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完完整整地又寫完了一個中篇《靈戒在手》,九萬字,發(fā)表在番茄網(wǎng)。
雖然自己還感到滿意,脈絡(luò)清晰,故事性強,但是心里多少有些忐忑,只有讀者認可的,才是真理。
也許是上天,總要我有點興趣愛好,所以我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讀書,和寫寫畫畫。
曾幾何時,不小心,我也成了一個作家,更準確地說,是一個寫手。
又菜又愛玩,玩又玩不好的文學愛好者。
很久以前,有人說,武俠小說不是文學。
那我只能算是個武俠愛好者。
然而,在我心中,武俠小說有著它獨特的魅力,無可替代。
它該有的文學要素,都有,為何不能是文學。
當然,經(jīng)過了幾代人的努力,還有網(wǎng)絡(luò)文學的興起,武俠不死。
笑看云霄飄一羽,曾經(jīng)滄海慨平生
最開始接觸武俠,就是梁羽生的《云海玉弓緣》,一直覺得挺好看,故事情節(jié)緊湊,云海泛奇。
金世遺是三十余年一直牢牢記住的名字。
后來又喜歡上了張丹楓。
“盈盈一笑,盡把恩仇了。趕上江南春未杳,春色花容相照。”
多么美的詩詞。
再后來又喜歡上了散花女俠,心疼鐵鏡心的癡情。
盈盈一笑,盡把恩仇了,趕上江南春未杳
梁羽生寫法正統(tǒng),寫的是俠義故事,是武俠,也是歷史,在文學中偏局一隅,卻是不容置疑的王者。
什么是王者?
王者就是高尚的品德、高超的智慧、臨危不懼的勇氣、自強不息的精神,以及慷慨豁達的氣度。
梁羽生先生就像他小說里,那風流倜儻的江南文士,一劍一蕭一身正義,一詩一詞幾分瀟灑,為國為民鮮衣怒馬,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亦狂亦俠真名士,能哭能歌邁俗流。當哭便哭,當笑便笑,何必矯情飾俗。你我俱是性情中人,哭哭笑笑,又何足怪?”
何等灑脫。
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金庸寫的是世界,活生生的人,以武俠為名。
所以,梁羽生的書讀來趣味不及金庸,因為沒有那么玄幻的寫法,都是中規(guī)中矩,方方正正。
金庸則天馬行空,到后來干脆以武俠為皮,人世為骨,佛法為神。
我覺得學生時期看梁羽生,有凜然正氣,傳統(tǒng)文士之風,有進取之心。
工作以后看金庸,方知人世多不如意,世事如此,實無奈之舉,終心氣難平,但又不得不接受現(xiàn)實,一聲嘆息!
金庸的作品,都反反復復讀過幾遍,我反而很喜歡《白馬嘯西風》《連城訣》《天龍八部》。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喜歡白馬里的那個固執(zhí)的李文秀,那個騎白馬的江南女子。
同情連城訣里的狄云,還有被水笙那一句“我等了你這么久!我知道你終于會回來的。”美好了很久。
那滿滿的歡喜,在悲涼和無奈中多了那一抹溫情。
以及對段譽的癡,喬峰的氣慨,整個天龍世界的命運擺布,人皆在七苦中輪回卻又掙扎不得的無奈。
只有無奈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如果說梁羽生的作品是王者,那金庸的作品就是魔。
有一種很特別的魔力,能讓人身臨其境,而深受感受。
更多是魔,魔鬼的魔,把這個世界撕得粉碎,讓我們看到血淋淋的人性,而不能自拔。
小李飛刀成絕響,人世不見楚留香
古龍就干脆把人性發(fā)揮到了淋漓盡致,所有的故事,都是人性在沖突。
人性變得復雜莫名,詭異難測。
不知道誰是朋友,誰是敵人,也許最愛的人給你一刀,最恨的人卻在危難時伸手拉你一把。
冷森森,陰惻惻,雖有歡笑,但更多是笑中有淚,淚中悲苦惆悵。
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在浮世掙扎,強言歡笑。
用他的話來說,就像一個妓子一樣侍侯每一個客人。
李尋歡為了友誼,讓出了愛人。
風流倜儻應(yīng)是誰,今生只認焦恩俊
阿飛愛而不得,遭受最大背叛。
沒有什么是對,也沒有什么是錯,本就是渾濁的世間。
不管是王侯將相,還是市井草民,他們都掙所在這個世界,痛苦多于歡娛。
人世悲哀,莫過于此。
梁羽生是王,金庸是魔,那古龍就是一個市井的浪子。
他筆下所有的人物,都是在善與惡,美與丑等人性中掙扎,終非我愿。
悲傷的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理解我,驕傲的是我不需要別人的理解
溫瑞安脫胎于古龍,卻又沉迷玩文字游戲。
雖文采斐然,但終非大師。
他的《四大名捕》,《逆水寒》,《刀巴記》,《溫柔一刀》,都很不錯,但記住的是白愁飛的愁,青青青,借人頭一用,好嗎?
我有一段時間很是癡迷溫瑞安,但那如同詩歌一樣跳動的情節(jié),終究不再重溫。
皆是紅塵一過客,誰人不是真英雄
他就像是一個捕快,他筆下四大名捕里的捕快。
兢兢業(yè)業(yè),而又局限于職責,是人,一個正常的人,為名為利為了心中那僅剩的理想,卻又擺脫不了命運的安排。
破碎虛空黃易逝,從此玄幻不武俠
黃易大師橫空出世,一部《破碎虛空》,破碎出一片新的天地,無論短篇,中篇,長篇都推陳出新,各有新意。
從武俠到歷史武俠,到玄幻,到科幻,到現(xiàn)代傳奇,無一不讀得如癡如醉,從此醉心在天馬行空,無跡可尋的大道之中,不可自拔。
原來,武俠可以這樣演繹。
黃易先生的作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小說,情節(jié)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鮮明,讓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日月當空龍在野,
大浪尋秦邊覆雨。
破碎虛空黃易逝,
從此玄幻不武俠。
黃易是我最喜歡小說家之一,遠甚于其他。
他的小說磅礴大氣,縱橫古今,讓人讀時,熱血沸騰,總是情不由己,深深的陷在書中,忘卻時光空間。
他的小說有武俠、有玄幻、有科幻,但都有一個主題,是對生命的深刻了解,是對生命的極致追求。
因為熱愛,所以深刻,因為夢想,所以極致。
日月當空凌渡宇,浪子尋秦應(yīng)覆雨
蓋新派武俠之開創(chuàng)者,“笑看云霄一飄羽,曾經(jīng)滄海慨平生”的梁羽生提筆龍虎斗京華以來,各種流派各種招式粉墨登場。
金庸集大成中西合并,終于后來者居上,開宗立派,一代宗師地位無人可撼。
江湖代有才人出,古龍不甘寂寞,獨樹一幟,以奇才之名,另辟蹊徑,終成大器。
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古龍逝,金梁封,武俠就此沉寂。
偶有驚才絕艷之輩,也難力挽狂瀾,終不見歡歌。
黃易以破碎虛空之勢,狂卷數(shù)部大作,一時天下震驚,玄幻之名從此為第一人,造就新一流派,億萬人,向來癡,從此醉。
黃易更像是一個飄然于江湖之外的仙道之人,縱橫星空過去未來,獨自逍遙。
他已跳離了紅塵,不在五行之中。
昆侖滄海多變幻,靈思飛逸山海經(jīng)
如果從道、法、術(shù)、器、勢來評論這幾位大家。
溫瑞安是器與術(shù)之間,梁羽生、古龍、黃易為法,金庸近乎道。
后面網(wǎng)絡(luò)小說的興起,也有眼前頗為一亮的作品,但讀來,只是驚艷,更多是勢,借勢而生。
就像一個個長得極美的女子,初見傾心,但久而處之,索然無味。
直至偶見鳳歌山海經(jīng)三部,陡然眼前一亮。雖小家碧玉,不失大家風范,久而處之,如人飲茶,味純香遠,而后回甘,可反復品味。
是術(shù)與法之間,術(shù)之大成,法之門徑。
江山代有人才有,之后,誰又能領(lǐng)風騒一百年呢。
(以上評論,只限于武俠,不包含玄幻、仙俠等題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