數百名日軍。這場勝利讓魯南軍區為邵性運記了一等功,那個揣著螞蚱拍的少年,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沉甸甸的使命。
歲月回響——從烽火戰場到沃野新篇
80年光陰流轉,當年的烽火少年已成白發老者,但他藏在記憶深處的細節從未褪色——地下工作者傳遞情報時的眼神;孟教導員拍著他肩膀說“好樣的”時的溫度;孔莊伏擊戰后,戰友和鄉親們奔走相告的歡呼……這些碎片串聯起一個民族在苦難中的抗爭密碼。
如今的桃山村,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在戰火中飄搖的小村落。邵性運家門口的服裝廠機器轟鳴,村民們不用再背井離鄉就能就業;山坡上的鮮桃、山楂、花椒掛滿枝頭,成了家家戶戶的“致富果”;24小時不斷的水電暖,讓日子過得踏實安穩。原來,他們當年拼盡全力守護的,就是這樣煙火氣十足的尋常日子。
時光飛逝,這抹穿過80年的青春亮色,永遠鐫刻在棗莊的土地里——它告訴我們,所謂英雄,不過是在危難時刻,敢說一句“我敢去”的普通人;所謂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曾把生死置之度外,為我們蹚平了前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