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介紹二手路虎攬勝運動的文章在網上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標題就很抓人眼球:“25萬多拿下陸地猛虎,16款攬勝運動,圓你越野夢!”。
文章里說,一輛當年新車含稅價超過一百萬的豪華SUV,現在只要二十五萬八就能開回家,聽上去確實像個天大的便宜。
很多人心里都有個豪車夢,覺得花一輛普通合資B級車的錢,就能享受到百萬級的待遇和氣場,這筆買賣怎么看都劃算。
但是,冷靜下來想一想,這輛已經跑了快十年、行駛了10萬公里的英國豪華車,真的能讓我們這么輕松地“圓夢”嗎?
這背后到底有沒有什么需要我們普通消費者特別注意的地方?
今天咱們就以一個普通人的視角,把這件事掰開了、揉碎了,好好聊一聊。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這輛車的吸引力確實是巨大的。
文章里提到的這輛是2016款的攬勝運動,搭載3.0升V6機械增壓發(fā)動機。
在2016年,這絕對是成功人士的座駕。
一百萬出頭的落地價,在當時很多城市都夠買一套面積不小的房子了。
而現在,二手車商的報價是25.8萬,價格直接跌到了原價的兩折多。
這中間蒸發(fā)掉的七十多萬,足夠買一輛全新的寶馬5系或者奧迪A6L了。
這種巨大的價格落差,是它最核心的誘惑力,它給了普通人一個觸摸頂級豪華品牌的機會。
我們再來看看這輛車能給你帶來什么。
它給的東西,在硬件上確實非常“硬”。
那個3.0T的V6發(fā)動機,在今天這個滿大街都是四缸小排量渦輪增壓和電動車的時代,本身就代表著一種稀缺的機械品質。
V6發(fā)動機帶來的平順感、渾厚的動力儲備和獨特的運轉聲浪,是四缸機怎么也比不了的。
340匹的馬力,踩下油門,車子給你的不是那種聲嘶力竭的往前竄,而是一種從容不迫、底氣十足的推背感,這種感覺就是所謂的“高級感”。
更重要的是,它有路虎的看家本領——空氣懸掛。
這個東西可不是樣子貨,是實實在在提升駕駛體驗和通過性的法寶。
在城里開,你可以把底盤降到最低,車身姿態(tài)顯得特別運動,高速行駛也更穩(wěn)。
要是真想去野外撒歡,按一個按鈕,底盤就能升得老高,一般的溝溝坎坎根本不在話下。
這種既能在城市里當紳士,又能在野外當硬漢的“雙重性格”,是絕大多數城市SUV給不了你的。
再加上那個巨大的全景天窗、寬大厚實的真皮座椅、方便的電動后尾門,以及超過兩米九的軸距帶來的奢侈后排空間,可以說,即便以今天的標準來看,它的豪華氛圍和實用性依然是第一梯隊的。
用二十多萬,買到這些當年頂級的機械配置和豪華體驗,聽起來確實讓人心潮澎湃。
好了,優(yōu)點說了一大堆,估計不少朋友已經開始盤算自己的存款了。
但請先別急,咱們得把硬幣翻過來,看看另一面。
俗話說得好,“買車容易養(yǎng)車難”,這句話用在二手豪華車上,那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原文章里有一句話,說這輛車的年用車成本估算為22468元,并且得出了一個“用車成本偏低”的結論。
坦白說,看到這個數字和結論,任何一個對二手豪華車稍有了解的人都會覺得不太靠譜。
對于一輛車齡接近十年、跑了10萬公里、搭載V6發(fā)動機的歐洲豪華品牌SUV來說,“成本偏低”這四個字,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咱們來算一筆最基礎的賬。
這臺3.0T的發(fā)動機,驅動著一個超過兩噸重的車身,你不可能指望它省油。
在交通擁堵的市區(qū)里開,百公里油耗上到15升是家常便飯,要是路況再差一點,沖到18升甚至20升都很正常。
我們就算個中間數,百公里16升,現在95號汽油每升8塊多,算下來一公里的油費就要一塊三四。
一年就算只開一萬公里,光油錢就得一萬三千多。
然后是保險,車子的原始價格高,保費自然不便宜,再加上這個排量的車船稅,一年下來,保險和稅費加起來沒有七八千塊錢是打不住的。
你看,光這兩項最基本的開銷,加起來就已經輕松突破兩萬了。
那么,原文章估算的兩萬二千多的年度成本,難道是把保養(yǎng)和維修的費用給忽略不計了嗎?
而恰恰是保養(yǎng)和維修,才是吞金的“巨獸”。
一輛跑了10萬公里的車,就像人到了中年,各種小毛病開始顯現,很多零部件也進入了老化和更換周期。
就拿那個讓人心動的空氣懸掛來說,它的核心部件是橡膠材質的氣囊,時間長了就會老化、開裂、漏氣。
一旦出了問題,你去修理廠換一根,連工帶料花個萬兒八千是正常行情,要是四根都需要更換,那費用就相當可觀了,可能得好幾萬。
這筆錢,都夠買一輛成色不錯的國產代步小車了。
除了懸掛,還有發(fā)動機和變速箱的各種油封、墊片,時間長了容易滲油漏油;車上遍布的各種電子傳感器、控制模塊,也都是出故障的高發(fā)區(qū)。
這些東西修起來,不僅配件價格貴,對維修師傅的技術要求也特別高,不是隨便一個路邊修理店就能搞定的。
民間常說“修不好的路虎”,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它的電子系統(tǒng)太復雜,小問題層出不窮,維修起來費時費力又費錢。
所以,一個更負責任的說法是,如果你真的打算入手這樣一輛二手的攬勝運動,每年除了油費和保險,你最好額外準備出兩三萬甚至更多的“維修保養(yǎng)基金”,以備不時之需。
把這些都算上,一年下來,養(yǎng)這臺車的總花費達到四五萬塊錢,是一個比較現實的預期。
想清楚了這一點,我們再回到最初的問題。
手握二十五六萬的預算,在2024年的今天,我們到底該怎么選?
這個價位,你完全可以買到一臺全新的、配置非常高的國產新能源SUV,比如比亞迪的唐DM-p,或者理想L7的入門版。
這些新車能給你帶來什么?
首先是全新的整車質保,幾年內出了問題廠家負責,讓你高枕無憂。
其次是頂尖的智能化體驗,超大屏幕、流暢的車機系統(tǒng)、L2級別的智能駕駛輔助,這些都是那臺2016年的路虎給不了你的。
最關鍵的是,用車成本極低,日常在市區(qū)用電,一公里的花費可能就一毛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它們沒有V6發(fā)動機的轟鳴聲,但有比V6更迅猛直接的加速體驗;它們沒有路虎那個尊貴的車標,但能給你帶來實實在在的省心、省錢和科技感。
說到這里,這道選擇題的答案其實已經很明朗了。
這輛25萬的二手攬勝運動,它并不適合那些預算有限、希望用它作為家庭唯一一輛通勤代步車的普通工薪階層。
對于這些朋友來說,強行上車,很可能“圓夢”的喜悅轉瞬即逝,接踵而來的就是被高昂的養(yǎng)車費用和頻繁的維修所困擾的“噩夢”。
那么,它到底適合誰呢?
它適合的是一小部分特定人群。
第一類,是真正的路虎品牌愛好者,對V6機械增壓有特殊的情懷,并且非常清楚這輛車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同時也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和心理準備去應對。
第二類,是家里已經有了一輛或多輛可靠的代步車,買它純粹是為了一個“大玩具”,為了體驗和情懷,周末或者假期開出去玩一玩,平時放在車庫里也不心疼。
開不壞是驚喜,萬一開壞了,修車的錢也不會對自己的生活造成太大影響。
總而言之,面對二手豪華車這種巨大的誘惑,我們普通人最需要保持的就是一份清醒和理性。
追求更好的座駕,向往星辰大海沒有錯,但通往目的地的路有很多條,不一定非要選擇一輛上了年紀、充滿不確定性的“陸地猛虎”。
看清楚自己的實際需求,掂量好自己的錢包,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這遠比為了一個車標去承擔未知的風險要明智得多。
這只二十多萬的“猛虎”,我們可以欣賞它的威武和氣勢,但在決定要不要騎上它的背之前,一定要先問問自己:我真的準備好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