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蔚來樂道L90、問界M8純電、特斯拉六座Model YL等多款六座新能源車型密集官宣上市計劃,吉利銀河M9、奇瑞風云T11等緊隨其后,與已上市的領克09、深藍S07共同掀起新能源“六座沖擊波”。這場井噴并非偶然,而是技術平權與消費覺醒共同推動的“空間自由權”爭奪戰。
六座車的爆發難以簡單歸因于家庭結構變化。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后出生率短暫微漲,2024年已跌破千萬大關。用戶調研顯示,60%潛客為多孩家庭,30%源于商務需求,但核心驅動力是消費能力的質變——用戶不再只為“坐更多人買單,而是為“坐得更自由”付費。
新能源技術徹底重構了空間規則,掃清了燃油車時代的障礙。電池平鋪底盤取消傳動軸,軸距得以延長;電機高功率輸出彌補大車笨重短板;電驅成本僅為燃油車1/5,空間擴容無負擔;更關鍵的是政策紅利,六座與五座同享6年免檢、高速免費通行權,優勢遠超七座車型。
技術突破催生空間價值認知革命。即便90%為單人用車,用戶仍愿為第三排買單——它是可隨時啟用的“私人領地”,獨處、置物或小憩皆可。數字化車控更賦予全場景能力:CDC空懸+全域智控消除“坐船感”,地形感知系統讓大尺寸SUV獲轎車般靈活性。在25萬級市場,六座已成“中產新剛需”,“擁有但不使用”的權利本身即是消費升級。
六座井噴的本質,是新能源技術撕開供給側裂縫,消費升級將其擴為需求洪流。當“座位平權”取代“載客量”成為核心購車要素,中國汽車產業正從“功能滿足”邁向“體驗定義”的新戰場。
封面新聞記者 李思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