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人民網長沙7月26日電(劉汕)盛夏,益陽市清溪村核心區近80畝荷花開得燦爛,與岸上書屋相映成趣。7月24日-26日,“在世界文學地圖上發現清溪——漢學家、文學翻譯家走進清溪村”活動在益陽清溪村、長沙岳麓書院等地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12位漢學家齊聚瀟湘,感受人文風土,共探中國文學魅力。
清溪村是現代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出生地及其長篇小說《山鄉巨變》的創作背景地。近年來,清溪景區完成了周立波故居提質改造,建設了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清溪書屋書香民宿等重點文化項目,推出多個文旅新場景,2024年,清溪村全年接待游客135.3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700萬元。
荷花盛放。人民網 劉汕攝
賞花鼓戲、喝擂茶、打卡特色書屋、閱讀文學作品……清溪村中,漢學家、文學翻譯家們以文為媒,感受《山鄉巨變》背景地的時代變遷與發展。“我最近在研究陶淵明的山水田園詩,這里風景美、人們熱情真誠,很有詩里的意境,希望以后還有機會再來這個美麗的地方。”西班牙漢學家高伯譯說。
活動現場,湖南作家協會清溪書屋正式揭牌,所收書籍將按時間線體現湖南文學的發展與特色。“全球漢學家文學譯作清溪書架”正式啟用,12位漢學家集體捐贈了多語種的中國文學譯作。
多位漢學家捐贈譯作。人民網 劉汕攝
以“在地性與世界性——從清溪文學村莊談起”為主題,一場對話在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中進行。座談會上,嘉賓們暢所欲言,圍繞文學如何重構鄉村文化空間,文學鄉村生動實踐的世界回響進行了討論,也為湖南優秀作家作品走向國際提供了新的契機。
“清溪村告訴我們,文學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扎根在泥土里,和村莊一起生長。翻譯家在這里可以發現:本土的,也是世界的——鄉村的故事,可以打動所有人,文學讓這里和全球相連。”來自突尼斯的哈立德表示。
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內。人民網 劉汕攝
7月26日,漢學家們來到湖南省博物院、岳麓書院,近距離感受湖湘文化脈絡。隨后開展的“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座談會上,專家們就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進行了深入探討,為中國文學出海建言獻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