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在三伏,病在三伏”!入伏后,意味著一年中最熱、最潮濕的 40 天來了。很多人覺得伏天養生就是 “多吃點好的”,其實不然 —— 老輩人傳下來的 “1 多吃 2 不洗 3 不做 4 不睡”,才是平安過伏的 “真經”。這 10 個字看著簡單,卻藏著古人的智慧,照著做,既能避開伏天的 “坑”,又能養身少遭罪。今天就把這 10 個字的門道講清楚,再配上 3 道伏天應季菜,入伏后照著做,全家都舒服!
“1 多吃”:這 3 樣是伏天的 “天然良藥”,該吃就得吃
老輩人說 “伏天吃對了,勝過去補藥”,入伏天濕氣重、火氣旺,這 3 樣要多吃:
苦瓜 —— 清熱去火的 “伏天滅火器”,試試苦瓜煎蛋
為啥伏天要多吃苦瓜?
苦瓜看著苦,卻是 “夏天的清火藥”,伏天吃點苦,就像給身體 “降降溫”,嘴里發苦、臉上冒痘的人吃它,很快就覺得清爽。很多人怕苦,其實和雞蛋一起煎,苦味會變成 “回甘”,外焦里嫩,比炒青菜有味道。
綠豆 —— 祛濕解毒的 “伏天清道夫”,熬點百合蓮子綠豆湯
為啥它是伏天的 “標配”?
綠豆能 “清熱祛濕”,伏天出汗多,喝冰飲多,身體容易積 “熱毒”(比如嗓子疼),喝它剛好 “排一排”。加百合、蓮子一起煮,百合潤肺,蓮子安神,湯甜絲絲的,比喝奶茶健康 10 倍。
生姜 —— 溫陽散寒的 “伏天小太陽”,炒盤仔姜炒牛肉絲
為啥伏天要吃姜?
伏天吹空調多、吃冰飲多,身體容易 “受寒”(比如手腳涼、拉肚子),生姜能 “溫陽散寒”,就像給身體 “點個小火爐”。仔姜(嫩姜)不辣帶點甜,和牛肉一起炒,香得人直咂嘴,比吃辣椒舒服。
“2 不洗”:伏天這 1 種 “澡” 別洗,很多人天天犯
“2 不洗” 指的是不洗冷水澡。
伏天一身汗,很多人喜歡沖冷水澡 “降溫”,其實這是大錯特錯!中醫說 “伏天陽氣浮于外,內里空虛”,冷水澡就像 “一盆冰水澆在小火苗上”,容易把寒氣逼進身體 —— 表現就是:洗完當時舒服,過后關節疼、感冒發燒。
正確做法:用 37℃左右的溫水洗澡(和體溫差不多),既能洗去汗漬,又不刺激皮膚,洗完擦干再吹空調,身體才舒服。
“3 不做”:伏天這 1 件 “省事” 的事別做,尤其老人孩子
“3 不做” 指的是不吃隔夜飯。
伏天氣溫高,飯菜放一晚(哪怕放冰箱),也容易滋生細菌,尤其是綠葉菜、肉類,吃了輕則拉肚子,重則食物中毒。老人總說 “扔了可惜”,其實吃壞肚子更麻煩。
正確做法:飯菜現做現吃,做多少吃多少;實在吃不完,葷菜可以冷藏(別超過 12 小時),加熱時徹底煮開,綠葉菜最好扔掉。
“4 不睡”:伏天這 1 種 “覺” 別睡,越睡越累
“4 不睡” 指的是不帶脾氣睡。
伏天氣溫高,人容易煩躁,很多人帶著氣睡覺,結果越睡越累,還容易做夢、醒得早。中醫說 “怒傷肝”,伏天肝火旺,帶著脾氣睡,相當于 “火上澆油”,第二天肯定沒精神。
正確做法:睡前別想煩心事,可以聽聽輕音樂、泡泡腳,實在生氣就深呼吸 10 次,把氣理順了再睡,第二天起來才輕松。
入伏照著做,平安過三伏!
入伏后,記住 “1 多吃(苦瓜、綠豆、生姜)2 不洗(不洗冷水澡)3 不做(不吃隔夜飯)4 不睡(不帶脾氣睡)”,這些都是老輩傳下來的簡單智慧,照著做,不用花大錢,就能平安過伏天,少遭罪。
覺得有用就趕緊試試,做好了給家人嘗嘗,讓他們也舒舒服服過夏天。別忘了點贊轉發,讓更多人知道這些伏天養生的小竅門!
你家伏天有啥養生習慣?評論區分享出來,大家一起學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