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設備擠壓后,男子上腹部幾乎所有最關鍵的器官遭受毀滅性打擊,如何救治?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黃為醫生還原診療過程。
撰文丨燕小六
責編丨汪 航
“壞了!”這是黃為 醫生 見到患者老張的第一印象。
作為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以下簡稱湘雅三醫院)肝膽胰外科Ⅰ科的副主任醫師,黃為及科室同仁接診過大量腹部多發傷病例。
但他說,老張絕對是其中傷得最重的:胃和十二指腸完全斷裂、胰頸部完全斷裂、膽總管完全斷裂、左肝外葉撕裂、腸系膜上靜脈撕裂大出血、右腎動脈閉塞……上腹部幾乎所有最關鍵、最脆弱的器官同時遭受毀滅性打擊。
“多個重要臟器被砸碎了。”黃為告訴“醫學界”,當地首診醫院意識到老張情況危急、治療難度大,緊急聯系轉運至湘雅三醫院,希望為他爭取一線生機。
這 也 是從醫多年黃為第一次給這么嚴重的創傷患者做急診手術 , 更 是第一次在非癌癥患者中,完成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這個肝膽胰外科最大型手術。
老張和醫護團隊合影。/圖源:受訪者
和死神賽跑
老張是一名普通工人。今年5月28日,他在工廠上班時發生意外,被設備擠壓上腹部。
“受傷過程就像打樁機對準上腹部,狠狠錘了兩下。”黃為向“醫學界”描述。
從當地醫院轉運至湘雅三醫院時,距離老張受傷已經過去近6小時。接診醫護發現,老張是清醒的,但表情痛苦、一直喊疼。其腹肌緊張、心率飆升,CT提示腹腔內有多器官損傷、大量積血,生命危在旦夕。
肝膽胰外科、胃腸外科、泌尿外科、重癥監護等多個科室、數名專家迅速集結,進行了一場快速但非正式的“多學科會診”。大家要用最短時間,商議出一套急診手術方案。
討論后,專家們都認為救治難度非常大。
第一,老張的腸系膜上靜脈、左肝外葉等撕裂,正在持續大出血。
尤其腸系膜上靜脈是腹腔內一條很重要的血管,血流量大。它破了,就像打開一個巨大的水龍頭,血液不斷涌出。如果不能及時止血,老張很可能因為失血過多而死亡。但救治需要大量輸血,彼時醫院用血緊張,需多方協調。
第二,他的胃和十二指腸完全斷裂,胰頸部、膽總管也完全斷裂。消化液大量溢出,和血液、 食物 等摻雜在一起,不僅造成劇烈疼痛,還會增加腹膜炎、膿毒癥等后續感染風險 。
手術必須徹底清除這些混合物,過程繁瑣、耗時 , 而老張最缺的就是時間。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CT無法完全明確多器官損傷程度。專家們普遍認為,有些問題要到開腹后才能揭曉,術中不得不“走一步看一步”。
但 老張等不了了。大量出血后,他陷入失血性休克 , 肝膽胰外科Ⅰ科等人當機立斷,決定緊急開腹探查,幫助老張跑贏死神。
“我們很難在術前拿出成熟方案,只是大概知道要做什么。我們做好準備,手術范圍、內容會隨時因病情而調整。”黃為說。
患者術前影像。/圖源:受訪者
一臺手術,集齊所有高難度要素
很快,肝膽胰外科Ⅰ科主任醫師馮超、黃為等人站上手術臺。他們小心翼翼地劃開老張的腹部,鮮血噴涌而出,“就是一肚子的血啊。”黃為說。
在快速清理腹腔積血后,手術團隊開始尋找腸系膜上靜脈等出血點,以控制出血。
這個操作難度大、耗時長,宛如在“洪水”中找“決堤口”。另一方面,靜脈血管壁很薄,外傷撕裂或使其邊緣破爛不堪、參差不齊,可能越縫越破。
此外,縫合若太松,出血止不住;縫合太緊,血管腔就像被掐住的軟管,變得狹窄,會影響血液回流、可能導致腸壞死。
“要在快速止血保命和縫合松緊得宜、保證血流暢通之間走鋼絲。既不能漏血,也不能把血管縫窄了。”黃為告訴“醫學界”,這是手術難點之一。
隨著手術推進,手術團隊權衡決定,要給老張實施胰十二指腸切除加肝破裂修補術。
其中,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是肝膽胰外科的最大型手術,甚至被譽為腹部外科手術的“珠穆朗瑪峰”。它常用于壺腹周圍惡性腫瘤治療,集齊腹部外科手術中的所有高難度要素。
黃為告訴“醫學界”,胰腺位于腹腔深部,損傷較為少見,一旦損傷,則很嚴重。而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涉及臟器很多,需要切除胰頭部、十二指腸、部分膽總管、膽囊,以及部分胃,相當于把消化系統的核心區域都拆了一遍。
切除只是第一步。手術團隊還要重新拼接剩下部分,吻合必須嚴絲合縫、滴水不漏。包括要把殘留的、像嫩豆腐一樣脆弱的胰腺,以及細軟的膽管,分別和腸吻合。稍有不慎,吻合口可能出現瘺,胰液、膽汁會滲出,誘發致命感染。
術中,團隊還要仔細吻合胃、腸,提防胃蠕動不良、延遲性胃排空障礙等,避免影響患者日后正常飲食。
黃為告訴“醫學界”,之所以要做這么大型的手術 ,是因為 多處器官已經斷裂, 在當時情況下 很難保住且維持 生理功能。 即使勉強修補 , 后續仍有極大概率出現吻合口瘺等問題,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更重要的是,老張當時的狀態也不允許。他已經處于嚴重失血性休克,生命體征不穩定,承受不住精細、耗時的多器官修補、吻合手術。
這也是團隊思慮再三,最終決定暫不處理右腎動脈閉塞的原因。
從老張受傷,到送醫、緊急開腹手術,時間早已超過搶救腎臟的黃金期。醫生們的首要任務是止血、保命。而右腎動脈閉塞的處理,如嘗試復通或切除壞死腎等,在此時屬于“次要矛盾”“不得不放棄的損失”。
經過6個小時手術,老張終于轉危為安。黃為告訴“醫學界”,這是他第一次在急診中對外傷的患者實施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
“重建”消化系統
7月16日,經過50余天晝夜接力的多學科綜合救治,老張成功出院。黃為用“比較滿意”來描述老張的恢復情況。
其遭到重創的消化系統基本恢復,能像正常人一樣吃飯了,吸收功能在短期內還有待改善,偶有腹脹等。
因病情較重、右腎挫傷合并右腎動脈閉塞,在這5 0 多天里,老張陸續出現急性腎功能不全、胰漏等并發癥。
這都在手術團隊的意料之中。好在術中做了“預案”,放置了可進行沖洗的引流管。胰漏發生后,能及時排除分泌液。
針對急性腎功能不全,肝膽胰外科和腎內科、血透室等協同,準備了透析等腎臟替代治療。后續,專家團隊會繼續觀察老張的左腎代償情況。
湘雅三醫院肝膽胰外科 Ⅰ 科作為全國知名的肝膽胰腺疾病診治中心,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 近年來, 該 專科在羅宏武主任、 劉潯陽教授、黃飛舟教授等帶領下,每年成功開展各種肝膽胰高難度臨床技術項目 。
例如: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右三葉肝切除、左三葉肝切除、中肝葉切除、巨大肝癌切除術、全胰切除術、肝門部膽管癌等,一直堅持肝硬化門脈高壓癥的全面規范化治療、肝膽胰疾病、微創治療等三大特色,尤其是肝膽胰門脈高壓內鏡手術在國內領先。
專家介紹, 團隊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面對復雜疑難重癥不退縮、不懈怠,以嚴謹求實的態度、先進科學的技術和堅定的人文關懷,守護人民健康。
“患者最終能康復出院,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及時診斷和手術治療。其次,多學科團結協作,對術后管理、并發癥處理等,都起到積極影響。”黃為 說 ,老張的個體化方案是經肝膽胰外科、重癥團隊、血液凈化、感染等多學科會診、確認的。
此外,患者 積極樂觀,在出現并發癥后,仍無條件地配合治療,對其康復也意義重大。
黃為告訴“醫學界”,經此一例,他對處理類似的危重創傷有了更多想法。比如建議組建創傷團隊,納入多個相關科室等,進一步縮短損傷至手術的時間。
“ 這樣的話, 能進一步 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黃為說。
來源:醫學界
校對:臧恒佳
編輯:莉 莉
值班編輯:郭雪梅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