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柬埔寨與泰國邊境的炮聲震天,火箭彈呼嘯,F-16戰機劃破長空。這場13年來最激烈的沖突,不僅讓邊境古廟化為硝煙戰場,更將13萬平民卷入逃亡潮,20余人命喪黃泉。
柬埔寨指責泰國“侵略”,泰國怒斥柬軍炮擊平民區,雙方劍拔弩張,戰事一觸即發!聯合國安理會緊急開會,東盟斡旋,中國呼吁冷靜……這場東南亞“鄰里之爭”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地緣博弈?
一、戰火根源:百年恩怨。
柬泰沖突看似因柏威夏寺等邊境爭議點燃,實則源于歷史積怨與現實利益的碰撞。
歷史舊賬:高棉榮光與殖民傷疤。千年前,高棉帝國稱霸中南半島,泰國不過是其腳下的小部落。時光流轉,泰國崛起,柬埔寨淪為附庸。19世紀,法國殖民者劃下的模糊邊界,讓柏威夏寺等地成為雙方爭斗的“雷區”。200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柏威夏寺列為世界遺產,引發兩國交火。如今,民族主義在兩國被煽動成熊熊烈焰,邊境古廟不僅是文化象征,更是“主權底線”,稍有風吹草動便炮火連天。
導火索:通話門與電詐肥肉之爭。2025年6月,柬埔寨參議院主席洪森扔出一枚外交炸彈:他公開與泰國前總理佩通坦的私密通話錄音,揭露佩通坦試圖安撫邊境局勢卻批評本國軍方。這場“通話門”直接炸毀佩通坦的政治前途,也讓泰國軍方借機煽動反柬情緒。但更深層的導火索,是兩國對電詐產業的爭奪。
中國近年重拳打擊跨境電詐,緬甸妙瓦底的電詐團伙如驚弓之鳥,紛紛逃向柬埔寨和泰國。泰國想“洗白”這些黑錢,發展博彩業;柬埔寨則打算先接手電詐產業,再“黑吃黑”謀利。兩國為這塊“千億肥肉”暗戰升級,邊境地雷爆炸事件成為最后一根稻草,徹底引爆沖突。
沖突現狀:戰火失控,平民遭殃。7月24日凌晨,柬軍被指率先開火,泰軍迅速出動F-16戰機空襲,摧毀柬方多個軍事目標。柬埔寨則以蘇式“冰雹”火箭炮還擊,炮轟泰國邊境城鎮,學校、醫院、加油站無一幸免。雙方互指對方違反國際法,柬方甚至稱泰軍使用集束炸彈,泰方則指責柬軍襲擊平民區。
截至25日,沖突已造成20余人死亡,13萬居民撤離,邊境貿易與旅游業癱瘓,泰銖匯率下跌0.3%,泰國股市SET指數跌1%。聯合國安理會緊急開會,柬埔寨要求譴責泰國“入侵”,而泰國態度反復,先拒第三方調解,后又表示不完全拒絕。
二、軍力對比:泰國占優
根據《2025年軍力平衡報告》,泰國軍力遠超柬埔寨。泰空軍擁有11架瑞典鷹獅戰機和數十架F-16,陸軍裝備400輛主戰坦克、2600門火炮,海軍甚至有一艘航母。泰國還常年參與美泰“金色眼鏡蛇”軍演,訓練精良。
柬埔寨軍力薄弱,無戰斗機,僅有200輛老舊戰車和400多門火炮。但其擁有大量蘇式火箭炮,依托邊境山地地形,防守頑強,頻頻炮擊泰國平民區,造成嚴重傷亡。
泰國憑借空中優勢,可精準打擊柬方目標,但柬軍以密集炮火反擊,雙方陷入低烈度拉鋸戰。短期內,全面戰爭可能性低,但邊境對峙恐將持續。
三、對中國的影響
周邊動蕩威脅“一帶一路”。柬埔寨和泰國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邊境封鎖直接沖擊中泰鐵路、柬埔寨扶南運河等項目。兩國貿易中斷可能波及中國在東盟的出口市場。
沖突若升級,可能引發難民潮或跨境犯罪加劇,威脅中國在湄公河流域的安全合作。兩國為爭奪電詐利益大打出手,表面配合中國反電詐,實則各懷鬼胎,可能拖延中國打擊電詐的進程。
機遇:調停角色凸顯中國影響力。中國作為柬泰共同的“友好鄰邦”,可借東盟斡旋之機,扮演公正調停者角色,增強在東南亞的話語權。通過促和止戰,中國可進一步鞏固東盟內部“和平解決爭端”的傳統,削弱外部勢力(如美國)插手東南亞的機會。
四、未來走向
專家預測,柬泰沖突可能呈現三種走向:
1、最佳情景:在東盟和中國斡旋下,雙方實現停火,恢復邊界委員會工作,邊境口岸重開。此可能性較高,因兩國均無全面戰爭的實力與意愿。
2、中等情景:聯合國介入,沖突凍結,但雙方繼續人員疏散與宣傳戰,邊境對峙長期化。
3、最壞情景:沖突升級,雙方動用重型武器,引發更大規模人道危機。此可能性較低,因缺乏大國支持,雙方難以為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