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郭沫若在重慶古玩街閑逛,花10元錢買了個銅老虎,拿回家鑒定后發現:“幸好地攤主不識貨,這可是秦始皇調動軍隊的虎符啊!”
郭沫若回國后,就積極組織參加抗日活動,利用自己的影響讓更多的人加入進來,同時他發覺因戰亂很多文物古籍等都受到摧殘,他倍感心痛,私下里研究古籍,創作話劇,以史鑒今,歌頌宣揚除暴安良的英雄形象。
偶然間,在發現有些群眾無意間得到文物,不知其價值會隨意出手后,他平日里,沒事就喜歡去街上溜達幾圈,看看能不能撿漏。
在個不起眼的地攤上面,擺放著各類商品,大多都是些擺件什么的,看起來有些年頭。
在生活都過得節衣縮食的年代,哪個普通家庭能拿出錢買這些東西回家,因此攤主面前冷冷清清的,他不時的抬頭,用期待的目光看著來往的行人,看到無人搭理自己,又失落的垂下頭。
忽然一道人影停在他面前,正是好奇的郭沫若,他眼睛來回一掃,看到角落里面有個老虎模樣的擺件,上面似乎還刻著字。
考古學者的嚴謹性,讓他感到上面的字有些熟悉,他拿起來一看果然不是現代常見字,而是篆書。
郭沫若內心稍感驚訝,想要湊近看看寫著什么字,突然老虎從他的手中變成了兩半。
他雙手一合,老虎居然重新組合到一起,他問道:“老板,這東西從哪里來的?”
“記不清了,好像是個鄉下人撿到的,不知道是什么東西,因為是從飛機上落下來的覺得能值點錢,就賣給了我。”老板回憶道。
郭沫若看著老板確實不太清楚的樣子,沒有追問,他敏銳的意識到這不是個普通的東西,而是古代用來掌控軍隊的兵符。
老板看他感興趣,張口就要價十塊錢,要知道這么多錢足夠他們全家都好好吃上一段時間。
郭沫若不會討價還價,而且在他心中,如果真的是虎符,只要這么少的錢就能拿下,那才是賺大了。
他將身上的錢掏了出來,零零散散的湊了十塊,交到了老板的手上,看到他這么痛快,老板心里面不是滋味,要少了啊。
郭沫若買到心儀的寶貝,馬不停蹄的趕回家,鉆進書房里面開始找相關的資料,對比著古書中的描述記載,還有印刻的字跡,證明了它確實是個虎符,而且是秦始皇時期鑄造的。
左右兩邊刻著的十二字,寫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看來這是秦始皇交給陽陵守衛的兵符。
郭沫若將它仔細的保管起來,他沒想到如此意外的得到枚珍貴文物,激動的寫出歷史劇《虎符》,如今這件寶貝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被更多的人看見。
它經歷了段奇妙之旅,神奇地來到郭沫若手上,又被他上交給國家,真是像話本里的劇情,起伏波蕩。
虎符是兵符的一種,皇帝和將軍分別保管,將士們認符不認人,有虎符在手就能調動軍隊,改變局面,不過在隋朝時,它就被改名為麟符,而唐朝時更是有魚符、龜符之稱。
不止郭沫若意外得到這個寶貝,有個姓楊的男子,在少年時同樣幸運的得到個虎符,而他沒有花錢,是翻地的時候從土里面挖出來的。
只是老楊不知道這玩意是干什么的,只是看著造型挺別致,想著賣了掙點錢,可人家只能當廢銅來收,這么輕的東西值不了多少錢,于是他就收藏起來。
后來聽說了不少人從地里面挖出來寶貝的消息,他恍然大悟,拿著東西去博物館里問了問,在專業人員的研究下,發現這居然是枚虎符,而且是戰國時期秦朝的,最后老楊把虎符交了上去,得了七塊錢的獎勵,就高興的回家了,如今虎符被收藏在陜西歷史博物館中。
參考來源:小小虎符說玄機 西安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