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蟬鳴伴著晨光。普陀區小學生愛心暑托班的教室里除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還有一群青年身影。他們來自不同學校、專業和背景,卻用同一份熱忱守護孩子們的暑期生活。
成長路上與孩子們一起閃光
“剛來的時候,我連怎么安慰孩子都不懂,現在已經能帶著全班孩子做游戲了!”長壽路街道愛心暑托班的許晨曦自豪地說。從普通志愿者到點位負責人,每一次身份轉換都伴隨著成長的陣痛與喜悅。她說,是孩子們的笑容和每一份信任,讓她一次次突破自己,“最開心的就是看到孩子們勇敢站到臺前,臉上寫滿自信和快樂”。和她一樣實現自我突破的,還有長征鎮愛心暑托班的嚴漪祺。三年連續參與愛心暑托班,從初試互動到如今擔任紅色活動的主講老師,每一個暑假都成為他人生履歷上不可多得的收獲。“剛開始會緊張,現在能主動設計活動,和同伴一起管理班級。愛心暑托班讓我看見了自己的成長。”
以專業溫度,點亮多彩童年
真如鎮街道愛心暑托班的凡欣然,是數學教育專業的大學生,更是線上線下課程的“多面手”。她在“陽光之家”陪伴特殊兒童,也在暑托班帶著學弟學妹一起成長。她說:“公益志愿像一束光,溫暖自己也照亮別人。”曹楊新村街道愛心暑托班的張藝霖,從簽到、分飯到科技活動授課,樣樣在行。“每一份付出,都是對孩子成長最好的陪伴。”長風新村街道愛心暑托班的陳浩冉、孫璟懿,不僅是實習老師、活動組織者,更用行動守護孩子們的假期日常。“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他們在平凡崗位上體會到了奉獻的意義。
重返起點,用青春感恩母校
“重返熟悉的教室,身份已從學生變成志愿者,這種體驗十分奇妙。看到孩子們專注學習的神情,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高考結束后,董世文主動回到母校普教院附校,報名參加甘泉路街道愛心暑托班志愿服務。在她看來,暑托班不只是一個托管服務點,更是充滿關愛與成長的大家庭。每次為小朋友解答難題、收到一句“謝謝姐姐”,她都感到無比滿足和自豪。張辰是管弄新村小學的一名畢業生,正是對母校深厚的情感,讓他在石泉路街道愛心暑托班的每一天都格外珍惜。“當我再次踏入母校,內心充滿了溫情。曾經是這里的一名學生,如今能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學弟學妹們,是一種特別的幸福。”董世文和張辰用自己的青春與熱情,把感恩與陪伴變成溫柔的循環。在他們的身上,校園的記憶與愛的傳遞,悄然實現了跨越時光的交接。
我在你們中間看見小時候的自己
“十年前我是參加愛心暑托班的小朋友,現在輪到我來照顧小朋友了。”長征鎮愛心暑托班的陸金霄,曾經的小同學如今成了學弟學妹們信賴的哥哥。每天活動課上,他帶著孩子們做手工、玩游戲,也會講起自己小時候在愛心暑托班的趣事。看著孩子們的好奇與笑容,陸金霄總覺得仿佛看見了十年前的自己。對于陸金霄來說,自己曾經獲得的溫暖,如今都在這個愛心暑托班重新傳遞了出去。“孩子們一句‘謝謝哥哥’,讓我真切體會到責任和成長的意義。”在他的故事里,夏日的守護成了時光最溫柔的回響。
點點星光,匯成夏日的陪伴
在普陀區的愛心暑托班里,還有許多志愿者用日復一日的陪伴和細致的守護,讓孩子們的假期生活更加踏實與安心。桃浦鎮愛心暑托班的王依婷,從高中畢業就投身暑托班志愿工作,一路從普通志愿者成長為志愿者團隊負責人。她用自己的熱情和耐心,陪伴孩子們一起游戲、做手工、解決小煩惱,見證了每一個童真的瞬間。萬里街道愛心暑托班的楊馨怡,不僅協助老師開展課程,還用心參與每一項安全保障和活動細節管理。她說:“每當看到孩子們專注的眼神和開心的笑容,我覺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宜川路街道愛心暑托班的全薇,連續擔任志愿者團隊負責人,帶領團隊服務小朋友,統籌安排各項活動,用實際行動激勵著身邊的每一位伙伴。
守護與陪伴
在愛心暑托班里還有更多默默無聞的志愿者,每天在簽到、午餐分發、活動組織、學習輔導、安全保障等崗位上默默付出,支撐起整個暑托班的平穩運行。正是這些看似平凡的身影,為愛心暑托班注入了溫度與力量,讓孩子們的成長路上多了一份細致的守護與陪伴。
愛心暑托班的每一天,都見證著孩子們的成長,也見證著團員青年積極投身社會、回饋社會的行動力和凝聚力。
孩子們在志愿者的守護下茁壯成長,志愿者也在彼此陪伴和服務中,悄然完成著屬于自己的蛻變……
原標題:《點亮童年假期,他們在普陀愛心暑托班彰顯青春擔當!》
欄目編輯:顧瑩穎 文字編輯:趙菊玲
來源:作者:上海普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