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城
真的是太出乎意料了。
這個反轉簡直是大快人心啊!
2025年,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
本來以為抗日神劇又要火一把,有很多搞影視和短視頻的,比較懂抓時機和節點,按道理來說,他們不會放過這么好的機會,會爭先恐后地拍出抗日神劇,來搶奪市場。
沒想到的是,7月21日,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司再次發布關于抗戰題材微短劇的《管理提示》。
簡單來說就是,提倡拍攝抗戰題材的影視劇,但不再允許拍攝抗日神劇了,主要是防止出現低級紅高級黑的狀況。
不知道是從哪一年開始的,抗日神劇開始禍害熒屏了。這些神劇的情節非常的夸張,里面的主人公都有異乎常人的特殊技能,比如褲襠藏手雷、手撕鬼子、飛檐走壁,更搞笑的是把日本鬼子拍得非常的愚蠢和弱智。比如:
2010年播出的《抗日奇俠》,男主角可以用繡花針隔著一百米之外把鬼子打得人仰馬翻,宋無嬌的化骨綿掌拍鬼子的時候像拍螞蟻一樣,鐵柱的鷹抓功能把鬼子抓到半空中去......好好的一部戰爭片,硬是被拍成了金庸原著的武俠片。
2011年播出的《一個鬼子都不留》,主角們用殺豬刀、石塊、彈弓、飛針等冷兵器來對抗鬼子的長槍短跑,還把人家打得嗷嗷叫。
2012年播出的《孤島飛鷹》,里面的主角燕雙鷹可牛逼了,不僅能飛檐走壁,還可以躲子彈,子彈嗖嗖地響,就是打不中他。人家開的突擊車比蝙蝠俠的蝙蝠車還要酷一萬倍。有網友調侃,要打敗燕雙鷹,只能把電視機關了。
還是2012年,電視機《神槍》播出,里面的抗日戰士打出去的子彈能在空中拐彎,甚至還可以自動追蹤目標。那個時候的子彈就跟現在的導彈差不多,可厲害了。
2013年播出的《向著炮火前進》,吳奇隆飾演的主角雷子楓身穿夾克式皮衣,眼睛戴著雷朋墨鏡,還騎了一輛哈雷摩托車,打仗的時候還自備“歐式沙發”,戰斗機在他頭上飛來飛去,他一點都不害怕,仿佛戰場就是他的走秀舞臺。
可以說,2010年至2020年,整整的十年,是抗日神劇的天下。以上列舉出來的抗日神劇,僅僅是一小部分。
抗日神劇就是爽劇,跟網絡上的爽文差不多。實話說,超級喜歡看抗日神劇的觀眾,都是認知不是很高的群體。他們一邊看著小鬼子被打得哇哇叫,一邊嘿嘿嘿地笑著,不知不覺就被洗腦了。
這些年來,短視頻不知不覺地崛起了,似乎是逐漸在取代當年火得不得了的抗日神劇(連續劇)。現在的人生活節奏快,大家開始喜歡刷短視頻。
相對于前些年的抗日神劇來說,最近在網上比較火的抗日短劇里的主人公更加的厲害,比如:
短劇《剿滅鬼子》中村民,可以用彈弓把日本鬼子的軍官射倒在地,渾身抽搐。
短劇《七七事變,師父讓我下山》,里面的主角刀劈鬼子軍官的時候,那個軍官像個傻子一樣站在那里,被輕松地斬殺。
還有的短劇里面的主人公,心臟被子彈打中了,竟然毫發無損,馬上又恢復了洪荒之力。
戰爭本來是慘烈的,但在這些抗日神劇里,戰爭就像是兒童的游戲,更像是鬧劇。
其實,國家級別的媒體早就看不慣抗日神劇了,比如《人民日報》和新華網就曾指出,抗日神劇以夸張、娛樂化的方式來表現抗戰,存在違背歷史事實、邏輯荒誕的問題,并批評為褻瀆英靈、胡亂解構歷史。
真實的抗日戰爭非常的慘烈,多次的大型戰役,戰場上人山人海,仿佛是絞肉場,血流成河,尸橫遍野。
當年的抗戰老兵馬定新老人的回憶,還原了抗日戰場上的真實性。他說,每次白刃戰都很慘烈,日本人拼刺刀很厲害,我們有時候犧牲四五個兄弟,才砍死一個日軍。
也就是說,真實的戰斗根本就不是抗日神劇里表演的那樣。如果鬼子那么好對付,還需要打那么多年嗎?
相對于抗日神劇來說,還是有一些好的影視作品,比如電影《血站臺兒莊》《我的團長我的團》《永不磨滅的番號》等,但這樣的好作品實在是太少了。
那些爛得不得了的抗日神劇,多年都霸占著熒屏,不知道當年又是怎樣過審的?
日本當年侵略中國,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極大的傷害。如此沉重的話題,在抗日神劇這里,歷史被嚴重歪曲,抗戰英雄的形象被歪曲,還充滿了對先烈們的不敬,甚至讓青少年對歷史產生極大的誤解,形成錯誤的歷史觀和社會價值觀。
2025年,廣電總局終于睡醒了,開始對抗日神劇說“不”了。
比武俠小說還要厲害的抗日神劇,終于要滾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