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陶春燕 崔宇晴
三伏天的一場急雨剛歇,空氣里還氤氳著泥土和青草的清新。茌平區胡屯鎮前薛網格的李大娘走出家門,腳下便踩上了新鋪的瀝青路面,她幾步走到不遠處的綠蔭下,支開馬扎坐下納涼,道路兩旁干凈整潔,花池里綠意盎然,陣陣微風拂過,李大娘的身上舒服,心里敞亮?!艾F在這路直接修到了家門口,又平整又干凈,走起來穩當舒坦?!崩畲竽锏脑捓铮痴粘龊玩倧摹懊孀印钡健袄镒印钡木释懽?。
坑洼變坦途,雜亂歸井然,枯槁煥新綠......行走在今日的胡屯鎮,觸目所及皆是“煥新”的印記。曾經設施陳舊、環境雜亂的鎮區容顏,在“繡花功夫”的精心雕琢下,正悄然褪去舊裳,顯露出蓬勃的生機與精致的輪廓。筆直延伸、寬闊平整的瀝青路,整齊劃一、窗明幾凈的沿街商鋪,點綴街角、生機盎然的花池綠帶,正是胡屯鎮今年以來小城鎮綜合提升工程在這片土地上精耕細作后結出的飽滿果實。
資金有限、歷史欠賬多,曾是制約胡屯鎮發展的沉重枷鎖。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胡屯鎮牢牢抓住“用有限資金解決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最迫切的問題”這個牛鼻子,把有限資金精準投向群眾最急最盼處,提升城鎮承載力、改善人居環境,為小城鎮提升注入持久活力。
規劃成為破局的第一筆。胡屯鎮將全鎮46個網格村科學分類,明確3個示范帶動村、13個提標打造村和30個常態提升村,形成“示范引領、梯次推進”的升級格局,讓每個村莊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以功能分區為綱,科學布局生產、生活與生態空間。合理設置擺攤區域化解“買賣兩難”,預留街邊綠化區域,解決城鎮綠化景觀與群眾乘涼的需求矛盾。
破解“錢袋子”緊的困局,胡屯鎮善打“巧”字牌。那些 “蜷縮”在角落的閑置廠房、老舊站所,曾是沉睡的“家底”。一場低效資產“清倉見底”專項行動,讓它們重見天日。分類施策下,出讓、租賃、改造
“點石成金”,盤活出寶貴的發展“啟動金”,成為撬動小鎮蛻變的強力杠桿。此外,胡屯鎮創新“眾籌”模式,村級家底掏一點,社會力量幫一點,財政資金擠一點,匯聚2300余萬元資金活水,為提升工程注入活力源泉。
改變不止于大處落墨,更見于精微處的“繡花功夫”?!爸匦藓屯貙採v地交通干道1000米,硬化地面3.3萬平方米,更換路沿石1000米,改造人行輔道150米,修繕下水道390米,更新路燈116盞,安裝道旗178組,完成商業街兩側2.6萬平方米地面硬化及60個花池更換......”胡屯鎮副鎮長李樂細數著工程開展以來的成果,一筆筆“真金白銀”精準滴灌發展短板,直擊困擾群眾多年的行路難、排水難、灌溉難、通行險,讓鄉村宜居底色更足、群眾幸福成色更亮。
如今,走進胡屯鎮馬沙窩村,道路平坦、綠意蔥蘢、喬木挺拔、灌木蓬勃,綠地亭臺古樸,成為居民茶余飯后流連的新去處,小村莊里充滿煙火氣又透著精致感,美麗鄉村示范帶領,為后來者點亮明燈;交通干道105國道烏亮干凈,交通標識劃設清晰,車輛來往有力有序,跑出小城鎮發展加速度;不遠處的前薛網格,工人們正對路面做最后的修整,為小城鎮提升工程做最后的沖刺......
從破解民生痛點的堅實基建,到提升顏值的綠意點綴,再到重拳整治后的秩序井然,胡屯鎮小城鎮提升系統推進,核心在于“黨委引領+規劃優先+民生改善”,同時注重機制創新與群眾參與,當有限資金化作無限關懷,這座小鎮便以“繡花功夫”,在每一寸土地上繡出了熱氣騰騰的幸福圖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