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零跑B01的正式上市,為競爭白熱化的A級純電轎車市場投下一枚“技術普惠”的關鍵棋子。作為10-15萬元主流消費區間的新入局者,其定價與配置策略不僅折射出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邏輯升級,更揭示了市場從“價格內卷”向“價值深耕”的轉型趨勢。
從行業維度看,A級純電轎車市場已成為新能源滲透率提升的核心戰場。此前,該市場長期呈現“高配高價”與“低配低價”的兩極分化:頭部競品如小鵬MONA M03頂配車型因搭載智能駕駛硬件,售價普遍在11.98-13.98萬元區間;而比亞迪秦PLUS EV等主流車型雖起售價低至10.98萬元,但續航多停留在500km以內,智能配置僅滿足基礎需求。零跑B01以8.98-11.98萬元的定價,將650km續航、激光雷達、雙高通芯片等配置下探至該區間,直接打破了“配置與價格綁定”的行業潛規則。
市場競爭格局正因此發生微妙變化。橫向對比來看,零跑B01在核心參數上形成差異化優勢:續航較同價位秦PLUS EV最長續航版具備優勢,快充速度(30%-80%僅18分鐘)優于小鵬MONA M03的26分鐘;智能硬件方面,其200TOPS算力平臺與26項輔助駕駛功能,較競品同價位車型的單芯片方案形成代際差。更值得關注的是空間利用——86%得房率與460L后備廂容積(含下沉儲物格),較同級平均水平更優,精準擊中家庭用戶對實用空間的需求。這種“全維度均衡”策略,正在改寫消費者對10萬元級車型“夠用就好”的固有認知。
消費趨勢的演變進一步放大了這種價值競爭的必要性。零跑B01的竹炭健康座椅(宣稱符合歐盟母嬰級認證)、88%軟包覆蓋率,以及與Pantone聯合開發的個性化色系,正是對這一趨勢的精準回應。相比之下,部分競品仍停留在“堆配置清單”階段,對用戶體驗細節的打磨略顯不足,這也解釋了為何零跑B01上市首日訂單量表現亮眼。
技術層面的突破為這場價值競爭提供了支撐。零跑在招股說明書披露其整車成本70%的自研自造率(涵蓋CTC2.0 Plus電池底盤一體化、27合1熱管理系統等核心技術),使其在成本控制上具備先天優勢——較依賴外部供應鏈的競品,硬件成本具備降低空間。這種“技術降本”模式,不同于單純的價格戰,而是通過提升生產效率與技術集成度,實現“低價不低質”。正如行業分析指出,當激光雷達、長續航等曾屬高端的技術通過自研實現普惠,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壁壘正從“價格”轉向“技術自研能力”。
零跑B01的上市,本質上是A級純電轎車市場從“增量競爭”轉向“存量博弈”的縮影。它的出現不僅讓消費者獲得更優性價比選擇,更倒逼整個行業重新審視產品價值定義——在價格之外,技術創新、用戶體驗、場景適配正在成為新的競爭維度。這場由技術普惠引發的市場重構,或許預示著新能源汽車行業將進入更健康的“價值競爭”新階段。
封面新聞記者 劉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