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東京酒店住宿的日本游客占比超過一半,但外國游客數量也顯著增長,尤其是中國游客在2025年五一假期期間赴日旅游達236萬人次,同比a增長顯著。這種趨勢反映出東京作為國際旅游樞紐的功能增強,本地日本人外出旅游減少,而外國人及中國游客占比提升。 ?
但如今,走在東京街頭,外國人的身影十分醒目。可能有人會認為這是因為訪日外國人很多,但其實不然。
仔細觀察在地鐵車廂內和路邊佇立的外國人,就會發現有很多不是游客,明顯是住在日本的外國人。
01
到底有多少外國人住在東京呢?
據東京都公布的數據顯示,都內居住的外國人人數約為72萬1000人,僅東京23區約為60萬5000人(2025年1月1日),占總人口的5.1%。
將這個數字與25年前的2000年進行比較。東京都外國人整體約28萬6000人,都區部約23萬9000人,可見這期間在日本的外國人的數量激增了2.5倍。
據說,東京即使經歷了新冠疫情,人口仍在持續增加。東京都2025年1月人口約1400萬人。雖然比去年增加了約9萬人,但實際上其中相當于8成的約7萬4000人來自外國人的增加。
因此,正確的看法是,東京一極集中并非像過去那樣有大量年輕人因憧憬東京而從地方遷入東京,而是憧憬東京的外國人蜂擁而至。
02
外國人住在哪個區?
那么,這些在留外國人都住在東京都內的哪里呢?
讓我們以東京23個區為對象,與2000年時進行比較。
或許正如許多人的印象一樣,外國人生活較多的是新宿區、江戶川區、足立區、豐島區等區。
而且,也有在這25年間其數量穩步增長的區。以新宿區為例,2000年約2萬2000人的在留外國人數到2025年增加到4萬8000人。
這相當于新宿區總人口的13.5%,7人中就有1人是外國人。據報道,該區成人人口中約半數是外國人,可以說如實反映了實際情況。
另一方面,外國人占總人口比例較少的區有世田谷區、練馬區、杉并區、目黑區等山手線地區自古以來就很安靜的住宅區。
另外具有特色的是,2000年以來有很多外國人居住的港區從前5名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江東區。港區的數量雖然也在增加,但25年間的增加率只有1.57倍,遠低于全體的增加率(都區部)2.52倍。
港區給人的印象是外國人居住者很多,但實際上這20多年并沒有增加。
亞洲系外國人在全體在留外國人的增加數中所占的比例較多,而港區的特色是由于歐美系外國人較多,所以整體排名下降。
其次,都區部在這25年間外國人人數增加比例較高的區進行了排名。
居住人數排名前五的江東區增加了4.25倍。而令人驚訝的是,中央區竟然有7.73倍的高增長率。中央區2000年在留外國人數僅1624人,現在已增加到1萬2553人。
03
哪個國家的人住在東京多?
下面來看一下都區部哪個國家的人比較多。
主要是中國人和韓國人包括戰前就居住的人(特別永住者),但與2000年相比,韓國人明顯減少。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從戰前開始居住的高齡者開始逝去認為是減少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中國人的增長率高達3.47倍。這與當前社會復雜情況有關。
新面孔有尼泊爾、越南。尼泊爾夾在中國和印度之間,是人口2900萬的多民族國家,但令人驚訝的是,在23區,尼泊爾人竟然有4萬1062人,比越南人還多。緬甸人在25年里增加了7.4倍,印度人增加了6倍。
另一方面,美國人和英國人等歐美國家在這期間幾乎沒有增加。
從這個意義上說,東京正在向亞洲人闊步前行的城市轉變。
都心再開發計劃中經常提到東京將成為世界的金融中心,成為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聚集的城市,但是在這些口號下,并沒有大量的歐美人來到東京,而是變成了以亞洲人為中心的城市。
雖然都內歐美企業數量減少的情況不太為人所知,但一位專門從事外國人租賃公寓等業務的企業負責人表示,最近從歐美派來的外國人干部的排名比以前下降了好幾個名次。
這是因為以前歐美公司的亞洲總部設在東京較多,但現在設在新加坡和香港的公司越來越多。所以以往在東京有總部的公司降級到支社、支店,被派遣的職員的等級也下降了。
04
外國人的居住狀況
那么從國籍來看,哪個國家的外國人喜歡住在哪個區呢?
人數最多的中國人以新宿區、足立區、江戶川區、板橋區等為中心,均勻地居住在東京都內,最近急劇增加的是江東區,在各區中居首位。被認為是受到了積極購買區內建的高級塔樓公寓有關。韓國人則多集中在新宿區、足立區、江東區,與中國人的傾向大致相同。
最近急劇增加的尼泊爾人多居住在大田區和新宿區,但中野區和杉并區也有很多人居住。杉并區的阿佐谷,尼泊爾人一條街的主要原因是“日本珠穆朗瑪峰國際學校”在那里。
越南人相對均勻地居住在江戶川區、足立區、大田區、豐島區、板橋區等地。菲律賓人除了以足立區的竹之冢聞名而形成菲律賓城之外,還有集中居住在江戶川區的小巖、大田區的蒲田等地。
緬甸人集中居住在豐島區、新宿區。新宿區的高田馬場、中井、荒川區的日暮里附近也有很多。印度人多居住在江戶川區和江東區。西葛西現在作為印度人的街道而出名,車站前有許多印度餐廳。
與這種趨勢完全不同的是美國人。
他們大多居住在港區、世田谷區、澀谷區。這一趨勢在英國、德國、法國等西歐國家也大致相同。
05
23區外國人居住狀況的特點
新宿區原本被認為是中國人、韓國人聚居的區,但現在多國籍化趨勢顯著,接納了很多尼泊爾、緬甸、越南等國家的人。
具有特色的是江戶川區。印度人占在日外國人的16%,越南人也較多。
據說居住在江戶川區的印度人中,也有很多在大手町的金融機構從事系統構筑等工作的精英階層居住于此,通勤便利也提高了他們的居住志向。
大田區離羽田機場很近,也是工廠多的區域,這里聚集了很多尼泊爾人。包括菲律賓和越南在內的外國人街正在形成。
另一方面,世田谷區是外國人比例較少的區,世田谷區在歐美人心中以美國人為首,是西歐人非常喜歡的街區。
06
在都中心增加的中國人居住者
近幾年,在東京灣地區建設的高級塔樓公寓有很多中國人在購買。
投資用的也很多,購買者不一定有居民登記,但從灣岸地區中央區的外國人構成來看,中國人比例達到53%。另外,作為教育區而聞名的文京區也開始有很多中國人居住,文京區的中國人比例也達到了55%。
新來的中國人比起特別永住者居住的新宿、豐島,更喜歡中央區、港區、文京區、江東區等的塔樓和文教地區。
已經有很多在日本出生、能熟練使用日語的華人子弟,以優異的成績進入開成中學、櫻蔭中學等學校,并考進東京大學。
日本一直以來積極接納外國人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勞動輔助,但伴隨更多亞洲其他國家的富裕階層開始選擇在日本生活。今后也有必要密切關注在日外國人的去留問題。
近期展會
1、
2、
版權說明:尊重知識產權,版權歸屬原創作者,文章源于授權作家或網絡,網絡其他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如有侵權,原創作者煩請聯系我們予以公示或刪除處理。 微信:xinshuo201220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