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秋吃螃蟹夏吃蝦”。每年的七月到九月,是南美白對蝦捕撈上市的季節,在通川區蒲家鎮文昌宮社區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場內,鮮活美味的南美白對蝦迎來豐收,8萬多斤鮮活的南美白對蝦即將“蹦上”市民的餐桌,成為一道道美味佳肴。
鳥瞰養殖場
“起籠嘍……”,在蒲家鎮南美白對蝦養殖場內,一網網青灰色的對蝦被打撈上岸,活蹦亂跳、飽滿肥碩,工人們正忙著分揀、稱重、裝箱,臉上的笑容藏不住豐收的喜悅。
工人正在下籠捕蝦
大蝦搶“鮮”上市,小產業帶動大發展,惠及養殖戶和村民。當地村民徐平說:“家離得近,對蝦上市我就來基地幫忙收蝦、裝蝦,在家門口就能增收。”
捕撈上岸第一時間稱重打包,冷藏裝車
該基地南美白對蝦采用一年兩批養殖模式:溫棚育苗后轉外塘養殖,周期90-100天。首批3-4月投苗,6-7月上市;二批7-8月投苗,11月上市。對蝦成活率高、規格勻、肉質緊實鮮美,市場競爭力強。自6月下旬首批上市以來,已與多家商超、農貿市場建立穩定合作。單批畝產800-1000斤,本批次預計出塘8萬多斤,年產值可達400余萬元,主銷川渝地區。基地通過智能調控關鍵指標及真空充氧保鮮技術,確保全程品質與新鮮度。
蝦體個個飽滿肥碩,冷鏈運輸即時鎖“鮮”
近年來,蒲家鎮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切實做好“水”上文章,大力發展特色水產養殖,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和優質品種,為養殖戶提供技術培訓與政策支持,助力農民增收致富,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南美白對蝦的豐收,不僅為消費者帶來了美味的海鮮,也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未來,蒲家鎮將繼續探索特色農業發展之路,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提升養殖技術水平,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水產養殖品牌,讓更多村民共享產業發展成果。
稿件原創,轉發請注明出處
融媒體中心記者:徐 瑞
編輯:趙 磊
編審:鄭 濤
總編:僧希林
點個在看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