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北建甌一到閏月就熱鬧,娘家忙不迭張羅“閏月飯”。這飯也叫“后頭飯”“六親飯”,專請出嫁女兒回娘家團聚。老輩人說,這飯是給女兒“撐腰”,過去女人怕閏月沒飯吃,娘家這桌菜就是無聲的底氣。
傳說古閩族重男輕女,閏月多出的一月,娘家怕女兒受委屈,就發明了這習俗。還有說法是南宋壽安公主嫁到建甌,為讓姐妹有由頭回娘家,奏請定下這禮俗。
如今這習俗暖人心,堂姐妹、閨蜜都互請,不再局限親姐妹。菜色可有講究,八寶飯壓軸,象征生活甜圓滿;冰糖蓮子湯必上,盼日子甜蜜子孫旺。
泥鰍豆腐更討吉利,老輩人說“吃豆腐有福,吃泥鰍有修”,圖個好彩頭。時間也有老規矩,過去“上等月頭請,中等月中請,窮苦月尾請”,現在都搶月頭,圖個體面喜慶。
娘家送女兒禮物更暖心,一把傘,是“娘家永遠是保護傘”的心意;一把蕉扇,寓意“一召喚娘家就到”的牽掛。女兒回禮也實在,送魚和褲料,祝娘家“年年有余、大富大貴”,都是樸實的祝福。不只建甌,閩北其他地方閏月風俗也溫馨,武夷山女人喝“閏月茶”,男人不摻和,姐妹嘮嗑增感情。
全國多地流行“閏月鞋”,子女給父母買鞋,念叨“閏月鞋閏月穿,老人活一千”,滿是孝心。
臺灣女兒送媽媽豬腳面線,感謝養育恩,各地習俗不同,心意卻都一樣暖。今年閏六月,不妨試試應景家常菜,六合餃子六樣素菜,取“六六大順”,清爽又解暑。
麻醬雞絲涼面,面條象征長壽,雞絲補蛋白,夏天吃著爽快,還應了團圓的景。這些老習俗看著簡單,藏著老祖宗的智慧,既是護著女兒不受委屈,又牽起了親情紐帶。
一桌飯、一把傘、一雙鞋,都是最樸實的牽掛,讓人想起娘家那碗熱乎飯的溫度。
我個人覺得,這樣的習俗就像一條線,把娘家人和出嫁女的心緊緊連在一起,特別有意義。
你們老家閏月有啥特別風俗?
有沒有像建甌這樣暖心的“閏月飯”故事?
來嘮嘮唄!
趕緊問問家里長輩,今年閏月啥時候擺“閏月飯”,別讓老習俗斷了傳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