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錦文路過江通道不僅是南京市浦口區和江寧區之間的一條過江通道,更是南京都市圈高速外環(G9904)的核心工程。根據資料顯示,錦文路過江通道全長約13.98公里,線路北起浦烏路,沿規劃橋林大道向南,以橋梁形式跨越長江后,在江南落地接現狀錦文大道,終點止于寧蕪鐵路東側。
根據規劃方案可知,南京錦文路過江通道采用雙層橋梁設計,上層為高速層,下層為國道層,形成“一橋兩用”的復合交通體系。跨江主橋采用主跨2186米的雙塔懸索橋方案,“一孔跨越主通航水域”,可保障1萬噸級海輪、2.5萬噸級江海直達船舶安全通行,并為未來3萬噸級船舶預留空間。這種設計既滿足長江黃金水道的航運需求,又避免了江中設墩對生態的影響。此外,項目江北段采用全線高架形式,上跨浦烏路、寧和城際等交通干線;江南段為減少對濱江城區的干擾,采用隧道形式連續下穿景明大街、寧蕪鐵路等節點。這種“北高南隧”的布局,實現了交通功能與城市空間的和諧共生。
根據資料可知,南京錦文路過江通道的規劃始于2012年,最初設計為三塔懸索橋方案,但2014年南京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設立后,線路恰好位于保護區核心區邊緣。為保護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長江江豚,設計團隊于2019年將橋位遷移至保護區緩沖區,并將三塔懸索橋改為雙塔懸索橋,主跨跨徑從2079米增至2186米,徹底避開江豚核心活動區域。這一調整雖大幅增加工程難度,但卻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
之后到了2022年8月,項目啟動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2023年7月,《環境影響報告書》正式發布,同步完成勘察設計招標。2025年3月,交通運輸部組織航評現場踏勘及座談會,為工可審批打下了基礎;7月,《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報告》通過部審,標志著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錦文路過江通道已完成航評、環評等關鍵前置要件,工可報告進入最后審批階段。2025年7月12日,交通運輸部組織的專家評審會一致通過航評報告,認為項目“資料翔實,論證充分”,為下一步工可獲批掃清障礙。與此同時,項目同步開展用地預審、投資人招標方案研究等工作,江南江北接線的勘察設計已全面啟動。
作為國家交通規劃中明確的近期重點建設項目,錦文路過江通道已被納入國家發改委2025年前重點推動實施清單。按照目前的進度,項目的工可報告預計將于2025年底前獲批,有望在2026年上半年正式啟動主體工程建設。這一時間節點基于三大依據:其一,航評通過后,工可審批周期通常為3—6個月,目前已進入沖刺階段;其二,2023年啟動的勘察設計招標要求2024年7月完成施工圖設計,為施工招標預留了充足時間;其三,南京市政府2025年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進錦文路過江通道用地預審等專題工作,同步開展投資人招標”,顯示項目已進入實施倒計時。
按照66個月的建設周期推算,南京錦文路過江通道有望在2031年前后建成通車。屆時,這條雙向12車道的復合通道將極大緩解南京長江段的過江壓力;同時,使南京城市“三環”真正成環,橋林新城與江寧濱江開發區的時空距離由40分鐘縮短至10分鐘,并為合肥—祿口—蘇南方向新增一條戰略性過境通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