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肌肉是需要方法跟技巧的,很多人每天努力進行擼鐵訓練,卻發現肌肉增長速度還不如一周3練的人。
為什么你的肌肉始終練不大?90%的人犯了這幾個誤區:
1、訓練量不夠
訓練量是增肌的基礎,沒有足夠的訓練刺激,肌肉就難以得到有效的生長。有些朋友在健身房鍛煉時,總是淺嘗輒止,每次訓練的組數和次數都遠遠達不到增肌的要求,肌肉是無法變的粗壯、飽滿的。
研究表明,每周每個肌群至少需要10-20組的有效訓練,使用的重量在 8 - 12 次的范圍內達到力竭,這個重量就是比較合適增肌的。
比如,練胸的時候,選擇4個動作進行不同角度的刺激,每個動作3-5組(每組8-12次),這樣累計起來就是12-20組訓練,這就是有效的訓練量。
而肌肉的體積與每次的訓練總量(重量×次數×組數)呈正相關關系,建議,每個主要肌群每周訓練2-3次,間隔48-72小時(如胸、背、腿等大肌群可安排2次/周,小肌群如肩、臂可安排3次/周)。
我們要采取漸進增加負荷訓練,每1-2周在控制動作質量的前提下增加重量、次數或組數,確保訓練量在逐步增加,才能刺激肌肉的進一步生長。
2、組間休息時間不足
增肌訓練期間,動作的組間休息時間把握是很重要的,只有保證足夠時間恢復才能在下一組中發揮最大力量。
而休息不足,肌肉會產生疲勞和乳酸堆積,力量就會逐漸下降,后續的訓練動作也會變形。有的人為了"節省時間"或追求"泵感",組間只休息30-60秒,會影響下一組的發揮。
如果你的健身目的是為了提升肌肉維度,則要進行中等重量、中等次數訓練,而組間休息控制在60-90秒之間是比較合適的。
而進行大重量的深蹲、硬拉等復合動作時,組間休息時間可以適當延長到 2 - 3 分鐘,讓肌肉有足夠的時間恢復能量和清除乳酸。
3、完全忽略了有氧運動
有些健身者以為增肌期間不能進行有氧運動,擔心有氧運動消耗肌肉,不利于肌肉的生長。而這種想法是比較片面的。
過量的有氧運動會造成肌肉的損害,而適量的有氧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消耗脂肪,這對增肌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我們只需要控制好有氧時長,比如一周進行2-3次,每次進行20-30分鐘跑步、跳繩、HIIT間歇訓練,可以有效增強身體的耐力和免疫力,讓你在力量訓練中能夠表現得更好,肌肉生長的同時還能減少脂肪堆積。
4、蛋白質攝入不夠
蛋白質是肌肉組織的主要構成成分,攝入不足意味著缺乏肌肉生長的"原料",自然無法生長得粗壯起來。
增肌期間,每日蛋白質攝入量要達到1.6-2.2克/體重(公斤),也就是說60KG的人,一天要補充96克蛋白質。
蛋白食物的選擇多種多樣,優先從食物蛋白中獲取,比如雞蛋,深海魚、雞胸肉、蝦、豆腐、牛肉等高蛋白中補充。
而蛋白食物不能一次性攝入,而需要分配到4-5餐中,才能提升蛋白吸收率,同時減輕腎臟負擔。每次訓健身練后,是營養補充的"黃金窗口期",訓練后30-60分鐘內,可以攝入蛋白質,讓肌肉合成最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