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藏那邊的雅魯藏布江大壩項目正式開工了。這個消息一出來,不光國內網友在討論,印度那邊更是炸了鍋。
從印度媒體到社交平臺,甚至一些印度政客,都在炒這個事。還有電視臺主持人公開喊話,說要阻止中國修這個大壩,甚至揚言要把它炸了。
為什么這件事在印度引起這么大反應?因為這個大壩的位置非常敏感。它距離中印實控線,只有大約18公里。這就讓很多人擔心:如果哪天中印真的打起來了,印度會不會第一時間就把這座大壩當成攻擊目標?
這個問題看起來挺嚇人,但仔細分析一下,其實沒什么道理。
第一,印度想打,未必打得著。
雅魯藏布江那一帶,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這種高度本身就是天然的屏障。雖然地圖上看,大壩離印度不遠,但那只是水平距離,不是垂直距離。說白了,就是“看著近,打著遠”。
印度如果真想攻擊大壩,要用飛機或導彈飛過去。但問題是,不管飛機還是導彈,只要一升空,解放軍在高原上的雷達系統立刻就能捕捉到。而且攻擊路徑必須穿越高海拔山區,這對飛行器的性能是個大考驗。
尤其是在高原環境下,解放軍本來就部署得很密集,準備也非常充分。想偷襲?基本不可能。
第二,印度打得動嗎?恐怕也懸。
我們可以類比一下三峽大壩。那也是重力壩,結構非常堅固,說白了就是一大塊石頭堆在那里。你要摧毀這種建筑,得有足夠強的打擊武器。可問題是,印度手里根本沒有這種級別的武器平臺。
印度沒有戰略轟炸機,空軍的載彈量也有限。導彈方面,印度的彈道導彈戰斗部裝藥不夠多,也沒有對堅固目標的打擊能力。就算他們真發幾枚導彈過去,大概率也只是“撓癢癢”。
那有人可能會說,那印度是不是會用核彈?
這聽起來挺嚇人,但實際上不太可能。因為如果真敢用核武攻擊中國的重要基礎設施,那就不只是局部沖突了,那是全面核戰爭的前奏。你覺得,印度真有這個膽?
第三,即使真被炸了,倒霉的也是印度自己。
雅魯藏布江是從中國流到印度的。大壩在上游,印度在下游。真要把大壩炸了,水淹的首先就是印度東北部的一大片地區。說白了,就是“自己人炸自己”。
所以你看,不管從哪個角度分析,印度都不具備攻擊這座大壩的現實條件。更何況,中國也不是毫無防備。
從戰術上講,這座大壩的位置雖然靠近邊界,但其實也是經過嚴格評估的。既能發揮水資源調控和發電的作用,又能兼顧國防安全。
而且大壩本身除了民用功能,它在戰略上也能提供支撐。比如調節水量,增強后方基礎設施建設,甚至還可能在必要時支援軍隊補給。
換句話說,這不是一個“脆弱目標”,而是一個“戰略工程”。
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個問題。印度這么激動,是因為他們看清楚了一個事實:大壩開工,意味著中國在這片爭議區域的掌控力正在加強。中國不僅有能力開發高原水資源,還能在敏感區域推進大型工程。
對印度來說,這是壓力。但對中國來說,這是發展。
有些人可能會說,中國就不能“低調一點”?
其實,低調不是問題,關鍵是要有效果。中國從來沒主動挑釁過印度,修大壩也不是為了挑事,而是為了發展民生、提升區域基礎設施能力。
印度其實也知道自己動不了這座大壩,所以他們更愿意在輿論場上發力。炒作“中國威脅”,提高國內民眾的民族情緒,順便也向西方國家刷存在感,爭取點支持。
但說到底,這只是嘴上說說而已。真正下場動手,印度得再三考慮。
最后還是那句話:大壩開工,不是危險,而是信號。信號是:中國在邊境地區的建設,不會因為別人的抱怨而停下;而解放軍的防御體系,也早就準備好了應對一切可能的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