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法之窗》通訊員黃龍、央金7月26日報道 “前方道路坍塌,炊事車無法通行,炊事二班迅速展開野戰給養單元進行熱食制作……”近日,西藏軍區某站一場實戰背景下的熱食保障訓練緊張進行。面對部分炊事骨干出現“傷亡”等臨機特情,軍械員徐鋒臨危受命、迅速補位,會同小組人員現地訂制食譜,展開制炊,順利完成保障任務。這是該站聚焦實戰培養“一專多能”型人才取得的成效。
以往,遇有熱食保障任務時,該站通常安排炊事骨干承擔,久而久之,一些年輕官兵因歷練機會少、炊事技能提升慢,滋生了懈怠思想。發現這個現象后,他們主動創新才人培養招法,優化人才預儲孵化模式,大膽給年輕官兵交任務、壓擔子、搭舞臺,激發他們干事創業的動力活動力。經過一段時間探索,不少年輕官兵在任務中經風雨、強筋骨、長才干,成為獨當一面的骨干,軍械員徐峰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該站勤務分隊組織炊事單元考核,因部分專業崗位官兵外出執行任務,炊事員侯宇航協同軍械員徐鋒、衛生員黃旁等四人,臨時組建隊伍進行考核。在制炊過程中侯宇航因傷被迫退出,時間過半,眼看炒鍋無人掌勺,心有不甘的侯宇航向裁判組報告求助。直到臨時調來一名炊事員加入,他們才完成考核。因替換炊事員嚴重超時,侯宇航所在小組考核成績被判定為不合格。
“此次分組考核,就是考驗大家在不同人員構成下的協同配合能力,上了戰場,難道還會給你留足時間嗎?沒有炊事員,飯就做不了?”……總結講評會上,分隊長馬智輝的話一針見血。
為夯實人才隊伍建設,該站推行“一對一”結對幫帶活動,“一人一策”制訂培養方案,強化年輕官兵能力基礎;開展小專業專攻精練,利用各類演訓演練契機,幫助官兵積累戰斗經驗、淬煉實戰本領;建立完善人才“工匠庫”,通過專長任教、組織換崗輪訓等方式,全面建強骨干隊伍。轉變以往僅憑一紙證書就能進庫的做法,采取“證書+考核”的方式進行全面綜合考量,確保“進庫”人員都有經得起檢驗的過硬技能。
“軍事理論日新月異、裝備技術不斷換代、訓法戰法實時更新,我們必須跟進當前形勢、結合崗位特點常學常新,提高“一專多能”“一兵多用”等復合能力素質。”該站領導介紹,隨著使命任務的不斷拓展,我們結合官兵專業崗位實情、能力素質實際,區分層次、專業、崗位,使不同人員輪換鍛煉,著力提升官兵勝任多個崗位的實戰能力。
在此次野外駐訓中,他們選取“工匠”作為骨干力量,廣泛開展傳幫帶,帶領官兵在任務中摔打、磨煉,搜集整理保障數據,創新野外條件熱食保障招法,保障效率和官兵滿意度顯著提升。
本期編輯:喬萬興 審核:么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