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輛車搶一個車位的現實下,一次違停點燃了城市暗涌的怒火!
在凌晨3點的青島街頭。攤主老王拿著手機,額頭冒著汗。眼前這輛外地牌照的車,堵住了他的攤位。
連續撥打挪車電話都沒有人接聽。三個小時后。天蒙蒙亮,游客劉女士睡眼朦朧地走到車前,僵住了。
車窗破裂,車身凹下去了,愛車成了廢鐵。而在事發地,卻是監控盲區。
一部靜音的手機點燃了深夜怒火。事情是一次無奈的停車。外地游客劉女士。開車到青島旅游。找遍街區都找不到車位。
直接將車停在路邊。想著臨時停一晚,明早就開著。他還特意留了聯系電話。
可偏偏這一夜,他關掉了手機鈴聲,凌晨攤主多次來電。因為靜音沒有聽到。
被堵住的是誰?是凌晨4點就要開攤賣早點的老王?攤位費交了,蔬菜備好了。可是卻被一輛車擋住了。
一位海鮮攤主苦笑,早市就是有3小時的時間。耽誤一單全家三餐都沒有著落了。
電話打不通焦慮發酵成憤怒,天亮時,劉女士面對的不僅是攤主們的冷眼對待,還有一具遍體鱗傷的車身。
憤怒的磚頭與沉默的監控。誰在逼著普通人變成暴徒?類似的劇情也在很多地方反復上演。
成都肖女士將車堵住四輛車輛車的出路,凌晨拒接挪車電話。早上發現車身被磚頭劃傷,維修費高達萬元。
揚州李女士停車路堵路后又拒絕。接聽80個電話,甚至挑釁說,有本事你來打我呀。
最終遭到群毆導致重傷,以暴制暴的情況,總是在溝通失效時發生。
法律的天平上,雙方都進入灰色的地帶。違停屬于行政違法。可以處二兩百元罰款。但砸車涉嫌故意毀壞財物。
損失超5000元即可刑事立案,青島警方對此案束手無策。事發地沒有監控。證據為零。
有網友諷刺說,你違停手機靜音,接不到電話就不如。打車跑路。抓不到,那我就不賠
停車位不夠,六輛車搶一位的,現實矛盾背后是城市停車的短缺,青島市區41.61萬輛車,僅有8萬個公共車位,平均6輛車要搶一個位置。
2014年全市私家車已達141.2萬輛。10年后的今天,缺口很嚴重。游客劉女士的困境。不是個例,旅游火爆的青島,旺季找車位真的很困難
管理部門也試圖去解決。效果卻不明顯。2015年,青島計劃新增5000個限時停車位。但同年私家車增長超15萬輛。
有攤販說,劃個線就收錢。占著盲道建停車場。治標不治本。當資源調配失靈。普通人之間的廝殺變成必然
在絕境前面,我們能否撕破死循環。這邊是游客委屈。違停我認罰。但車被砸誰來負責。
一邊是攤主生氣,你睡了懶覺,我們全家都在喝西北風,重慶車主因車位被占。
生氣將對方車漆噴滿缺德二字,北京某小區被搶車位,業主互裝地鎖。導致救護車沒有辦法進入
深圳推行10分鐘違停免罰,收到短信立即駛離可免罰,杭州上線鄰里車位共享平臺。
夜間開放小區車位的游客。青島能否借鑒?答案在管理者決心,畢竟城市溫度不體現在罰單上面,而在于對普通人困境的共情
資料來源于:
1、網易新聞女子青島旅游將車停在路邊,早上就發現車子被砸了
2、搜狐新聞,女子違停后發現車子被砸,我違停有責任但不能砸車
3、藍天說法。案例,女司機擋住四輛車,凌晨拒接電話,結果車被人喝劃傷
4、齊魯晚報,馬路牙子不是家,愛車去哪里去?
5、情系百姓:關于山東青島交警亂貼罰單的行為該如何治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