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中國鄰國泰國與柬埔寨突發軍事沖突,泰國空軍出動6架F-16戰斗機越境轟炸柬埔寨軍事基地,柬埔寨則以90B火箭彈反擊,導致泰國境內加油站爆炸,平民傷亡。
沖突的突然出現,迅速演變成一面映照東南亞復雜地緣政治的多棱鏡,不僅暴露了兩國長期積累的領土矛盾,更將東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推向危險邊緣。
炮彈落下之前,賬單已經開出
一枚地雷,究竟能引爆什么?在泰柬邊境,一個看似不起眼的邊境摩擦,撕開的,遠不只是寧靜的叢林,它引爆了主權、歷史、政治和數萬人的生計,一時間,戰機呼嘯,炮火轟鳴。
這場沖突中最先被聽到的,往往不是炮聲,而是算盤聲,泰國沙繳府的果農們,眼睜睜看著成堆的青芒果在倉庫里腐爛,邊境一關,每天就有近兩千萬泰銖的財富化為烏有。
而在邊境另一側,柬埔寨柏威夏省的旅游業幾乎歸零,GDP瞬時蒸發了九成,對當地的經濟發展都造成了嚴重影響,民眾苦不堪言。
這還不是全部,在這其中,能源成了他們雙方最順手的武器,泰國掐斷了對柬埔寨部分地區的電力供應,金邊的回應則是停止從泰國進口天然氣,這種“互相傷害”的經濟戰,讓普通人的生活成本陡然升高。
更沉重的代價,寫在人命的賬本上,沖突已導致至少兩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身穿校服的學生。超過十二人受傷,一場初現規模的難民潮正涌向邊境后方,他們臉上寫滿了恐懼。
還有那八十萬滯留在泰國的柬埔寨勞工,他們是全球化鏈條上最脆弱的一環,如今的他們不僅面臨著與家人分離的現狀,更成了兩國關系惡化的直接犧牲品。
歷史遺留與核心矛盾
面對著這樣的局面,我們不由得會感到好奇,造成這一切的原因究竟是為了什么?而這個答案,或許藏在一張泛黃的地圖里。
1907年,法國殖民者大筆一揮,將柏威夏古寺劃給了柬埔寨,卻在周邊留下了4.6平方公里的主權模糊地帶,這支筆尖的輕微移動,成了此后百年沖突不絕的地理原點。
歷史的幽靈,從未真正離開,1962年海牙國際法庭的判決,2008年申遺成功的狂熱,每一次都像是在舊傷口上撒鹽,讓民族主義的火焰越燒越旺。
此次沖突的核心爭議點仍是柏威夏寺及周邊領土歸屬,該寺建于9-11世紀吳哥王朝,戰略位置顯要,位于泰柬邊境懸崖頂端。
而除柏威夏寺外,兩國在奧多棉吉省等多處邊境地區存在主權爭議,歷史積怨與現實利益交織,使得矛盾難以調和。
但那枚引爆此次沖突的地雷,究竟是戰爭遺物還是新近埋設,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喚醒了所有沉睡的怨恨。
而當人們用現代技術重新審視這片爭議之地時,發現了更驚人的秘密,地質勘探顯示,這片貧瘠土地之下,可能埋藏著價值超過6000億美元的巨量鐵礦資源。
一張百年前的殖民地圖,就這樣陰差陽錯地指向了一筆足以改變國運的財富,領土之爭,瞬間疊加了赤裸裸的資源競賽,讓原本就復雜的局面,變得更加無解。
究竟是誰開響的第一槍?
當事實變得模糊,敘事便成了戰場,“誰開了第一槍?”現在似乎也已經變得不重要了,而這就是典型的“羅生門”劇本。
泰國堅稱,是柬埔寨士兵先行開火,打傷了正在巡邏的泰方人員,柬埔寨則表示,這是對泰軍“無端侵犯”忍無可忍的自衛反擊,雙方都將自己塑造成了受害者。
在國家敘事背后,是各自的政治算盤,對于曼谷和金邊的某些政治力量而言,一場可控的邊境沖突,是轉移內部矛盾、凝聚民意支持的“速效藥”,每當國內政局動蕩,邊境的槍聲就可能變得格外響亮。
代理總理需要展示強硬,反對派需要攻擊的靶子,民族主義情緒就是那最容易被點燃的燃料,甚至在開火之前,外交劇本早已按部就班地上演。
互相驅逐大使,關閉所有邊境口岸,將外交關系斷崖式降至代辦級,這一套激烈但程序化的組合拳,更像是一場精心編排的宣告,而非失控的意外。
而當言語的劇本演不下去,鋼鐵便開始說話,泰國空軍的F-16戰斗機從烏隆基地呼嘯而起,越境對柬埔寨的軍事指揮所投下精確制導炸彈,這是現代化的、外科手術式的空中打擊。
柬埔寨則用更“接地氣”的方式回應,蘇制BM-21“冰雹”火箭炮發出怒吼,數十枚火箭彈覆蓋了泰國素林府,其中一枚甚至擊中了一座加油站,火光沖天。
這場看似原始與現代并存的交火,背后是兩個大國的武器清單,沖突前后,軍火交易的傳聞悄然流傳,五角大樓批準向泰國提供價值1.2億美元的“標槍”反坦克導彈和反炮兵雷達,以增強其地面優勢。
幾天后,柬埔寨便與俄羅斯簽署協議,計劃購入12架米格-29戰斗機,一場局部沖突,迅速成了大國武器的試驗場和展銷會,讓局勢的“降溫”變得更加困難。
這場沖突,從來不只是兩個國家的二人轉,作為同在東盟屋檐下的成員,泰國和柬埔寨的交火,無疑讓整個地區蒙羞。
馬來西亞首相的和平呼吁顯得蒼白無力,而泰國更是直截了當地拒絕了東盟派遣觀察團的提議,堅持“雙邊問題雙邊解決”。
所有目光,最終都投向了中國,作為與兩國同時保持著“全天候命運共同體”和“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國家,中國的角色無人可以替代。
中泰“鷹擊”聯合軍演的默契,與中柬云壤基地的深度合作,讓北京擁有了與雙方都能說上話的獨特地位,而先中國外長王毅也已啟動穿梭斡旋。
而更有意思的是,在沖突外圍,一條務實的“減壓閥”正在悄然發揮作用,提前開通的中老泰鐵路,為泰國腐爛的農產品提供了繞開邊境的替代出口路線,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式智慧,外交斡旋的同時,用經濟方案釜底抽薪。
結語
泰國F-16戰機越境轟炸與柬埔寨火箭彈反擊,不僅是一場邊境危機,更是東南亞安全范式轉變的縮影,歷史積怨、現實利益與地緣政治交織,考驗著區域國家的治理智慧。
但是對中國而言,維護鄰國和平、推動共同發展,既是責任亦是機遇,而這需以靈活外交平衡各方,以發展紅利消弭沖突隱患,方能避免沖突撕裂地區,守護東南亞的繁榮與安寧。
不知道您對此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喜歡文章的話記得點贊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