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平靜下來的南亞次大陸,又開始風起云涌。當地時間7月22日,印度陸軍終于迎來了首批3架美制AH-64E“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迎來自認為足以改變力量天平的“關鍵砝碼”后,印度陸軍似乎瞬間“信心爆棚”,迫不及待地在邊界地區展開空中演習訓練,試圖向巴基斯坦展示強硬姿態。
印度空軍次日宣布,會組織阿帕奇、“陣風”、“幻影”-2000和蘇-30等主力戰機,在防空導彈系統的支援下,與陸軍在拉賈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部分靠近巴基斯坦的邊界敏感地區開啟新一輪邊境軍事演習。
雖然印方稱此次演習是空軍例行訓練的一部分,旨在加強戰備,提高防空能力,但結合印巴之間長期的領土爭端和緊張關系,此次演習的針對性不言而喻。
阿帕奇直升機部署邊境
事實上,這不是印度首次擁有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而之所以說印度陸軍“首次接手”,是因為印度陸軍為爭取這批“阿帕奇”實在是頗費周折。
雖然印度陸軍在三軍中地位非凡,但在直升機領域卻常年被印度空軍壓制,之前印度重金采購的22架“阿帕奇”全被空軍截胡,采購的用來轉運M-777的CH-47重型直升機,也被空軍強行要走。眼看隔壁巴基斯坦VT-4規模愈發龐大,印度陸軍倍受壓力,才拿到了約6億美元的采購經費,和美國在2020年簽署6架AH-64E合同。
原本這批AH-64E應該在2023年就完成交付,但由于波音的供應鏈危機,導致交付時間拖延了一年多,按照印方的說法,第二批3架將在今年末交付,最終在明年夏季形成戰斗力。
印度陸軍對阿帕奇的到來顯然寄予厚望,不過這批“陸軍專屬”阿帕奇未來仍將交由拉賈斯坦邦的空軍基地代管,第451航空中隊負責運營。而印度第451航空中隊在監控印度西部邊境地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25架“阿帕奇”直升機加持下,他們的打擊能力將會大大增強。
作為全球最負盛名的重型武裝直升機,AH-64E阿帕奇水平確實不凡,其屬于著名的AH-64D(即“長弓阿帕奇”)衍生型號,被稱作全球第一款數字化重型武裝直升機。
擁有強大的火力配置,配備的30毫米鏈式機炮能夠對地面目標進行精準打擊,發射速率高且威力大,掛載的AGM-114“地獄火”導彈更是坦克、裝甲車等地面裝甲目標的“克星”。
同時雷達、航電和光電設備也進一步升級,AN/APG-78長弓毫米波雷達在復雜氣象和戰場環境下,可同時追蹤128個目標,具備全天候作戰優勢。這對于印度來說,無疑是提升其在邊境地區作戰能力的有力武器。
巴基斯坦壓力陡升
近年來,巴基斯坦不斷加強自身軍事建設,特別是在空軍力量上,通過引進先進戰機如殲-10C等,提升了空戰實力,這讓一直試圖在軍事占上風的印度感受到了巨大壓力。
如今阿帕奇的到來以及此次演習,印度意在向巴基斯坦展示其嚴強的軍事力量,試圖在心理上對巴方形成威懾,鞏固自身在邊境地區的軍事優勢地位 。
另一邊的巴基斯坦雖然在2016年就著手采購新武直,當時美國承諾以軍援價提供24架AH-1Z,單價僅7000萬美元(市場價1.1億),但美國在2020年交付3架后突然毀約,而且扣押訂單剩余機體充抵“反恐不力罰款”。
之后巴基斯坦又和土耳其簽訂了價值15億美元的T-129武裝直升機訂單,因土耳其采購俄羅斯S-400遭到美國制裁,LHTEC發動機斷供,5架半成品至今滯留安卡拉工廠。
現在巴基斯坦陸軍航空兵的作戰序列僅有3架AH-1Z和48架老舊AH-1F武裝直升機,更重要的是,雖然AH-1Z性能不俗,還配備AN/AAQ-30瞄準系統,但因美國禁運導致配件短缺,出勤率不足40%。
這兩次失敗的采購訂單,不僅讓巴基斯坦損失大量金錢成本,也將其武裝直升機更新換代進度拖了整整十年。
換句話說,就現階段而言,巴基斯坦陸航面對裝備25架AH-64E的印度,處于絕對劣勢,特別是當印度陸軍親自指揮AH-64E后,意味著其陸航和地面的配合將更加緊密,甚至有可能是未來掌握更多直升機的開端。
作戰體系融合加速
不過,印度此次演習,看似陣仗大實則價值意義不大。
印度把“陣風”部署在前沿機場,模擬“快速反應空戰”;蘇-30MKI掛載反輻射導彈,演練壓制巴鐵防空系統;地空導彈部隊則擺開俄制S-400和自研“阿卡什”,搞“多層防空網”。
在主力裝備未更換的情況下,即使加入阿帕奇參演,新作戰體系也沒辦法在短時間內整合到一起,戰斗力并沒有發生質變,無法對經過實戰檢驗的殲-10CE、霹靂-15E和ZDK-03造成實質威脅。
但即便如此,巴基斯坦陸航庫中武裝直升機性能落后的問題依然嚴峻,尤其是印度AH-64E從2019年就開始服役,使用經驗和作戰體系都已健全,在印度空戰失敗急于挽回面子的情況下,這個空擋是非常危險的。
前兩天網上有傳中國武直-10ME開始交付巴基斯坦的信息,不過至今沒有確鑿證據,不過一旦中國武直-10ME交付局勢又會截然不同了。
雖然直-10ME是中型武裝直升機,但針對高原地形做了特別優化,渦軸-9G發動機功率1500千瓦,在5500米高度功率衰減僅18%;而阿帕奇在4000米海拔需拆卸雷達減重,有效載荷下降30%。直-10ME桅頂毫米波雷達探測距離30公里,同時追蹤16個裝甲單位,可在阿帕奇“地獄火”射程外發起攻擊。
但這只是開胃菜,其翼下四個掛架兼容三種殺手锏:CM-502KG空地導彈采用紅外/激光復合制導,破甲深度1400毫米;TY-90空對空導彈是全球唯一專為直升機空戰設計的武器,專打直升機旋翼,鎖定時間僅4秒;CM-501A巡飛彈射程40公里,可接收無人機回傳圖像實施“盲區斬首”。
而且為抵御高射炮和單兵導彈,直-10ME在座艙、發動機等關鍵部位加裝了6塊可拆卸陶瓷復合裝甲,能硬扛12.7毫米穿甲彈直射。
雖然外媒認為武裝直升機空戰不現實,但直-10ME操作員通過“北斗-天鏈”雙模終端,可以很快與ZDK-03預警機、“飛馬”電子戰系統實時互聯,形成完整中式作戰體系,E構建“偵-控-打-評”閉環,從目標識別到導彈發射僅需12秒。
反觀印軍在沒有F-35五代機的情況下:法式“陣風”、俄制導彈、以色列電子戰系統兼容性極差,數據鏈需經蘇-30MKI中轉,耗時長達90秒——戰機早被巴軍鎖定。
對于巴基斯坦來說,可能中國的直-10ME早一天全部交付入列,早一天形成作戰體系,都格外有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