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辣、火!這些辣椒品種真的不一般!
辣椒是我國重要的蔬菜和調味品,加工產品多,產業鏈長,附加值高,是重要的工業原料作物,常年種植面積3200多萬畝,其中露地面積2400多萬畝,保護地面積800多萬畝,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蔬菜,栽培面積和總產量居世界首位。
我國辣椒種植范圍廣,品種類型多,現將各主產區代表性的辣椒品種及類型介紹如下:
四大辣椒主產區
我國辣椒種植分布在全國各地,華北、西北是我國辣椒的優勢產區,華南是冬季優勢產區。
中國辣椒主要產區及對應的辣椒品種
信息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01
華南主產區
該主產區主要包括四川、重慶、貴州、云南、湖南、江西、湖北等嗜辣地區,主要品種類型有線椒、干椒、朝天椒、薄皮泡椒、羊角椒等。
朝天椒主要品種有石柱紅類型、遵椒類型、艷紅425、湘研712、湘研星秀、博辣天玉、博辣醬椒1號等;
線椒主要品種有二荊條類型、辣豐3號、博辣艷麗、博辣新紅秀、長辣7號、辛香8號、湘辣17號、湘辣18號等;
羊角椒主要品種有辛香2號等。
02
北方保護地辣椒主產區
該主產區含山東、河北、遼寧等華北、華東地區溫室、大棚秋延等辣椒種植區域,品種類型以大果型牛角椒、高品質的大果型黃皮椒、厚皮甜椒為主,早熟大果型甜椒種植面積呈增長趨勢。
大果型黃皮椒主要品種有37-74、喜羊羊類型;
厚皮甜椒主要品種有陸帥、紅方、黃貴人、奧黛麗、中椒1615等;
早熟大果型甜椒主要是中椒107號類型。
03
西北辣椒主產區
主要包括甘肅、新疆、陜西等西北地區,品種類型以加工干椒、大果型螺絲椒、厚皮甜椒為主。
大果型螺絲椒以隴椒、豬大腸系列為代表;
陜西線椒主要品種有8819、博辣新紅秀等。
04
東北露地夏秋辣椒主產區
該主產區主要包括東北三省、寧夏、內蒙古等辣椒種植區域,品種類型以厚皮甜椒和粗黃綠皮尖椒為主。
麻辣椒在遼寧地區有一定的種植面積,品種以沈椒系列為主;
吉林等地干椒品種以金塔類型為主。
八個辣椒大省
分省域來看,我國辣椒栽培面積超過200萬畝的有貴州、河南、云南3個省,其中貴州已超過500萬畝,面積最大,河南300多萬畝,云南250多萬畝。湖南、河北、四川、湖北、江西、陜西、海南、山東、安徽、遼寧、吉林、山西、新疆、寧夏、甘肅、內蒙古等省區也是生產和食用辣椒的主要區域,面積均在50萬畝以上。
最不喜歡吃辣椒的福建省栽培面積也近10萬畝。其中,區域特色較為明顯的辣椒主產區有貴州、河南、云南、湖南、四川、寧夏、新疆、福建產區。
01
貴州:種植面積全國最大
截至目前,貴州辣椒種植面積545萬畝左右,占全國的六分之一,占世界的十分之一,貴州辣椒掀起了一場“最炫民族風”。
大方皺椒(左)花溪辣椒(右)
據悉,貴州本地已培育出了超過200個辣椒品種(組合),在貴州本地培育的辣椒品種中,香辣味突出、抗低溫、抗高濕的辣椒品種最受種植戶歡迎。貴州自北向南,從西往東都有各自特色的辣味,朝天椒、小米辣、子彈頭、二荊條等品系應有盡有。較有代表性的辣椒品種有:大方皺椒、花溪辣椒、遵義朝天椒、黔春辣9號、龍艷四號、貴辣21等。
中國辣椒城(胡志剛 攝影)
圖片來源:遵義發布
貴州省遵義市是國內辣椒主產區之一,全市辣椒種植面積穩定在200萬畝左右,享有“中國辣椒之都”、“世界辣椒之都”等美譽。蝦子鎮隸屬于貴州省遵義市,辣椒核心產區面積介于2.5~3.0萬畝之間。自2017年正式運營以來,“中國辣椒城-蝦子辣椒批發市場”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辣椒專業批發市場,可滿足75萬噸辣椒交易量、56萬噸冷鏈倉儲周轉量、120萬噸物流年吞吐量。
02
河南:全國最大的朝天椒種植區
目前,河南省朝天椒的種植達到260萬畝,是全國最大的朝天椒種植區,主要分布在豫北(濮陽、內黃、清豐)、豫東(商丘為主)、豫南(許昌、南陽等地)、豫西(洛陽等地),辣椒主要銷往湖南、四川、湖北等辣椒消費大省,還有部分走出國門,遠銷東南亞等地。
2020年8月,中國蔬菜流通協會評選出全國十大名椒,河南辣椒囊括兩席,分別為內黃辣椒和柘城辣椒。
內黃辣椒(左)柘城辣椒(右)
河南種植的辣椒多為三櫻椒、子彈頭、新一帶朝天椒、三櫻椒、韓國世農、益都紅003等品種,這些辣椒品種品質優、角型好、顏色靚麗、辣度高且產量高,因此頗受消費者歡迎。其中河南簇生朝天椒與小麥套種,也被稱為麥茬椒,穩住了夏糧生產,農民又增收,一舉兩得。
河南柘城縣有“中國辣椒之都”等美稱,據農業農村部門介紹,柘城全縣常年穩定種植面積為40萬畝,干椒年產量約合12萬噸。柘城辣椒大市場是全國最大干椒交易市場。據柘城縣人民政府公布,柘城辣椒大市場年干椒交易量達60萬噸,交易額突破70億元,銷往全國各地和全球20多個國家及地區。
03
云南:全國第一的小米辣
云南辣椒市場較大,主要分布在文山、昭通、保山、昆明等地,擁有丘北辣、小米辣、涮涮辣、雀屎辣等系列特色辣椒產品。
涮涮辣(圖源網絡)
2021年,全省辣椒種植面積約 250.05萬畝,其中特色辣椒(丘北辣、小米辣、朝天椒、美人椒、螺絲椒、涮辣、櫻桃椒)種植面積達 227.55萬畝,占比為 91%;普通辣椒(線椒、牛角椒)種植面積 22.5萬畝,占比不足 10%。
在云南,小米辣(白殼小米辣)種植面積 55.05萬畝,面積和產量均位居全國首位,小米辣種植優勢區域主要集中在文山、硯山、丘北、石屏、建水、蒙自等縣市;小米辣的加工產品以泡椒為主,腌漬的小米辣廣泛用于其他食品調味料,如泡椒鳳爪、泡椒豬蹄、泡椒方便面等,深受消費者喜愛。
云南硯山稼依辣椒城是全國第二、西南地區最大的辣椒專營市場和集散地。
04
湖南:全國鮮食椒種植大省
在辣椒的江湖里,湖南辣椒足以睥睨天下。
湖南是全國鮮食椒種植大省,種植面積150萬畝,以線椒、牛角椒、朝天椒為主,以及少量的泡椒,幾乎沒有甜椒。多為散戶種植,只有個別區域較集中。在洞庭湖區,牛角椒種植較多;而湘中、湘西地區,線椒是主栽品類。
在湖南,有辣椒界“愛馬仕”之稱的湘陰樟樹港辣椒,“種子選手”衡陽伏地尖、湘潭遲斑椒,顏值高的衡東黃貢椒、株洲王十萬黃辣椒,辣味十足的寶慶朝天椒、汝城朝天椒,做永豐辣醬的雙峰牛角椒,有玻璃質感的醴陵玻璃椒,一個辣椒三種味道的新田陶嶺三味椒……幾乎湖南的每個地方都能推出辣椒“最佳選手”。
王十萬黃辣椒(左)醴陵玻璃椒(右)
05
四川:線椒占市場的八成
四川辣椒種植面積116萬畝,以菜椒、線辣椒、朝天椒為其主栽種類,其中線椒占到四川辣椒市場的八成,主要集中在西充、簡陽、樂至、安岳、三臺、鹽亭等成都豆瓣醬加工原料的種植基地;菜椒在春季早熟上市的有攀枝花、西昌,8月高山種植的有理縣、汶川、漢原、茂縣。
線椒主栽品種:二荊條、川騰1號、湘辣1號、干椒1號、辛香4號等。
菜椒主栽品種:洛椒98A、汴椒1號、浙研11、13號、早雜2號、農大301、湘研13號等。
朝天椒主栽品種:全國著名的威遠新店七星椒,韓國天宇3號,小米椒和單子朝天椒。
四川的西充、南部、簡陽、樂至、安岳、三臺、鹽亭、梓潼、劍閣等縣都是成都豆瓣醬加工原料的種植基地,主要品種有二荊條、湘辣4號、干椒1號、辛香8號、博辣紅帥、紅艷、博辣2號。
06
寧夏:彭陽辣椒響當當
寧夏彭陽縣辣椒種植面積15萬畝,是西北乃至全國重要的辣椒產區。
“牛角椒”“枸杞辣椒”“彭陽辣椒”是寧夏辣椒的關鍵詞。相比于四川、貴州、湖南等辣椒生產大省,寧夏種植面積相對少,但其生產地位和形成的市場模式卻值得全國借鑒。
彭陽辣椒
牛角椒是寧夏種植的主要辣椒類型,以外銷為主。牛角椒主要來自國外,國內品種僅占30%,羊角椒正好相反,國內品種占70%。現在彭陽辣椒已成為地理標志,也是全國的辣椒品牌。
07
新疆:機械化種植省工省時
新疆因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出產的辣椒產量高、品質好、干物質及紅色素含量高,加之病蟲害少,有利于機械化規模化種植,采收省工省時。新疆已成為我國一個重要的制干辣椒產區和理想的工業辣椒生產加工基地,目前種植面積達60萬畝,年產干椒25萬噸以上,干椒年產量占全國的1/5。
新疆干椒主要是鐵皮椒、板椒、線椒類型等,主要品種有紅龍13號、紅龍18號、博辣紅牛、益都紅、美國紅、8819等。
08
福建:靠近產地確保新鮮
在微博上,曾流傳著一個“中國各省吃辣能力排行榜”,湖南以“最能吃辣”排在第一位,而福建則因“最排斥吃辣”墊底。雖然福建吃辣能力不強,但在福建種植的大棚辣椒因品質好、反季產量大而走俏全國。
福建省內共有三大辣椒種植片區,分別是泉州的大泡椒、漳州的圓椒、福清的大牛椒,僅泉州片區,種植面積就達25000畝。福建生產的辣椒主要銷往湖北武漢、浙江蕭山、安徽合肥、江蘇常州、浙江溫州等地。
福建的銷售優勢,一是反季銷售,銷量好,二是福建辣椒比海南等反季節產區更接近銷區,保證了今天采摘的辣椒,明天就能到達銷區,確保新鮮度。
在中國,吃辣是一件會上癮的事兒!
你最喜歡哪里的辣椒呢?
歡迎在留言區評論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