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檔這場年度劇集鏖戰,悄然進入中場。
從6月開始,愛奇藝《臨江仙》、騰訊視頻《長安的荔枝》、優酷《以法之名》、芒果TV《錦繡芳華》等頭部大劇輪番登場,劍指流量C位。然而,相較于去年多部爆款劇引發的現象級追劇狂潮,今年暑期檔的戰局態勢卻顯得頗為微妙。
云合數據顯示,7月以來大盤單日有效播放估值持續徘徊在2億關口,相較去年同期的2.5億降幅明顯。暑期檔一騎絕塵的“劇王”遲遲未現,反倒呈現出“群雄并起”的多元混戰格局。
在此背景下,平臺間的貼身肉搏愈發激烈,IP改編與原創劇本同臺爭鋒,懸疑、犯罪、古裝、愛情、青春等題材火力交織。硝煙彌漫中,一個清晰的行業轉向浮出水面:當下,平臺角力已超越劇集數量的簡單疊加,縱深延展至內容風格的精準卡位、商業打法的精耕細作、排播節奏的周密運籌等更高競爭維度。
這場中場戰役所呈現的流量分布圖譜、題材融合實驗與平臺戰略分野,值得深度解碼。
01 流量格局:金字塔結構穩固,小爆款共撐大盤
作為全年最具戰略價值的黃金檔期,6-8月的暑期檔向來是各大平臺寸土必爭的核心戰場。
回望去年暑期檔的盛況,《墨雨云間》以8060.3萬的集均播放量一騎絕塵,聯手《玫瑰的故事》《邊水往事》點燃全民追劇熱潮,將市場熱度推至近年高峰。而在今年5月,《藏海傳》憑借6635.7萬的集均播放量打響暑期檔頭炮,不僅成為上半年最大爆款,更在無形中拉高了市場對于暑期檔正賽的期待值。
然而,當暑期檔戰幕正式拉開,預期中的“超級劇王”卻并未出現,取而代之的是一批表現穩健的“小爆款”,它們以多點開花之勢,共同撐起了今夏的熒屏熱度。
燈塔數據顯示,今年暑期檔,聚焦司法題材的《以法之名》以4643.7萬的集均播放量暫居榜首,古裝仙俠巨制《臨江仙》以4418.4萬緊隨其后,兩部作品共同構筑了4000萬+的頭部陣營;而《書卷一夢》《七根心簡》《錦繡芳華》等作品則在1900萬至2800萬的腰部戰場展開激烈角逐,成為市場熱度的中堅力量;即便是榜單尾部的《桃花映江山》《櫻桃琥珀》《掃毒風暴》,也以穩固的千萬級播放持續輸出穩定熱度。
這個由塔尖、頭部、腰部、尾部構成的播放量金字塔,精準映射出當前市場的熱度分布與競爭強度。
值得關注的是,7月中旬新加入戰局的《朝雪錄》和《掃毒風暴》近期來勢強勁,二者分別以超過5000萬和2500萬的實時正片播放量占據日榜前兩位。作為暑期檔下半程的生力軍,其后續表現或將為市場注入變量。
而在口碑維度,今年暑期檔市場則呈現出一定的參差性,映射出觀眾審美的多元取向。其中,《掃毒風暴》憑借獨特的時代質感和對毒品江湖的深度刻畫,以8.0分的豆瓣評分穩居品質高地;《書卷一夢》《錦繡芳華》兩部由人氣演員挑大梁的古裝劇則雙雙斬獲7.1分,展現出流量與品質并重的制作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除尚未開分的《朝雪錄》和《櫻桃琥珀》外,今年暑期檔多數劇集評分集中在6-7分區間,構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品質中位帶”。這種分布格局表明,雖然頭部劇集之間存在質量差異,但整體制作水準仍維持在穩定水平。雖然口碑與即時熱度并非完全正相關,但精良的制作往往能為作品注入更持久的市場生命力。
綜觀今年暑期檔市場,《以法之名》的登頂印證了頂流演員并非高熱度的萬能鑰匙,“強類型突破+實力演員+精良制作”才是破局之道。誠然,良好口碑始終是劇集生命力與平臺品牌的核心資產,但在暑期檔這個特殊戰場上,題材與檔期的天然適配性、強情節快節奏的核心吸引力,往往比單純的口碑更能直接引爆即時播放量。
這一現象深刻揭示了一個行業趨勢:在競爭白熱化的暑期檔,內容本身的精準匹配與高效觸達正超越單純的明星效應或口碑積累,成為引爆市場熱度的最直接引擎。雖然口碑依然是長線生命力的保障,但暑期檔的特殊性要求創作者和平臺必須優先打造具有“即時引爆力”的內容產品。
02 題材變局:現實深度化與古裝多元化并行
與往年古偶劇霸屏、IP改編當道不同,今年暑期檔市場呈現出顯著的現實題材轉向。
從題材分布來看,懸疑探案、司法刑偵與傳統古裝、都市愛情題材分庭抗禮,生態多元性為近年罕見。在這股轉型浪潮中,《以法之名》《掃毒風暴》等劇集尤為引人注目——它們將鏡頭對準司法系統和緝毒前線,用真實案件為藍本,以專業細節為支撐,在刑偵政法題材的專業化道路上樹立了新的標桿。
作為這股現實主義浪潮的先鋒代表,《以法之名》 的表現尤為突出。該劇毫不避諱地切入司法腐敗、權力尋租等敏感地帶,通過“萬海案”中企業家蒙冤破產、律師張文菁被誣陷等極具沖擊力的情節,將司法系統的陰暗面赤裸裸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更值得稱道的是,編劇巧妙融合了“太子奶案”、“張玉環案”等多起轟動性真實案件的核心要素,在保持強情節、快節奏的懸疑特質同時,完成了對現實議題的深度探討。這種兼具觀賞性與社會價值的創作取向,為行業提供了現實題材破圈的經典范本。
題材熱度的提升也直接反映在商業表現上。現實題材劇集憑借穩定的觀眾群體和良好的內容調性,始終是廣告商的重點投放對象。其中,《以法之名》以24家品牌合作、128個廣告投放的亮眼數據收官,在第二季度招商排行榜中穩居第六位;同屬現實題材陣營的《掃毒風暴》同樣交出不俗成績單,成功吸引17家品牌入駐,完成99個廣告投放,充分印證了這一題材持續旺盛的商業生命力。
而在現實題材之外,古裝劇在今年暑期檔依然相當有存在感,6部上榜作品充分展現了其作為暑期檔“定海神針”的市場地位。然而,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固守傳統已非良策,類型融合成為破局關鍵——無論是突破傳統框架的敘事模式,還是奇幻想象、懸疑敘事、喜劇元素的巧妙嫁接,無不彰顯著古裝劇這一經典類型的蓬勃生命力。
這一點,在今年集均播放量領先的幾部作品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臨江仙》以“恨爽美學”重構仙俠情感邏輯,大婚弒夫、“三婚三離”等極致設定顛覆傳統范式;《書卷一夢》借“穿書+無限流”打通次元壁壘,讓現代演員在劇本世界實現覺醒和反抗;《錦繡芳華》作為《國色芳華》續篇,持續深耕女性群像與盛唐氣象;《長安的荔枝》依托馬伯庸扎實IP底蘊,以輕喜劇筆觸活化歷史敘事;《朝雪錄》創新融合宋代法醫技術與東方志怪元素,重塑古裝探案模式;《桃花映江山》則精準聚焦“黑蓮花”與“美強慘”的雙強CP設定,精準服務于圈層用戶的情感需求。
題材的創新實踐不僅點燃了觀眾熱情,更開辟了廣闊的商業價值空間。從招商維度看,古裝劇依然是品牌投放的核心陣地,且策略已升級為“品質與熱度并重”的精準模式。當前,品牌對劇集的投放邏輯通常圍繞“IP基礎+內容質量+藝人號召力”三維度展開,擁有強大IP支撐和國民度演員加持的項目,往往被視為風險更低、回報更穩的選擇。
這一邏輯在今年暑期檔招商頭部代表《錦繡芳華》和《長安的荔枝》身上得到了完美印證。兩部劇均以高知名度IP為基石,聯合金牌制作團隊確保內容品質。招商成績上,前者以41個合作品牌、261個廣告投放領跑;后者緊隨其后,收獲35個品牌、248個廣告。尤為矚目的是,《錦繡芳華》單集14條廣告的密度刷新了平臺紀錄,不僅超越了前作《國色芳華》單集13條的成績,更一舉摘得暑期檔“古裝劇廣告王”的桂冠。
《錦繡芳華》的招商突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題材的縱深升級有效拓寬了商業場景。這一季的劇情從首季的“商戰自救”躍升至“實業救國+朝堂權謀”,并巧妙融入醫藥館創業、非遺技藝(如茶百戲、白族扎染)等情節,為食品飲料、醫藥健康、文旅等多元品牌提供了自然且豐富的植入空間。
在這個層面上說,今年暑期檔市場格局之變,核心在于“現實題材深度化”與“古裝類型多元化”兩大趨勢的并行崛起。現實題材憑借對社會議題的深度挖掘和專業呈現,不僅贏得了觀眾口碑,更展現出強勁的商業潛力;而古裝劇則在堅守市場基本盤的同時,通過大膽的類型融合與敘事創新,持續釋放出經典題材的蓬勃活力與廣闊商業價值。
這一格局預示著未來內容競爭將更聚焦于深度、創新與商業價值的精妙平衡,為行業注入持續動能。
03 平臺戰略:排播硬碰硬,差異化路徑各顯鋒芒
縱觀今年暑期檔的流媒體戰場,平臺間的較量自排播階段便已劍拔弩張。貫穿整個檔期的密集對壘,成為最鮮明的注腳:
6月戰幕初啟,愛奇藝《臨江仙》、騰訊視頻《長安的荔枝》、優酷《七根心簡》便在一周內短兵相接;月末烽煙再起,優酷《以法之名》、騰訊視頻《桃花映江山》、愛奇藝《書卷一夢》、芒果TV《錦繡芳華》上演第二輪正面交鋒;戰火未歇,7月中旬騰訊視頻《掃毒風暴》、優酷《櫻桃琥珀》、愛奇藝《朝雪錄》再度狹路相逢。
這種車輪戰般的“硬碰硬”排播,將市場競爭推向白熱化。而在這場硬碰硬的交鋒背后背后,四大平臺依托各自核心優勢,亮出了差異化的競爭策略。
騰訊視頻的核心策略體現為“廣譜題材+頂流驅動+整合營銷”。
今年,其在持續鞏固古裝基本盤的同時,選擇以多元題材矩陣搶占年輕用戶心智高地。權謀愛情雙線交織的《桃花映江山》強化戲劇沖突;蓄勢待發的《許我耀眼》(趙露思、陳偉霆)探索輕懸疑情感博弈;奇幻題材作品《子夜歸》更借勢Disney+同步出海,劍指全球市場。三部作品精準覆蓋Z世代多元趣味與傳統審美,其野心不止于制造爆款,更在于系統性錨定未來用戶群體。
優酷的戰略重心在于垂類深耕與臺網共振,重注押在涉案題材與權威聯動。
《以法之名》緊扣反腐風暴,依托央視八套同步播出,首播收視即破1.2%,憑借“尖銳議題+強情節張力+平臺協同”的組合拳強勢撬動商業價值。同時,堅守“經典IP+玄幻敘事”雙軌:《凡人修仙傳》坐擁頂級IP熱度,《鳳凰臺上》深挖權謀家國情懷,穩固吸引男性向受眾。其“白夜劇場”以硬核刑偵標簽深耕細分市場,整體凸顯“精準定位+資源綁定+穩扎穩打”。
愛奇藝則憑借高概念破局與劇場廠牌化形成雙引擎驅動。
仙俠先鋒《臨江仙》熱度破萬奠定基礎,接棒的《書卷一夢》以“穿書+無限流”的顛覆性架構融合非遺剪紙文化,精準捕獲年輕圈層。現實賽道,祭出“迷霧劇場”王牌《正當防衛》(高葉、張魯一、白敬亭),圍繞極具社會爭議的防衛案件,深度解構司法邊界與輿論漩渦,摒棄奇觀敘事,追求深度情緒共振與社會議題穿透。
其核心競爭力,在于對敘事創新與世界觀構建的極致追求,不斷拓展劇集創作的想象維度與深度,將“迷霧劇場”塑造成品質代名詞,這種“廠牌資產”已成為提升用戶忠誠度與商業溢價的隱形籌碼。
芒果TV聚焦于IP續航與情感引爆,主打續作《錦繡芳華》。
該劇不僅延續了前作商戰與情感交織的敘事基因,更通過楊紫、李現雙頂流的粉絲聚合效應,構筑起穩固的市場基本盤。平臺深諳古裝劇的情感引爆點,巧妙融合強情節沖突與社會話題元素,借助精準的粉絲互動運營和話題營銷組合拳,在特定受眾圈層形成強大的內容聲浪;另一方面,平臺積極拓展甜寵劇邊界,推出了改編自耳東兔子同名小說的《深情眼》。該劇精準定位輕熟女群體,捕捉“姐狗戀”情感紅利,滿足市場對差異化情感關系的渴求。
這種“IP續作+明星流量+情感共鳴”的三維打法,成為其在激烈暑期競爭中實現差異化突圍的關鍵所在。
縱觀全局,2025暑期檔的平臺角力已徹底超越單純的數量競賽,升維至內容基因差異化、用戶定位顆粒化、運營模式品牌化的立體戰爭。騰訊視頻的矩陣式心智占領、優酷的垂類資源捆綁、愛奇藝的概念創新與廠牌沉淀、芒果TV的IP粉絲經濟,共同繪制了流媒體生態的多元競合格局。
當下,暑期檔的硝煙仍未消散。對于平臺來說,真正的勝負,早已不再局限于單部劇集的爆款與否,而在于以更精準的方式,將獨特的戰略構想轉化為用戶長久的忠誠與實實在在的商業回報。
下半場序幕已然拉開,最終決定贏家的,將是平臺在戰略縱深上的持續挖掘與堅定執行。誰能在理解用戶、創新內容、精耕商業的道路上走得更深更遠,誰就將定義流媒體未來的生存法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