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伏天不吃酸,走路腿腳酸”,為啥要吃酸?伏天4種酸食別忘吃。你是否也聽到過這個說法,在伏天的時候,要多吃一點酸味食物。說到吃酸的話,在西南地區,尤為盛行,像在云南普洱,老輩人就常說“伏天沒一口酸,干活腿都打飄”!可見伏天吃酸的一個重要性。
關于伏天吃酸的俗話可不少,比如說“夏食酸,病不沾”,也是提醒我們要多吃點酸。當暑氣蒸騰如釜上甑,酸味食物悄然成為化解“伏天綜合征”的密鑰。古人早有洞察:“夏月伏陰在內,暖食尤宜”,酸溫之物恰是調和陰陽的橋梁。最適合人們來食用。
伏天為什么吃酸,到底有什么好處呢?
試想一下,烈日下勞作歸來,吃上一點酸食,就能夠徹底激活你的味蕾,而且還可以促進消化,另外,還能起到平衡電解質的一個作用,讓你的疲勞感瞬間煙消云散。
按照傳統醫學的說法,暑熱耗氣傷津,酸味與甘味配伍,能促進津液化生。正如《素問》所言:“酸入肝,肝主筋”,筋得濡養則腿腳強健,這樣也就很好的解釋“走路腿腳酸”要吃酸的原因了。
伏天4種酸食別忘吃,分別指的是什么?
一、 酸模葉
這中野菜也被稱之為墻角“檸檬草”,其葉片形似菠菜,味如檸檬,含豐富草酸、酒石酸?!毒然谋静荨贩Q其“味酸,救饑”,伏天采嫩葉涼拌,解暑力驚人。
做法:采摘回來之后,我們放入到沸水中,對其進行焯水,然后放入冰水當中,接著來上一點雞胸肉焯水撕成絲,放入涼拌汁拌勻,接著酸模葉鋪平,卷入雞絲、胡蘿卜絲、蛋皮就可以吃了。
二、 刺梨
我們還可以選擇一點刺梨來吃,它是山野“維C炸彈”。貴州民諺云:“刺梨上市,太醫無事”。這渾身是刺的小果維C含量是檸檬的100倍,更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伏天泡飲尤宜。
做法:鮮刺梨去刺剖開,竹刀刮籽(忌鐵器);陶罐中鋪一層刺梨一層冰糖;密封陰涼處腌漬七日;取腌汁兌山泉水,撒桂花,這樣就可以開吃了,特別的美味。
三、 醋泡仔姜
這個還被老輩人,稱之為晨起“還魂丹”,俗語更是有“冬吃蘿卜夏吃姜,伏天仔姜勝參湯”的說法。子姜脆嫩無渣,米醋浸泡后,其姜辣素轉化為姜烯酚,溫而不燥。特別適合天氣炎熱的時候來吃。
做法:仔姜切片薄如紙,鹽腌半小時擠水;米醋加黃冰糖煮化,放涼至40℃;玻璃罐中放入仔姜、紫蘇葉;倒入醋汁,冷藏三日,這樣就可以直接開吃了。晨起空腹食三片,醋的收斂之性平衡姜的發散,陽氣升發而不耗散,正是“春夏養陽”的妙法。
四、 酸漿豆腐
在這個時候,我們還可以選擇多吃一點豆制品,北方民謠唱道:“伏天豆腐酸漿點,郎中失業藥鋪關”。用發酵漿水點制的豆腐,含大量乳酸菌,比石膏豆腐更利消化。而且也能及時的補充人體需要的營養。
做法:把酸漿豆腐切塊,淡鹽水浸泡去豆腥;接著來上一點野菌熬湯,加腌酸菜煮沸,豆腐入湯小火煨10分鐘,起鍋前撒鮮藿香碎,就可以開吃了。
我記得在《遵生八箋》中有記載:“夏氣熱,宜食菽以寒之,不可一于熱也”。伏天食酸,正是以食物之性,平天地之戾。灶臺上的醋瓶,菜籃里的酸果,伏天的日子就在這酸鮮活色中,過得有滋有味,步履生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