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7月25日訊(記者 毛明江 李佳怡)在今天上海舉行的“2025年第二屆中歐人工智能領導力論壇”上,微軟(中國)首席技術官韋青表示發表了《AI落地的次第與機會》演講。
韋青以微軟實踐為例,呼吁以審辯思維、系統視角和動態適應力應對AI時代的挑戰。技術落地的本質是文化、流程與人性的重構,而非單純追求模型能力。在AI“無人區”中,人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唯有實證、探索與容錯,方能抵達未來。
本次論壇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主辦,論壇主題是“企業走向超級智能未來”,圍繞組織架構重塑、場景化、應用落地、AI驅動的轉型路徑以及未來人才發展的戰略等多個議題展開討論。
以下是為韋青演講實錄整理:
今天,我以初學者和實踐者的身份分享內容,不是結論,而是實證。當前人工智能行業的從業者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一線實證”的摸爬滾打者,二是為一線提供“彈藥”的支持者。然而,外界看到的“朋友圈AI”往往只呈現最耀眼的成果,卻忽略了背后無數的精力、時間、錯誤與掙扎。我們看到的成功場景確實存在,但能否復現于自身?這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首先我們必須坦誠面對教訓,當前挑戰在于,我們習慣于應試教育的“閉卷考試”,追求標準答案,而如今進入“開卷時代”的“無人區”,有人聲稱“必須這么做才能成功”。無人區探索時代,有人跟你說這件事必須這么做時,你需要問一下自己,這在邏輯上是否自洽?
認知:信息時代的陷阱與心智修煉
當信息被工業化后,人類正面臨“信息肥胖癥”,即手機中的信息碎片化且難以驗證真實性。用戶很難記得昨天看過什么內容、收獲了什么,昨天看到的信息今天又有哪些能夠使用,這就是當下信息時代最大的挑戰。
信息被工業化的時代背景下,信息時代迎來最大的挑戰。用戶正面臨“信息肥胖癥”,你還記得昨天看到的信息內容、收獲到的信息嗎?這些信息在今天有哪些還能夠使用?面對這一問題,要學會鍛煉大腦,擁有健康心智。因此,在認知方面,我有三個建議:
首先,要遵循信息時代的“零容忍原則”,即面對所有數字信息,先默認其為虛假,繼而訓練人工智能衛士進行驗證、篩選所需內容;其次,要有選擇性的學習和反應,面對當前業內的大量斷言,當斷言沒有前提約束時,最好先不要信,避免盲從;最后,在信息洪流沖擊下,人類需像鍛煉身體一樣“健康飲食”大腦,選擇性學習、邏輯訓練與審辯思維缺一不可。
次第:AI落地的階梯與隱喻
我舉一個例子,有一個人連吃四饅頭不飽,第五個紅饅頭下肚即飽,卻抱怨店家:“為何不直接給紅饅頭?” 消息傳開后,人人只說紅饅頭神奇,卻沒人提那四個墊肚的白饅頭。
這就是人工智能落地時最大的經驗和教訓,行業追逐著智能,但卻忽略了智能前面有數據,數據前面有流程的再造、流程的標準化,流程的再造之前有人才的培養,而人才的培養之前則是企業的文化重構。也就是說,當公司、組織、人才、流程無法適應新工具時,即便每年吞下一個人工智能“饅頭”,十年后仍難見實效。
比起人工智能,用戶更在乎的是,產品和服務能不能解決其實際問題,這是一個設計思維。與此同時,AI落地是復雜的巨系統工程,需打破舊范式。此外,在有關職能技術問題上,到底是AI加,還是AI乘、AI化?這里面也有著大學問。加是還原論,有技術加公司就有了一切,乘是結合的關系,化則是化于無形。
趨勢:動態視角與未來生存法則
首先要有動態眼光看問題,人類總習慣站在這兒看這兒,物理上來講我們沒法跳脫自身的局限,永遠是看著望后鏡往前開車,因為我們不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么。
此前,微軟在會上提到,大家要記住真正現在用的不是底層的英特網,能夠被用戶感知到的其實是萬維網。當萬維網連上Agent時,這個世界的變化才是我們需要認真考慮的話題。
我做一個大膽的預估,未來幾年用戶每天打開的將是智能附件。這是由于當前信息已經復雜到無法近靠人腦尋找找信息、確認和干活。如20年前要求員工需要熟練使用office,而未來三五年要求的則是熟練使用智能附件。當這個現象出現的時候,真正的人工智能就落地了,當它沒出現的時候,大家還在摸索。
此外,不應過度聚焦于人工智能上,相比之下,人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過去寶貴的系統思維、設計思維、審辯思維等思想根基不容丟棄。與此同時,企業也需有容忍試錯次數,如微軟是4-5次、Open AI為 50次,但也要避免重復錯誤,如此方能成功完成數字化轉型、AI落地。
最后總結一下,人工智能能夠幫助人類個體實現“一人企業”,但要注意的是,Agent是工具,人的主體性才是核心,你強它才能強,你弱則它弱。另外,未來什么公司能存活?我自己的預判是,“吃狗糧的公司”能夠活下來,即在AI無人區中,先將自身變成產品,全公司啃透AI工具,直面文化、人才、流程、數據的劇痛。要在無人區中實證、探索、接受犯錯,與客戶、員工共同探索,先活下來再談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