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2025年7月25日——海口市環星特殊教育中心的活動室,一只金黃色的拉布拉多犬輕輕將頭靠在自閉癥男孩小川的膝蓋上。幾秒鐘后,原本緊咬嘴唇、雙手緊握的小川漸漸松開了拳頭,最終將身體靠向了毛茸茸的守護天使——孤獨癥服務犬圓圓。這溫情一幕,正是三只孤獨癥服務犬正式入駐特教機構“服役”的首日場景。這些經過嚴苛訓練的“無言伙伴”,為“星星的孩子”開啟了一扇通往更廣闊世界的新大門,也標志著我國孤獨癥輔助康復領域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
千錘百煉 打造“量身定制”的治愈伙伴
此次上崗的3只拉布拉多犬圓圓、樂樂和糖糖,是從近百只候選幼犬中層層篩選出的“佼佼者”。它們由中國工作犬管理協會會員單位耗時半年精心培育,接受的訓練堪稱“魔鬼課程”——不僅要精通基礎服從指令,更要練就一套針對孤獨癥兒童的“專屬技能”。
當孩子眉頭緊鎖、呼吸急促,焦慮情緒即將爆發時,服務犬會在領犬員口令指示下,立刻靠近并將毛茸茸的腦袋輕靠在孩子腿上。這種技能叫“探望”,溫和的觸壓刺激如同“生物鎮定劑”,能快速激活人體的安撫機制,多數孩子在幾分鐘內就能平靜下來。
在特殊教育機構的社交課上,這些狗狗化身“社交催化劑”,它們會和孩子玩丟球撿球游戲,會主動送花給孩子,通過這些溫馨有趣的互動:孤獨癥兒童很少主動交流,如今卻會主動跟老師說“要給圓圓梳毛”,在給狗狗喂食的過程中,他們的眼神接觸時長比之前增加了3倍多。
面對孩子無目的奔跑、拍打頭部等危險行為,服務犬會用身體輕輕阻擋,并用鼻子引導孩子的手去觸摸玩具,巧妙轉移注意力。更令人驚喜的是,有狗狗陪伴的孩子在穿脫衣物、整理玩具等日常訓練中,配合度提升了近五成,抵觸情緒明顯減少。
無縫融合 構建“人犬協同”康復網絡
為了讓這些特殊“員工”順利上崗,項目執行機構環星特教中心提前三個月就開始了準備工作,全體教師包括家長都進行了培訓和心理建設。
本次孤獨癥服務犬上崗特殊兒童教育學校,有一個重大的改變和突破是新增了一個工作人員崗位——領犬員。領犬員經過精心挑選,并通過兩個月專業學習,從犬只行為解讀到應急處理樣樣精通,最終持證上崗配合孤獨癥服務犬一起進入特教課堂為孤獨癥兒童服務。
“服務犬就像一把精準的鑰匙,能打開孩子們緊閉的心扉,但它永遠替代不了專業的康復教育。”機構負責人佟校長一邊看著孩子們圍在狗狗身邊輕聲交流,一邊解釋道,“我們將服務犬納入個性化教育計劃,為孤獨癥孩子量身打造孤獨癥服務犬參與的課程,就像添加了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康復‘組件’。”
在集體活動課上,原本總是獨自坐在角落的小雯,今天主動牽著服務犬“圓圓”的牽引繩,跟著老師做貼紙游戲。領犬員呂老師介紹:“狗狗每天工作4小時,有嚴格的作息安排。我們會實時記錄孩子的行為變化,每周調整訓練方案,確保人犬配合達到最佳效果。”
專家點贊 規范發展守護“星星未來”
國際上已有大量研究證明,服務犬能使孤獨癥兒童的情緒問題減少40%以上,社交意愿提升60%。這三只孤獨癥服務犬上崗特殊教育學校,不僅填補了特殊教育學校的空白,更重要的是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服務體系。”
海南省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周倡暢副主任提出:服務犬行業必須“規范先行”。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啟動服務犬訓練標準、認證體系、權益保障等系列規范的制定工作。“我們要避免一哄而上,確保每只服務犬都經過科學評估,每個機構都具備專業承接能力。”
陽光下,孩子們的笑聲與狗狗尾巴的溫柔搖動交織成動人的旋律。這些無言的“四腳助教”,正用忠實的陪伴為“星星的孩子”搭建通往現實世界的橋梁。
正如海南成美慈善基金會“守望星空”專項基金負責人王昌敏老師所說:“當更多人理解服務犬的價值,當更完善的支持體系建立起來,每個自閉癥孩子都能擁有屬于自己的‘陽光伙伴’,在溫暖與接納中綻放獨特的光芒。”
(完)
關于海南成美慈善基金會“守望星空專項基金”:該基金致力于推動孤獨癥服務犬的本土化發展,通過專業培訓、科普宣傳、家庭支持等項目,為孤獨癥群體構建多元化的康復支持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