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東佛山出現輸入病例引起的基孔肯雅熱疫情,引起了人們對蚊媒傳染病的關注。隨著氣溫的持續攀升、降雨量增多,蚊媒活動愈發活躍。“基孔肯雅熱”癥狀是什么?四川有沒有傳播“基孔肯雅熱”的蚊子?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急傳所副所長、主任醫師周興余與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地所助理研究員李玲玲進行詳細解讀。
專家介紹,基孔肯雅熱是一種因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導致的,以發熱、關節痛/關節炎、皮疹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毒性傳染病。主要通過白紋伊蚊、埃及伊蚊,也就是花蚊子叮咬傳播。人和人接觸不會傳播,但偶爾會通過母嬰、血液傳播。
基孔肯雅病毒可以說是無差別打擊,各年齡段人群都有可能感染,感染后潛伏期為1至12天,通常3至7天。
主要癥狀
有急起高熱、關節痛、關節腫脹、斑丘疹,可伴有頭痛,惡心、嘔吐、食量減少、腹痛等消化道癥狀,畏光,結膜充血或出血癥狀。一般持續5-7天。
關節痛主要是為游走性疼痛,可能全身很多關節都在痛,以小關節(如指關節)多見;同時,常伴隨發熱癥狀出現,可持續數天或數月。部分人可表現為持續性關節疼痛,甚至痛幾個月才抻展得到。
不過大家稍微可以放心的是,多數基孔肯雅熱患者是輕癥,大約一周就能治愈。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出血、腦炎、脊髓炎等嚴重并發癥導致死亡,不過,這類病例較為少見。
目前針對基孔肯雅熱還沒有特效藥,治療方法就是對癥治療,如果被蚊子(尤其是花蚊子)咬了之后出現發熱、關節痛等癥狀,最好還是去醫院確診,不要硬抗。
專家介紹,基孔肯雅熱如同登革熱的“雙胞胎兄弟”,都由伊蚊(俗稱花斑蚊)傳播。癥狀也與登革熱相似,但關節痛更為顯著。
基孔肯雅熱VS登革熱相比哪個更兇?
這其實并不是什么新病毒,基孔肯雅病毒早在1952年,在坦桑尼亞就發現了,我國于2008年首次發現輸入性病例,只不過那會兒散發,大家很少聽說過這種病毒。
全球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報告了本地傳播,大規模暴發和零星病例主要發生在美洲、亞洲和非洲。近些年我國周邊的東南亞疫情持續活躍。近期,我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因境外輸入病例導致本土暴發疫情,截至目前累計報告病例數超3000例。
最近還能跟從佛山來的朋友相聚嗎?
專家表示,基孔肯雅病毒 主要通過白紋伊蚊、埃及伊蚊叮咬傳播,不會人傳人 。
那四川有伊蚊嗎?
專家介紹,四川省蚊蟲主要有致倦庫蚊、白紋伊蚊、三帶喙庫蚊、中華按蚊,傳播“基孔肯雅熱”的伊蚊,在四川主要是白紋伊蚊。
(白紋伊蚊)
蚊類的繁殖和活動受溫度與濕度等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一般在20-35攝氏度之間達到活動峰值,溫度太高或太低都會抑制他們的活動。溫度超過40度,蚊蟲的活動會減少,幼蟲和蛹的死亡率會升高,但要警惕躲入室內、車庫、地下室的蚊蟲,它們仍然活躍。
五花八門的驅蚊產品到底該怎么選?
疾控專家手把手教你!首先,選擇成分標注清晰、來自正規品牌、渠道的產品,國內驅蚊產品均有“WP”開頭的農藥登記證號;其次,看驅蚊產品上的成分和配比,比較常見的有效驅蚊成分是避蚊胺、驅蚊酯、派卡瑞丁、檸檬桉葉油。孕婦和嬰幼兒選擇驅蚊產品需以安全性為核心,優先采用物理防護,使用蚊帳、穿淺色、輕薄透氣的長袖衣褲,化學驅蚊劑需注意成分和濃度,涂抹避開眼、口、耳、傷口、破損皮膚和敏感部位。
居家安裝紗門、紗窗是防止蚊蟲進入室內的最有效方法。蚊子在水中產卵,幼蟲也生活在水中,清除積水是關鍵,比如家中泡菜壇沿水、室內水養植物、花盆托盤等積水,要定期清洗或清理,避免孳生蚊蟲;成蚊喜歡待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比如家里的地下室、衛生間角落、床底等,保持這些場所的干燥通風很重要。社區定期排查和清理雜物、廢棄容器、衛生死角、各種無用的積水,特別是樓道、地下室、電梯前室和景觀水池等。對公共綠化帶、下水道、垃圾房等重點區域進行專業消殺;做好鄰里宣傳,共同維護公共環境,打造無蚊社區。
(四川手機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