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軸線15處遺產點將配齊“中軸線專屬”世界文化遺產標志,中軸線遺產保護公眾參與活動升級,“文創”新成果講好中軸故事……7月27日,“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一周年之際,一系列好消息從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一周年主會場活動上傳出。
原創童聲合唱《北京中軸線》在鐘鼓樓下響起,拉開主會場活動序幕。寧夏西夏陵等世界遺產地代表、中軸線各遺產點代表、國內外專家學者、大中小學學生、中軸線遺產保護監督員等,歡聚一堂。中軸線北端和南端,鐘鼓樓和永定門的“北京中軸線世界文化遺產標志碑”同時揭幕。總長7.8公里的中軸線上,15處構成要素將陸續完成“中軸線專屬”的世界文化遺產標志牌安裝,不斷加強“古都脊梁”的整體性、系統性保護。故宮、天壇、萬寧橋等今后將有世界遺產“雙認證”。
中軸線的“朋友圈”也將擴大。2025年北京中軸線遺產保護公眾參與活動啟動,首批志愿者收到邀請函。該活動計劃招募1000名志愿者,加入中軸線遺產保護隊伍,參與遺產監測巡查、繪制文化地圖、制作遺產影像等工作,共同守護壯美中軸。
“近年來,中軸線遺產監測公眾參與項目、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傳承與創新大賽等活動,讓公眾在與中軸線‘親密接觸’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文化自信。”清華大學教授呂舟說,隨著申遺成功,相關活動進一步升級,推動形成政府主導、專業支撐、全民參與的遺產保護新機制。
還有一批新成果發布。《世界文化遺產——北京中軸線》特種郵票啟動發行,中國郵政公司向首都博物館捐贈001號特種郵票。這是中軸線成為世界遺產后首次發布的特種郵票,1套共5枚,呈現了鐘鼓樓、景山、故宮、天安門、正陽門、永定門等多處遺產點位,展現中軸線建筑之美。《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叢書首發,內容涵蓋中軸線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文本、中軸線保護管理規劃以及數百幅遺產點建筑測繪圖。
中軸線沿線也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例如,位于先農壇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推出了北京中軸線主題文創產品,“印記北京中軸線——大眾篆刻作品展”巡展走進故宮,東城區在永定門南廣場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文藝展示活動,西城區啟動中軸探訪等系列群眾性文化活動。
記者 李祺瑤 武亦彬
編輯/胡克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