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互聯網上流傳的那張并不清晰的圖片顯示,一架運-8或是運-9運輸機,與一架不同于攻擊-11的無人機同框。這架無人機的具體命名不詳,極有可能是下一代隱形無人機(非正式地稱為CCA),引發了保加利亞軍事等國外相關軍事網站的關注和報道。
據開源情報分析師魯普雷希特·迪諾在社交媒體上稱,這表明中國可能正在進入其“忠誠僚機”式無人機計劃的運行測試階段。這一發展表明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正在快速努力,將高度智能化的無人系統整合到其未來的作戰理論中。
這款具備隱形性能的協同作戰航空器(CCA),防務觀察人士猜測是由中航工業洪都航空工業集團開發,擁有飛翼的氣動配置,沒有可見的外部傳感器,對低雷達橫截面(RCS) 進行了優化,以規避雷達的探測和鎖定。
作為一種隱形無人作戰飛行器(UCAV),它的橫空出世,旨在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未來航空聯隊運營的一部分,代表了中國在推動利用尖端無人技術實現空軍現代化方面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從互聯網上披露的視頻來研判,這架飛翼布局的低可探測無人機,是與運-8或運-9無人機編隊飛行的,其控制預計將來會由雙座版的殲-20S隱形戰斗機來執行。
這種第五代半隱形戰斗機和隱形無人機的混編與整合,在戰時可以實現無縫銜接和協調,CCA可充當力量倍增器。前出執行制空作戰或對地對海打擊任務,無疑將增強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戰術靈活性。
將高度人工智能化的無人機,與隱形戰斗機進行混編作戰,中國空軍的作戰理念非常前衛。融合隱身、自主和精確打擊,正在逐漸打造一個讓成群的“忠誠僚機”重塑空戰,主宰復雜戰場的情景,或許將顛覆未來的空戰模式。
目前,全球只有中國空軍裝備了雙座版的隱形戰斗機。據央視在播出節目中公開披露的信息,殲-20S后座的飛行員,能夠協調指揮4架以上的“忠誠僚機”執行多種作戰任務。這種有人駕駛的戰斗機和無人機的混編作戰,讓中國空軍走在了全球空軍的前列,成為第一個“吃螃蟹者”。
這讓全球見證了實現戰略轉型的中國空軍開闊的眼界和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高性能有人和無人軍機的混編作戰,這些情景符合中國利用隱蔽性和多功能性,將裝備和兵力投送到遠離中國海岸的長期目標,成為潛在的游戲規則改變者。
總之,“忠誠僚機”的概念,率先由美國空軍提出和研制,但迄今為止卻沒有一款隱形無人機定型量產,無法真正投入實戰部署,也沒有開發出雙座版的隱形戰斗機作為CCA的空中指揮機。
意味著在有人和無人駕駛軍機混編作戰領域,中國已經超越美國占據了主賽道。實力強大的美國空軍,一時半刻,恐怕已經追不上了中國空軍的節奏了。
如同中國研制的六代戰機,有了三發和雙發的兩種不同型號,都進入了工程原型機的飛行測試階段,而美國的六代戰機F-47,卻仍然停留在PPT和CG渲染階段,距離搞出真材實料的工程原型機,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