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蘇花開(外二首)
文/煒楓
青龍寺的經文 在風中脫臼
鐘擺懸停
丈量虛空的裂痕
傾瀉而下的春 洇染田野
蘇醒的泥土
一粒露珠棲息草尖
成為春分與谷雨的請柬
流蘇是未拆的封印
垂落成懸而未決的頓號
當二十四節氣的第五枚棋子
爬上枝頭
檐角的懸鐘敲碎108顆執念
碎銀般的寂靜漫過經線
月光漂白所有荒蕪
灰褐色枝頭 垂落絲絳正用呼吸
縫合倒春寒的裂痕
此刻有光穿過事物的背面
如同垂柳穿過倒影
如同未拆的信札穿過春天
晨曦中的流蘇樹
粉色花絮如一首抒情詩
肆意綻放
而花蕊在墜落前
已把春天別在衣襟……
月光吟
炊煙繞過古槐發梢時
蟬聲正把暮色越熨越薄
蘇醒的青苔拾階而上
風的手指穿過虛掩的門
青梅在深處咳嗽一聲 驚醒滿地碎銀
樹根嚼碎星光的棱角
夜如一尾黑鯉 在陶罐里慢慢游弋
貪黑的老農用露水喂養月亮
佝僂的倒影 在漣漪中長出皺紋
命運的空舟 馱著褪色的經文
碾過所有失眠的漩渦
當蝴蝶掀開黎明的紗帳
薄霧朦朧中 蟬蛻涌出乳白色的光
鐘擺沉入最深的藍
月光在傷口結出琥珀
所有通向永恒的捷徑
不過是露珠返回草尖的旅程……
知青
草鞋磨破腳掌的紋路
泥濘不堪的鄉道
候鳥在荒原寫下潦草的部首
鐮刀割開麥子的瞬間
老槐樹掛出一串炊煙 垂釣饞蟲
烈日是臺運轉的蒸餾機
在衣衫上 汗水結晶成鹽粒
放工的號角鉆進耳洞
饑餓 吞咽鐵銹味的黃昏
把整個春天嘔在回城車票背面
熱血的男女 把指紋摁進凍土
野蕎麥開出冰藍色的花
雪埋住最后一只草鞋那年
時針開始倒轉
被犁鏵翻開的往事涌出地面
山坡上蒿草前赴后繼沖鋒時
星群正縫合潰爛的掌心
搪瓷缸露出斑駁銹蝕 將褪色標語泡得發脹
鎖骨結痂的聲音驚醒了
沉睡的蚯蚓
候鳥銜走褪色的工裝
皺紋丈量著雪地凹陷的深度
指紋刻進鋤把包漿那刻
整片荒原正在月光里返青……
起霧的秋晨
我已用盡氣力,無法取出
嵌頓在玻璃夾層的眼睛
貓吸盡最后一滴牛奶的時候
黑色鍵上的嘀嗒聲開始彌散
鏡面扭曲拉抻,遮住裂紋的衣服
露出第七個橘葉狀破洞
失眠的窗縮減至四個
沒有人在磁磚外墻上手繪鼠鞠草
虛構一片無垠曠野,那里有
說夢話的綿青籽樹和大耳羊
失去記憶的霧故布疑陣
仍能借助灰白的鴉鳴辯識方向
似乎聽見橡樹林在說話
談及來回尋找的火把
鋸鋸草
別叫出聲來。我只悄悄站在你身旁
翻看你行囊里
是否還保存著我留下的信箋
故意折疊成鋸齒形狀
雙面尖利,會在沒有月光的夜晚
同時觸痛彼此從未打開的結
別叫出聲來。我看見了
你睫毛上殘留的淚痕
為你擋住身后的仆仆風塵
你也拒絕拿出當初約定的香囊
讓我帶走
別叫出聲來。在星星翻過山脊之前
我要帶你離開
不會告訴忙碌的母親
也不會讓經過的山噪鹛看見
被風吹通的牙齦,留下了舊疾
你會細心為我治愈
太陽雨
正在揣測塔樓上云朵的意圖
裸露的肩膀已被淋濕
距離最近的鋼筋,搖擺不出
紅豆杉站立在山嶺的姿勢
更加無法收拾
對一株稻子的思念
陽光拖著明晃晃的刀
從無人小巷
逼出找不到歸程的黑螞蟻
又叫囂著
驅趕馬路上手無寸鐵的影子
玻璃幕墻反射的光
再次灼傷
手繪在左臂上的三朵向日葵
二樓窗口扔下的怒叱
加劇了雨勢
匆匆經過的花紙傘
毫無征兆地
將半尺厚的燥熱潑在我頭上
無處可躲
不相識的樹拒絕伸出援手
獨自退到了輕軌站背后
只有行囊里不曾丟失過的蟬鳴
愿意護送我穿過陌生的廣場
作者:李洪(1973.11-),重慶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著有長篇小說《劍影情仇錄》、《斷臂無言》、《決斗》,中篇小說《鄉村葬禮》,出版詩集《獨自輕唱》《紅塵.煙火.流年》《重影》。作品見《安徽文學》《詩歌月刊》《延河》《鴨綠江》《特區文學》《散文詩世界》《參花》《躬耕》《陜西文學》《遼河》《含笑花》《速讀》《天津詩人》《重慶日報》《重慶晚報》《民族時報》《企業家日報》《北海晚報》《安徽科技報》《精神文明報》《讀者報》《武陵都市報》等,有作品入選《中國作家網精品文選:燈盞·2019(下卷)》(作家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
畢業照
放學鈴聲留不住六月的風
陽光卷成未改完的試卷
粉筆灰懸浮在最后一課
黑板的裂痕里
卡著半本沒有讀完的夏天
校園門前,大樟樹下
孩子們站成參差的剪影
后排是筆直的廣玉蘭
前排是運河與派河大橋
中間那塊光斑
正緩慢長出蝴蝶的翅膀
快門按下時
沒說出口的再見變成書簽
有人把它折成紙飛機
輕輕放在相片的邊緣
野餐
熱浪撲向運河步道
那邊,兩人支起一方天地
簡易烤爐把夜的手背熏黑
風數著幾樣烤串的零錢
時間在紅色煙火里慢慢消融
今夜不能抱月聽風
他說買房的貸款沒有還清
你指間停駐的螢火
突然飛向更遠的草叢
運河兩岸交錯的樓影
蜂巢般的光溫熱地澆灌他們
直到蛙聲開始縫補夜色
瓷盤與刀叉仍保持完美距離
兩個空酒瓶親密地挨在一起
笑容
要說笑容像花朵一樣
你有沒有聞到一點俗氣
清晨臨窗,眺望東方
我尋找著人間第一幅笑容
驀然看到她紅通通的臉
她的笑如此自然
一定是心底綻放的光芒
不因風的絮語而勉強盛開
不為露的晶瑩刻意粉飾
更非為了取悅飛鳥裁剪姿態
我渴望的笑容好像光合作用
讓每道皺紋都長出年輪
讓倒下的樹干繼續生根
作者:陸勤元,安徽合肥人,中學教師,肥西縣作協會員,部分作品在《派河》等紙刊及公眾號平臺發表。
茉莉
夜晚的光波 有著極其虛幻之美
在茉莉弱小的葉片上
輕輕滌蕩
——你的影子 是皎潔而虛無的光
在特朗斯特羅姆的樹下
徘徊
——那虛偽的情詩 有著怎樣的不安與顫栗 驛動與放縱
和著夏雨
在吟頌著別后的奢望與思慕
黑暗?
這超越一切的頌詞
是不是在短暫的曇花開合瞬間
完成了它的使命:
我是一尾木魚
在你的河床上石化
穿越在我上空的蝶
是不是帶著一簇深情的茉莉
輾轉而至
盛夏之夜
擁有白色花盞的夏枯草已然老去
在灰褐色的水邊晃動不止
曾經的繁茂與蓬勃
是情詩中最深情的部分
在花的帝國
或許它只是一名奴仆
清澈的花香 彌散著一顆不老的靈魂
如我徹夜想你
思慕 是空闊的稿紙上
狹隘的部分
我將在那里種上十里桃花
和一片青青蒹葭
我幻化成一只青蛙
不停地獻出我的虔誠
與忠貞
在莫奈的睡蓮中
問候湖水
再將湛藍的湖水構筑成一座美麗的宮殿
寒煙四起 我站立于蒼穹之下
向你珍愛的白羊座星星
獻出熱吻
如同吻向你花瓣般的唇角
沾滿了滿天繁星
月光安祥
如果這些雨水
不能代替我
說出我的苦難
請不要靠近深夜這株還在靜默的菩提
它正在深夜里修煉
用一生的緘默
撫慰自己:
櫻花是春天夭亡的花朵
當所有的激情消退
你是否讀懂它眼神里的禪語:
蝴蝶是燦爛不朽的經卷
總在逃避著春的熱烈
而我只是在你低矮的墓碑上
寫上我
一生的荒誕
麥田,高舉著盛夏
當殷商的麥田 已在這個夜晚輕輕消失
誰能拒我以千里之外
誰能給初夏的夜晚一個完美的詮釋?
緲茫的星星在蒼穹沉睡
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少有的虔卑
如果生活賦予你的傷口還不曾愈合
請告訴我那些卑微的花朵
將奔赴何方
如果夏日的麥田上 那像征苦難的烏鴉
已選擇遁世
詩人呵 你是否早已頓悟
是否還會以一名哲人自居
是否會在一場雨后發現麥田隱藏的美學:
當愛已不在 總會有一泓滿月
撫慰我傷痕累累的心
第二十一玫瑰
箭鏃 毒酒 鋒刃
鹽巴 生活 陽光
——這危險的引喻 會不會召來神靈的妒忌
一次一次
入侵我的靈魂
在一片干凈的桉樹葉片上
我只是活著
癡癡地想你
——那瓷質感的葉片
蘊含著誰深切的
思慕與仰望
我不止一次在昏庸的光里
將愛情想像成一幀鏤滿繁星的蒼穹:
當藍色的風 掠走了
我的情詩
我多想用這晶瑩的深藍
做一枚鉆戒
或者用它禁錮你
一顆鉑金般的心
在充滿兇險的風里
那些植被
有著怎樣一顆虔誠的心
千年以后
我只看見你的名字
就沉睡在我摯愛的第二十一株
玫瑰花旁
作者:耿兵,網名:厚德載物,七零后,大專文化,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讀睡詩社專欄詩人。九五年開始發表作品,作品散見于《作家報》,《詩刋》等一百多種文學刋物,并獲全國大獎三十余次,著有詩集《永遠不再憂傷》。
眼淚里全是刀片,割傷的是自己的心
用布擦一擦。布里全是絲
擦完就會藕斷絲連
年年端午節
屈原未出生之前,是否也有
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
羽人擂響銅鼓,向上飛升
回到天龍座,仙王座
一條成王之路
迷了之后,只會下潛
潛入水底,是龜而不是歸
數字時代
他輕輕擦拭自己的眼睛,流出綠色的血
把所看見之物,還原成數字
物與物的區別,是零與一的不同
情感,本能,心智,意識
在數據庫中,失去了溫度與質量
人心變成了鈦合金,世界變簡單了
芒種
又到了帶芒的,帶刺的,帶尖的播種期
種下二茬小麥,稻米,刺猬,豪豬
第一次婚姻中,破碎的女人心
確保有收獲的,已經平庸化
叛逆少年,崇高的生命體驗,不能變得廉價
平頭哥雖小,卻從沒有怕過誰
敢于舍命,拼命,不要命
狼子野心。在大殺四方的征途上
永不回頭
社會的進化方向,也已經不再適合婚姻
只適合愛情。婚姻是愛情的粉碎機
沒有愛情的參與,種子成為果實
失去了藥性,靈性,與天性
今又芒種
玩泥巴的孩子,遇上
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少年
父母們忙著插秧播種,累死了
看見孩子們比狗還鬧騰,溝滿河平
滿滿全是幸福感。淘氣的孩子
容易長大成人
作者:蘭亭,曾以筆名冰馬,出版過詩集《鐵玫瑰》。北師大中文系畢業。曾任時尚類雜志常務副總編,網絡公司副總裁兼常務副總編。
象鼻山
它,我只見過一次,遠遠的看
沒有走近,不敢走近
它太高大了,能裝進一座山
如果裝我,就像鼻孔里爬進一個螞蟻還小
它那么大胃口
家人哪會找到失蹤的我
當年沒敢走進它
多年過去了,它卻時不時走近我
駝著桂林的山與水
方向
從酒店出來,我的酒友不醉
回家的方向不同
不用相互攙扶
躲到公路邊上,注視酒友回家
在十字路口的監控下
往右拐的酒友讓夜風刮向了左拐
我趕緊上去為他矯正方向
就像白天他在臺上發言
多次修改他講稿中的錯別字
這事過去多年
酒友現已安然退休
每當想起來,很覺欣慰
以后
我想以后再要一個變化
把我右手中指的繭增厚一點
再把眼鏡片度數調高一點
這樣下來,詩眼會睜大一點
因為之前的變化太不滿意
多好的青春年華,沒有一枝掛果
倒是把年輕氣盛的我壓縮成了一位駝背老頭
這樣的變化我不喜歡
喜歡邁開老步到文海書院轉轉
喜歡曠野中的禾苗再滋潤我身子
喜歡獨步于詩林乘涼
或喜歡把自己也栽在那里
老花眼
我對自己越來越失去點信心
風雨浸得千瘡百孔
歲月啄得搖搖晃晃
牙齒脫落,飯菜不香
腳步蹣跚,方向辨不明
還是老天有情
給我留了一雙還不昏花的眼睛
每當手里撿起一片半頁紙屑
上面只要還有幾行詩句
眼前的路就會看得格外分明
作者:劉樹仁,山東寧津人,市作協會員。詩是發現,是創造,每首詩都是在詩人思想土壤里生長出來的靈芝草。詩稿在《詩刊》《中國詩歌網》《文峰書院》《都市頭條》《德州朗誦藝術團》《你在我風景中走過》《詩歌學人》等各級文學網絡平臺發布或在《山東詩歌》等刊物發表,出版詩集《夕陽拾趣壹》。
做一個有溫度的司法人
調令割裂平靜湖面
錯愕漣漪在眼底暈開
新征程像本厚重法典
字字句句在呼喚破繭
在卷宗叢林里跋涉
于庭審浪潮中揚帆
鍵盤敲擊出星子軌跡
筆錄織就公正綢緞
直到那句“謝謝”
如春風拂過冰河
所有疲憊都化作微笑
在時光里悄然綻放
此刻,我握緊信仰火炬
讓法治溫度
漫過每一個亟待溫暖的角落
做一束照亮人間的光
以司法者赤誠
書寫永不褪色的承諾
此心安處是吾鄉
蟬鳴啃食最美小城——江永黃昏時
我數著云,等一場雨澆熄暑氣
檐角風鈴搖晃著未說出口的渴望
臨行前夜,妻子疊著我的襯衫
絮語像散落棉絮:
“你走后,天就涼了”
霓虹在玻璃幕墻上泛濫成河
驟雨突然叩擊異鄉窗臺
雨絲織成網里,游著我破碎倒影
此刻,街燈把影子拉得瘦長
像被風吹皺的舊信箋
這座城所有熱鬧,都在與我擦肩而過
我的鄉音,卡在喉嚨深處發不出芽
撐傘
雨幕垂落,傘如蓮盞,盛住溫柔天光
有人為我遮風
幸運在檐角凝成珠,輕晃
雨簾斜織,傘作方舟,渡向濕潤遠方
我為他人撐傘
大度在掌心漫成河,流淌
雨勢滂沱,傘似鎧甲,淬著孤勇鋒芒
獨守一方天地
無畏心間淬煉成鋼,鏗鏘
作者:譚宏福,筆名寒山獨見、言西早,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人,江永縣詩詞協會會員,江永縣作家協會支部委員,瀟湘詩社會員,永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第三屆少數民族作家班學員,偶爾有詩歌、散文在《瀟湘詩刊》《永州日報》《今日詩界》《湖南日報》《2024年湖南詩歌年選》等報刊和自媒體平臺發表。
文/白蔭
黃或黑白相間的毛色
柔軟到沒有骨頭的身體
有時候不吃不喝的睡在那里
有時候走東走西
叫你都不肯回去
目光如炬
足下的肉墊
讓你走得悄無聲息
一輩子在玩捉老鼠的游戲
什么都不怕
老虎師成過你
什么都怕
老是把自己藏起
太陽神 月亮神
古埃及給過你雙重的身份
白天黑夜交給你去管理
九千多年了
全世界還是有你的蹤跡
你在夜間學著嬰兒的哭啼
哭得驚天動地
你總在墜落
從瓦檐 樹梢
一經落地
總能一骨碌的爬起
人生
文/白蔭
一點小事 雞毛蒜皮
一大早 你就和他斗氣
互相罵來罵去
就是不講道理
圍觀的人群像潮水
你們就是島嶼
罵到口干舌燥 風聲水起
潮水退去
一條街安靜了
你們大鬧一場
悄然離去
這是一次偶遇
突然有這樣的觸景生情
一個人一生
就濃縮在這一個小時里
遇見
文/白蔭
遇見的方式有二種
要么面對面
如果陌生的微笑
會有誤會 特別是男女
如果熟視無睹
可以忘乎所以
要么只看到背影
整個下午的光都在那里
但沒讓影子落地
衣架
文/白蔭
有的在衣柜
安靜的擺放整齊
有的在窗外
風和日麗
如果碰到一場大雨
一定是有人粗心大意
人也是衣架
頻繁更換的衣服
在各種場合出入
拉鏈的忠誠 紐扣的次序
被脫下的溫度
是不能說的秘密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辦于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詩對生存生命的揭示。現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秀詩作,出品優質詩集,朗誦優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