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福耀科技大學、寧波東方理工大學等民辦新型研究型大學首年招生“告捷”時,7月24日,湖南省考生填報今年高招本科批第一次征集志愿,有多所民辦高校有大量征集志愿,數量最多的僅在物理類就有1909個征集計劃,這意味著這些學校在本科批志愿錄取時生源不足。
同為民辦高校,為何會有如此“冰火兩重天”的現象?
少人問津的民辦高校中不乏“熱門”專業
瀟湘晨報記者梳理發現,在湖南省2025年高招第一次征集志愿國家任務計劃時,在物理類中,長沙科技學院兩個專業組共有1909個征集計劃,而該校今年總招生計劃數是2269人。湖南信息學院兩個專業組有1888個征集計劃,不過該校今年的總招生計劃是4024人。長沙醫學院兩個專業組有1284個征集計劃,學校今年總招生計劃數2740人。張家界學院的5個專業組共有1273個征集計劃,今年該校總招生計劃是2564人。
此外,湖南交通工程學院的兩個專業組有881個征集計劃,湖南軟件職業技術大學有625個征集計劃,湖南涉外經濟學院五個專業組有589個征集計劃。
省外民辦高校中,哈爾濱信息工程學院有征集計劃134個,而該校今年在湖南物理類的總招生計劃是162人。所投放專業包括電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自動化等受到考生與家長青睞專業。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尚有111個征集計劃等。
歷史類也是如此。其中湖南信息學院有516個征集計劃,學校今年招生計劃是798人。長沙科技學院檔案學專業有493個征集計劃,今年的招生總計劃是600人。湖南交通工程學院兩個組加起來有394個征集計劃,而今年招生總計劃數是508人。長沙醫學院兩個專業組加起來有384個征集計劃,該今年的歷史類招生計劃總數是626,其中包括漢語言文學、運動康復、中醫學和針灸推拿學等專業。
根據政策規定,所有來湘招生高校生源不足時,可在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下20分內按考生志愿從高分到低分投檔,由高校擇優錄取。本科第二批次征集志愿將于7月29日填報。
民辦高校學費被熱議
在網絡上,民辦高校學費是網友熱議的話題之一。不少人認為“民辦高校學費太高”。
以省內高校為例,征集計劃較多的長沙科技學院檔案學學生學費是24500元/年,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新能源科學與工程、軌道交通信息號控制專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是每生30500元/年,軟件工程專業每生31500元/年。
湖南信息學院學費分為每生每年31800元、32800元、33800元三檔。長沙醫學院學費從每生29325元/年到41544元/年不等。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電子信息工程、軟件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三個專業的學費是每生32800元/年,其他專業每生31800元/年。湖南交通工程學院學費分為每生25180元/年和27180元/年兩檔。
形成對比的是,福耀科技大學學費為每生每年5460元,雙人間住宿費用是1200元每年。寧波東方理工大學公布的學費標準為每位學生96000元/學年,但學校為2025級本科生提供四年等額獎學金,相當于首批學生免學費。
長沙一位高考生家長陳先生向瀟湘晨報表示:“孩子今年的高考成績就比物理類本科線高3分,前段時間確實糾結了很久,如果去民辦大學,四年學費加生活費預計在20萬元左右,對我們來說是不小的開支,關鍵是畢業的時候還不知道就業情況如何。”
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全國其他省市。據中國新聞周刊此前報道,近年來全國多地民辦本科招生遇冷,一場關于民辦高等教育價值的爭論正在蔓延。而輿論普遍認為,民辦高校需要自我改革轉型,要靠專業實力和就業數據才能重新贏得高考生的信賴。
瀟湘晨報記者李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