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白云怡】揚言將對巴西施以50%的最高關稅,發起對墨西哥航空公司的制裁,把古巴領導人直接列入制裁名單,對阿根廷國內司法案件發表干涉性言論……最近一段時間,美國對拉美多國接連出招,手段強硬。從貿易打壓到外交制裁,從經濟脅迫到司法干預,本屆美國政府對拉美的政策不僅引發外界對“新門羅主義”回潮的擔憂,也讓美拉之間的不信任在短短幾個月間迅速上升。
多位拉美事務專家2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美國對拉美政策的霸權色彩愈發凸顯,整體關系重回緊張軌道,部分國家與美國的雙邊關系甚至跌至近年來的“最低谷”。他們認為,近期美國頻頻出手,意在扭轉拉美“粉紅浪潮”的政治格局,通過“拉右打左”扶持右翼政權,力圖重塑地區的政治風向標。
“僅僅幾個月,特朗普政府就已顯著重塑了美國與拉丁美洲的關系,為這一傳統上雖然復雜但具有合作性的關系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和動蕩。”專注于拉丁美洲及整個西半球政治經濟事務的英文雜志《美洲季刊》評論認為,本屆美國政府的“美國優先”言論和一系列重大的政策轉變,已在整個地區引發焦慮,美拉之間的不信任和緊張局勢加劇。
特朗普 資料圖(視覺中國)
據媒體公開報道,在過去幾個月里,美國除加大對古巴、委內瑞拉等左派國家的制裁力度外,對此前與美國保持平穩甚至相對密切關系的巴西、墨西哥等國也頻頻施壓,動作密集,引發外界關注。“美國對拉美地區‘家長式外交’正在死灰復燃?!毙侣劽襟w《對話》在一篇文章中這樣評論稱。
金磚創新基地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王友明2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本屆美國政府上臺后,其對拉美的政策呈現出幾個新特征。第一,美力圖改變拉美“一片粉紅”的政治版圖,拉右打左。比如,特朗普力挺極右翼掌權的阿根廷米萊政府,努力擴大保守勢力在所謂“后院”的勢力范圍,重點打壓地區左翼掌權大國巴西盧拉政權以及古巴、委內瑞拉等左翼國家,提前介入巴西明年選舉,力圖提升巴西右翼選情,助推巴西右轉,以此改變拉美地區的“政治風向標”。
他分析認為,第二個新特征是,美國打壓它眼中的拉美“另類國家”的手段更加多元化,比如在制裁的基礎上,再重點添加“關稅大棒”,輔之以收緊拉美高官赴美簽證、輿論抹黑等慣用手段,試圖以壓促變。第三,在戰略上,特朗普政府把拉美“去中國化”作為美西半球安全戰略的重中之重。美高官頻繁訪拉,施壓巴拿馬等國清除中國因素,實現美西半球利益的“絕對安全”。第四,將移民、販毒作為其所謂“后院政策”的當務之急,全方位服務MAGA。
中國政法大學拉美法律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潘燈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特朗普第二任期對拉美的政策比第一任更有“門羅主義”的鮮明特征。美國保守派認為,拉美域內合作以及與域外國家的聯動沖擊了美國在拉美的利益,因此將“門羅主義”作為對拉美政策的核心理念,試圖防范潛在安全威脅、排斥域外力量,維護美國在拉美的霸權,構建西半球聯盟體系。
此外,當前美國對拉政策的強權霸凌色彩也比此前更加鮮明,如脅迫巴拿馬退出 “一帶一路”合作,升級對古巴、委內瑞拉、尼加拉瓜的制裁力度,以關稅要挾墨西哥在美墨邊境管理上讓步等,都是鮮明例證。
《美洲季刊》注意到,最近幾個月,美國政府對在拉美的關鍵伙伴——尤其是墨西哥和哥倫比亞——采取的不可預測的態度,讓這些傳統的華盛頓盟友不再確定自己在美國戰略中的地位。模糊和波動的政策也讓任何長期的合作規劃變得更加復雜,尤其是美國對墨西哥的關稅威脅,也同時危及美國和拉美在移民和安全領域的關鍵合作。
“在‘美國優先’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主導下,本屆美國政府將戰略重心更多投向國內經濟復蘇及對中、俄、歐等主要經濟體的競爭。這種內向型戰略導致其對拉美的整體關注度下降,政策執行上更加趨于工具化與單邊施壓,缺乏對地區復雜政治經濟現實的深入考量與長期戰略布局。”潘燈認為。
他表示,與此同時,移民問題在美國國內已高度政治化,成為兩黨博弈與選舉動員的焦點。這也是為什么美國會對墨西哥和一些中美洲國家施加前所未有的壓力,要求其在邊境安全與難民安置方面配合美國政策?!跋啾扔陂L期穩定的雙邊關系,本屆美國政府顯然更看重這些短期、可量化的執政成果。”
“美國近期對巴西、哥倫比亞等國司法案件的表態,顯示出一個更危險的轉向——直接干預民主國家的司法進程?!睍r政新聞網站“哥倫比亞第一新聞”則在報道中這樣寫道,這已成為美國最近最令人擔憂的表現之一,相關干預已經達到了“令人震驚的程度”。
報道認為,在特朗普政府內部,古巴裔美國人在制定當前美國對拉美外交政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一群體推動了美對拉政策走向極端保守化。而《美洲季刊》則認為,當前美國政府的政策已經削弱了其自身在拉美的地位,如果這種情況繼續,美洲關系甚至可能面臨永久性的損害。
“本屆美國政府對拉美的政策‘變’中也有‘不變’,那就是門羅主義的幽靈始終徘徊在拉美的上空,未曾有片刻離開。”王友明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門羅主義是美歷屆政府政客的固化思維,已成兩黨共識。美拉關系二百多年的歷史,本質是控制與反控制,其結構性邏輯難以改變。
他認為,在世界多極化的大背景下,未來拉美戰略自主的態勢將愈發凸顯。在美國“單邊霸凌”和關稅大棒下,拉美國家將加力在全球范圍內推行多元化戰略,尋求外交突破,一些左翼國家將與美保持“疏而不離”狀態。與此同時,在全球大國博弈中,大多數拉美國家將奉行“大國平衡”戰略,不愿選邊站隊,在多元化外交戰略中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
潘燈則認為,面對美國持續的政策施壓和區域影響力,拉美各國當前的反應已呈現出一些相對集中的特征。越來越多國家,尤其是那些遭受美國制裁或批評的政府,普遍對外來干涉持強烈抵制態度。即便是如墨西哥這樣與美國經濟高度依存的國家,在國家能源政策和貿易利益等關鍵議題上,也不斷強調主權原則,明確拒絕接受任何外部強制性安排。
不過,他認為,“拉美國家的對外政策往往受到國內政治和公眾訴求的主導,而不僅僅是‘是否屈從美國壓力’這一單一因素。如何在回應美國霸凌、順應國內情緒與務實應對執政挑戰之間尋求平衡,將成為各國制定對美政策的關鍵張力。”
這名拉美事務學者表示,盡管區域合作的意愿持續存在,但由于政治立場、經濟利益和發展路徑等方面的分歧,拉美國家間實現深入有效的一體化仍面臨挑戰。相較之下,地緣相近、發展水平相似、產業鏈聯系緊密的國家之間的次區域合作,預計將展現出更大的活力與成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