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斯珀·瓊斯(Jasper Johns)生于1930年,是美國著名當代藝術家,被譽為為新達達主義的代表人物。在《旗幟》(1954-1955)是他最著名的作品——瓊斯對美國星條旗進行了形式上的抽象,從而弱化了其政治力量。瓊斯于1988年榮獲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并于2011年榮獲總統自由勛章。他目前在康涅狄格州生活和工作。瓊斯主要的創作媒介為版畫和油畫,在所有材料中,他最癡迷蠟畫。蠟畫作為一種古老的技法,即以摻入顏料的加熱蠟來作畫的形式。出于對繪畫中的時間與空間感的癡迷,瓊斯將蠟畫技法大膽地融入他的創作。以下節選內容意圖借由瓊斯《瀉湖的附近》中的技法分析帶大家進入其個人藝術實驗并學習這一媒介的獨特之處。
《旗幟》,蠟畫、油畫和拼貼畫,裱于膠合板上,107.3 x 153.8 cm,1955
賈斯珀·瓊斯經常將物體固定在畫作表面,不斷探索以非幻覺的方式,在畫面的平面與真實世界之間進行調和?!稙a湖的附近(Near the Lagoon)》是他創作于1997-2003年的系列作品,其中規模最大、也是最后一件作品是《懸鏈線(Catenary)》。瓊斯將普通的家用繩子固定在畫布或其支撐物上,形成了懸鏈線——一個用來描述從兩點懸掛的繩索所呈現的曲線的術語。在《瀉湖的附近》中,繩子激活并融入了其背后抽象拼貼的多色調灰色區域,除了瓊斯手繪的陰影外,還在畫布上投射出真實的陰影;藝術家甚至在繩子嵌入蠟畫并隨后將其拉出的地方留下了一道痕跡。
我們對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收藏的畫作《瀉湖的附近》(2002-03年)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瓊斯一絲不茍的、有時略帶反叛的技法,從精致規劃的構圖到繪畫媒介的運用以及對表面的細膩處理。
《槍決皇帝馬克西米連》,愛德華·馬奈,252 x 305 cm,1868-1869
《槍決皇帝馬克西米連》,馬奈繪畫,由埃德加·德加重組
《懸鏈線(馬奈-德加)(Catenary(Manet-Degas)》,賈斯珀·瓊斯,紙上石墨鉛筆、水彩、丙烯、毛筆和墨水,64.3 × 85.1 cm,1999
《瀉湖的附近》,賈斯珀·瓊斯,布面蠟畫和木板、鉸鏈和繩子,300 × 198.1–214.6 (可變) × 10 cm,2002-2003
圖1-《瀉湖的附近》的這幅細節圖展現了蠟畫媒介的本質,從水滴和氣泡中可見一斑:
這(系列)作品的構圖基于埃德加·德加對愛德華·馬奈作品《槍決皇帝馬克西米連》(1867-68年;倫敦國家美術館)中回收碎片的復原,由四塊畫布拼貼在一塊更大的畫布上,畫布最初被涂成柔和的紅色。碎片擺放妥當后,瓊斯開始用土黃色涂抹碎片周圍的區域,并用較厚的顏料勾勒出碎片的邊緣。在這幅畫中,最突出的是上層灰色顏料,這體現了藝術家在工作室中混合的蠟畫顏料(即漂白的蜂蠟和顏料)的特性。藝術家在工作室中混合這些顏料,并在顏料表面初步冷卻后,通過熔化和工具進行調整。右下角的滴落和氣泡就是這種重新熔化的結果。
《瀉湖的附近》細節圖
圖2-蠟畫顏料可以呈現出獨特的筆觸:
瓊斯在整個邊緣周圍繪制了外框,并用粗炭筆線和亮藍色底色加以強調。在這里,三種底色——紅、黃、藍——都清晰可見,還有微妙的灰色色調,每種色調都經過細微的調整以達到特定的效果。瓊斯沒有簡單地混合黑白,而是使用了大量黑色、白色以及一些互補色來混合各種“灰色”。左側粗獷的筆觸展現了他使用蠟畫媒介的主要原因:它干燥迅速,能夠捕捉每個筆觸的特質,使藝術家能夠快速地分層作畫,同時不間斷地保留底色和創作過程。最右側,顏料中細小、對角線狀、平行的條紋是用紋理工具(可能是版畫中使用的搖點刀(mezzotint rocker))在硬化的顏料上拖動而形成的。
《瀉湖的附近》細節圖
圖3-為了設定曲線,瓊斯在顏料中壓入了一根繩子,并在其邊緣涂抹了一層灰色蠟畫:
《瀉湖的附近》是瓊斯《懸鏈線》系列的一部分,該系列作品以懸掛在兩點的繩子創造出完美的曲線為特色。為了設定曲線,他將繩子壓入顏料中,并在其邊緣涂抹了一層灰色蠟畫。一旦確定了繩子的位置,他就將其從凹槽中拉出,有時會留下破碎的邊緣,有時會將繩子下方的顏料拉起。這個過程通常會沿著同一條曲線重復多次。在曲線的左側,一塊布料被壓入溫暖的蠟畫顏料中,留下了褶皺的痕跡。在最左側,是貫穿整幅作品的筆直水滴,而其他作品則是通過將一滴蠟畫顏料以直線方式在表面涂抹而形成的。(芝加哥藝術博物館,2007)
《瀉湖的附近》細節圖
“彼時,賈斯珀·瓊斯沒有什么錢,也沒有什么朋友,更不認識什么藝術家。他甚至只看過很少的藝術品。他出身南加州一個省的藝術家,帶著他身上僅有的熱情和有錢的工具——生猛的工作邏輯和無比精湛的技術——獨自在紐約市工作。
他熱愛實驗,樂于嘗試一切(‘我做了所有能想到的事情’),但兩項技術興趣在后來的創作中顯得尤為重要。其一是蠟畫——一種難度較高、很少使用的技法,將顏料或拼貼元素與熱蠟混合,然后涂抹在表面。瓊斯一直對最嚴苛的技術挑戰充滿熱情,一些評論家也指出,蠟畫的難度一定吸引了他。但他記得,他最初使用蠟畫只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我想在畫面中展現之前的內容,以及之后的內容。但是,如果你在顏料上涂上一層厚厚的筆觸,然后再添加另一層,除非顏料已經干了,否則第二層會覆蓋第一層。而顏料干得太慢了。我不知道該怎么辦。后來有人建議我試試蠟,效果很好;等蠟冷卻后,我就可以再涂一層,而不會改變第一層的效果?!?/p>
1954年,瓊斯夢見自己正在畫一面巨大的美國國旗。不久之后,他完成了第一幅蠟畫作品。他回憶說,當時他想:‘這樣我可以做的一件屬于我自己的事情?!?/strong>
《三面旗》,賈斯珀·瓊斯,蠟畫油彩,77.8 × 115.6 × 11.7 cm,1958
《白旗》,賈斯珀·瓊斯,帆布面蠟畫、油畫顏料、新聞紙、炭筆,198.9 × 306.7 cm,1955
《在白色上面拼貼的旗幟》,畫布上的蠟畫和拼貼畫,57 x 49 cm,1955
至于他對待創作的態度,這里有兩段筆記:“我所做過的都發自內心?;蛘摺页0l自內心地去創作。或者——我有時發自內心地創作過。或者——我已嘗試過發自內心地去創作。”
“I have meant what l have done. OR—I have often meant what l have done. OR— I have sometimes meant what I have done. OR—I have tried to mean what I was doing.”
還有:
放棄
繼續工作
懷疑工作是否需要做?
無論如何,時間都在流逝。
And again:
To Give Up
Or
To Do the Work
To Doubt that the Work Needs Doing?
At any rate, the time passes.
(麥可·克萊頓,1994)
1.芝加哥藝術博物館(2007)?!百Z斯珀·瓊斯——灰色”。取自https://archive.artic.edu/jasperjohns/conservation.html
2.麥可·克萊頓(1994)。《賈斯珀·瓊斯》。紐約:H.N. Abrams,與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聯合出版。
8月與東京藝大材料專家
面對面交流與創作
繪畫材料物質研究
國際名師工作坊
期待你的加入
特邀導師:秋本貴透(日)
特邀講師:樂麗君
舉辦日期:2025年8月20日——27日
(8天,每天9:00——18:00)
講授形式:理論講授+創作實踐+一對一指導+參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知名教授工作室
舉 辦 地:北京
招收人數:15人(小班制確保指導質量)
策 劃 方:庫藝術教育
主 辦 方:藝時代(北京)國際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特別支持:日本Kusakabe畫材公司、麥克美迪
工作坊亮點
Workshop features
1, 足不出國,以最短的時間,最小的代價獲得國際 權威導師 親傳核心材料技法;
2, 歐洲傳統技法的亞洲化改良 , 契合東方創作者思維的教學法 ;
3,建立科學認知框架取代經驗主義 , 培養以材料特性驅動創作的思維模式 ;
4, 完成1-2幅具有材料研究深度的創作 。
長按或掃碼立刻報名
報名微信:kuyishu001
聯系電話:010-8478615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