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棵樹,明天三棵樹。三棵樹,棕南人的致遠。
——今天的編輯 門牙
開車的人最討厭走棕南小巷穿過。遇到前頭稍微有車子肉一下,跟到就是一陣好等。
騎車、走路的人卻覺得剛剛好。白墻林蔭間尚存的老成都氣息,真實而鮮活。
這家炒菜小館,就在棕南西街三岔路口的拐拐上,每天來客源源不斷。小館門前三棵樹,背靠背挨到老字號天添飯店,一開就是一二十年。
沒有那么響當當,也沒啥子特別拿得出手的。你來吃,左不過給你炒個熬鍋肉、魚香肉絲、水煮肉片……老成都的口味,自有老成都的鍋鏟來招待。
好不好吃嘛?附近住家的人“想不到吃啥子就吃三棵樹”,應該是對它最公正中肯的評價。
來的這天中午,高峰已過,老板兒一家正拼桌吃飯,占了大半個堂子。只見桌上三個大菜一個拌菜,簡單,卻自有一番講究。
先吃完不管的老板兒前來迎客。
每一桌的玻璃板下都壓了一份菜單。炒菜、熱菜、干鍋,蒸菜、燒菜、涼菜,魚類單獨列出來。要吃啥子,自己看。
我喊老板兒給我推薦,他略有些賣得差不多的懶心無常:小炒肉嘛,肝腰合炒那些。
我沒多于聽他的。大菜就點水煮肉片,炒菜炒個山椒牛肉絲,再熗炒個空心菜。兩個人,緊夠了。
背后一桌,兩個男的點了兩個菜,還都是翹葷。吃得空盤見底,起立結賬,才58元。
斜對桌三個妹妹剛落座。其中一個應該是在這兒附近租的房子。只聽她給另外兩個說:“我天天都來吃這家?!?/strong>
姊妹三個有說有笑,省到省到點了五個菜。還有好吃的沒點,當桌相約下次再來。
下單之后,只聽得一墻之隔的廚房傳來轟隆隆的燒火聲。十分鐘之內,山椒牛肉絲上桌。
剛端上來,我差點兒沒認出來。面前這盤翠似翡翠的菜,你說是芹菜肉絲我信,山椒肉絲,很少是這個顏色。
野山椒自是有的。夾雜在氣勢洶洶的芹菜段里,和正紅色的泡椒平分天下。
肉絲切得粗放,差不多薯條那么粗一根兒。只略略沾染了一抹醬色,清晰可見的,是來自牛肉里脊最為細致的肌理。
空口吃一口。芹菜清脆爆汁,牛肉絲厚實嫩滑,泡椒酸辣解膩。
它沒有我想象中的泡椒牛肉那么辣得飛歪,卻在清香滿口鉆的同時,絲絲入扣地釋放出一絲窖藏酸辣。
這肉絲的火候掌握得精妙。每一根肉絲都少量而均勻地掛了一層醬汁,越嚼越有味,越嚼味越香。
天氣這么熱,這不卑不亢的酸辣著實開胃。舀半碗飯的功夫,水煮肉片來了。
點菜的時候,我專門打了招呼:“面上千萬不要給我嗡滿蒜?!倍松蟻淼念伾脖戎俺赃^的那些水煮肉片的顏色稍淺一些。
味道上,也從麻辣似的一把利劍,化作香辣般的一根金針。肉片稍薄,非常巴味。攉了打門面的海椒面兒一起吃,每一次咀嚼都是一陣辣趕一陣香。
面上的肉片銳減,露出浸泡于中下層的豆芽和萵筍葉子。這哈我曉得,碗頭才添的米飯保不住了。
豆芽是黃豆芽,但不是瓣瓣大得嗯牙齒的那種。萵筍葉子連了一部分片片,大小、厚薄與這道菜的火候極為匹配,至少這個時候吃起來,尚能嚼出幾分脆勁兒。
我平常不多于吃水煮肉片,他們家這份兒,我幾乎能打滿分。不是一味地油,不是一味地葷,素菜占了半壁江山之后,它顯得更加清爽。
吃起來,有四分像冒菜,五分像火鍋。倘若你突然想吃火鍋又吃不到,它倒還能替你解了那一時興起的半分饞!
我跟同行的朋友說,如果是我們家挑剔的老輩子見了這兩道菜,一定會用刻板印象進行嚴肅批評。說這肉絲肉片扎堆的炒菜,不見得會用啥子好肉。
嘿,但他們家這兩盤子肉我吃下來,還真吃出了自己親手挑選出來的那種香和嫩。
我想起來時老板兒那一桌稀松平常的飯菜。突然對“家?!?/strong>二字有了更為深刻的體會。
所謂家常,便是我們屋頭吃啥子,就招待你吃啥子。
可能肉絲切得不細,海椒放得不妖。但正兒八經就是我們祖祖輩輩傳下來、幾十年如一日的做法和吃法。
每天賣附近住家的老客都搞不贏,不懂、更沒空跟你上科技。
最后端起來的熗炒空心菜,跟往天我媽在屋頭炒出來的空心菜大差不差。
只是干海椒放得少了些,綠葉青菜的清香,遠遠蓋住了那一畝三分的熗辣。
彼時,我已八九分飽。手上的筷子還不停地往返于山椒牛肉絲里面的芹菜和肉絲。
那種空口吃都香得很的程度,就是只要它沒見底,就一直想捻來吃。
我盲猜,這家店可能是兩代人共同經營。老輩子年紀大了有點兒做不動了,就逐漸把生意交給小輩子。
小伙子老板兒中午吃了飯,找了個空檔,自己拌了份兒涼面,端走下班。
他剛一走,一個外賣小哥鉆進店來用餐,看樣子也像是個熟客,菜單都沒看,張口就來一份兒蓮白回鍋蓋飯。
接單的,應該是老板兒家頭的老輩子。見是個外賣小哥,她舀飯的時候,按了又按,撐了又撐,硬是壘尖尖舀了一大碗,生怕他吃不飽。
白米飯端進后廚,又聽一陣鍋灶響,再出來,就是一盤小山似的蓮白回鍋蓋飯。小哥吃得趕口,吃得香。
這一餐,三個菜,吃得簡單但滿足。
你也說不上是去了一家好了不起的館子吃了好大的一餐。
那種感覺,就像是你到了一個會弄飯的老成都屋頭,他正常發揮炒了幾個小菜,你超常發揮,多脹了兩碗飯。
也就難怪,美食軟件上這家店的評語,都不見得有好頂天的形容,卻又總是有人二刷、三刷,踏破門檻。
結賬的時候,我順口問老輩子老板兒,鋪子開了好多年。她虛了虛眼睛,一時也有點想不起:“十多年是有的。可能要二十年了吧!
我想,一家小店,能掩藏在天添飯店背后這么多年??吹饺思壹t,然后又不那么紅了。一墻之隔,任它風風雨雨,自己卻悄悄咪咪,穩穩當當。
所以你要問我它到底有好好吃,實話說不是原地升仙那般的好吃。
但它非常對我這個老成都的味,也真真兒是棕南人細水長流、吃了將近二十年的社區食堂。
今日編輯 | 熱到融化的門牙少女
本文系談資“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圖片
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Oosaki Nana
抬頭即晴朗
@Oosaki Nana
啦啦啦,種太陽
@羅羅托馬西
綠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