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在2023年11月6日發了一篇評論,點出西方國家在俄烏沖突爆發600多天后,還在糾結要不要沒收俄羅斯的海外資產。評論說,要是真這么干了,西方的信譽就徹底玩完了,中國肯定會帶頭大規模撤出在西方的投資,其他國家跟著學,那西方經濟就得喝西北風。
俄羅斯從2022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開始,西方就把俄羅斯央行大約3000億美元的資產凍結了,這些錢大多擱在歐洲的銀行里,比如比利時的歐洲清算銀行。凍結是凍結了,但沒收本金一直沒動手,主要用產生的利息來搞事。
到現在,情況還是這樣,G7國家在2024年6月意大利峰會時,同意用這些凍結資產的利息來給烏克蘭貸50億美元,幫助烏克蘭打仗和重建。利息每年大概30億美元,剛好夠還貸的。
西方國家為什么這么磨嘰?說白了,就是怕后遺癥太大。俄羅斯不是小國,它有核武器,還有能力反擊。俄羅斯已經在2025年7月沒收了西方在俄資產,總值500億美元,包括德國和美國公司的工廠和賬戶。這不是空談,俄羅斯法院直接批準了,執法人員就把那些財產轉手了。
西方要是真沒收俄羅斯的本金,俄羅斯肯定會更狠地報復,說不定把西方在俄的更多投資都吞了。歐洲國家特別糾結,因為它們跟俄羅斯能源聯系緊密,切斷天然氣供應后,能源價格飛漲,德國經濟在2023年前九個月就收縮了0.1%,其他國家日子也不好過。
歐盟外交高級代表博雷利說過,西方在烏克蘭和中東問題上的雙標,已經讓全球看到它們的虛偽,信譽早就不穩了。
中國在這事里的角色挺關鍵。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直指,要是西方沒收俄羅斯資產,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肯定會趕緊撤出在西方的資金,以防萬一。中國持有大量美國國債和歐洲債券,總外匯儲備超過3萬億美元。
要是中國帶頭撤,其他新興國家如印度和巴西也會跟風,那西方吸納全球資本的能力就廢了。實際上,中國已經在調整策略,2024年貿易額給俄羅斯超過2000億美元,出口電子元件和機械,幫助俄羅斯繞過制裁。
中國央行減少了對某些西方銀行的投資,避免二級制裁的風險。華盛頓的財政部發警告信,中國外交部就回應說要維護自身利益。中國沒大規模撤資,但已經在多元化資產,減少對西方的依賴。
西方信譽破產的風險不是空穴來風。凍結俄羅斯資產后,全球其他國家開始質疑西方的金融體系。沙特、阿聯酋這些國家已經在想,是不是別把錢全放歐洲了,以免哪天也被凍。俄羅斯資產凍結后產生的收益,歐盟在2024年7月第一次轉了15億歐元給烏克蘭,用于軍事援助。
到2025年,歐盟又賺了23億歐元,繼續支持重建。G7在2024年10月敲定50億美元貸款細節,美國出20億,歐盟出20億,英國、加拿大和日本分剩下的10億。這些錢通過雙邊貸款發給烏克蘭,從2024年12月開始,到2027年底結束。貸款用凍結資產的額外收益還本付息,符合各自法律和國際法。
俄羅斯的回應很直接。普京說這是盜竊,不會善罷甘休。俄羅斯財政部長說,要是西方動本金,俄羅斯就有辦法反制。俄羅斯已經把西方公司在俄的業務接管了,一些西方企業損失慘重。歐盟內部也有分歧,匈牙利就反對過歐盟援烏資金,差點讓凍結措施續期失敗。
歐盟的制裁每六個月得27國一致同意,匈牙利親俄的態度讓華盛頓擔心,所以美國推動改制裁框架,用多數票通過,避免一票否決。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說,所有G7國家得分擔風險,按GDP比例來。
中國對這事的態度很謹慎。中國沒公開說要撤資,但專家分析說,沒收俄羅斯資產會推動中國建立新全球金融秩序。西方沒收會讓中國更堅定地推廣人民幣國際化,減少對美元和歐元的依賴。中國已經在跟俄羅斯用本幣結算貿易,避開美元體系。
2025年,中國買了俄羅斯更多黃金和貴金屬,出口到中國的俄羅斯貴金屬價值翻倍,達到10億美元,因為制裁讓俄羅斯轉向東方市場。中國外交部強調,不招惹歐洲,也不欠歐洲的,但西方雙標玩脫了,經濟實力下降是自找的。
西方經濟壓力越來越大。歐洲繁榮靠俄羅斯廉價能源和中國廉價商品,現在兩頭都斷了。俄烏沖突后,歐洲跟俄羅斯能源脫鉤,跟中國脫鉤斷鏈,經濟雪上加霜。2023年歐洲經濟指標一片慘淡,德國作為領頭羊都負增長,其他國家更難熬。
企業外遷,資本外逃,歐洲競爭力下降。博雷利感嘆,西方在全球的優越感沒了,因為玩雙標讓信譽崩塌。信心比黃金重要,西方靠信譽體系橫行世界,要是因為沒收俄羅斯資產讓體系崩了,那損失比撿到的芝麻大多了。
到現在,歐盟還在考慮把凍結的2000億歐元俄羅斯資產投到高風險項目上,提高收益,多給烏克蘭錢。歐洲委員會在討論這個,政客說這是為了讓回報更高,但風險也大。
德國總理默茨說,要是法律允許,就會沒收,但到現在還沒動本金。俄羅斯說,能讓3000億美元資產作為烏克蘭戰爭和解的一部分,但得部分錢花在俄羅斯公司上。西方沒同意,繼續凍結。
中國大規模撤資還沒發生,但潛在威脅在那擺著。要是西方真沒收本金,中國肯定會加速撤出。北京已經在評估海外資產安全,討論分散投資。全球其他國家也在看熱鬧,一旦中國動,其他國家跟上,西方就真撿芝麻丟了。俄羅斯資產規模有限,全世界其他國家在西方的投資遠超這個數。中國帶頭撤,會引發連鎖反應。
西方不敢沒收的根本原因不止中國。俄羅斯實力強,西方在俄也有資產,雖然少點,但夠疼。法律障礙是借口,真要干也不會管法律。但害怕徹底激怒俄羅斯,歐洲承受不了核大國報復。
俄烏沖突、中美博弈、巴以沖突證明百年變局來了,歐洲得想清楚何去何從。是繼續被美國操縱,還是獨立自主?歐盟想打造成完整共和國,但政治短視讓它捆綁在美國身上,最終受害的是自己。
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有道理,沒收會提醒中國等國家,投資有風險,得多元化。這對西方吸收資本不利。西方經濟占比下降,玩雙標讓信譽低落。歐洲經濟困難,企業轉移,資本出逃,不知怎么跟俄羅斯、美國、中國競爭。沒收會讓經濟更糟,民眾動亂歐洲承受不起。
俄羅斯沒收西方資產規模已達500億美元,過去三年轉型成堡壘經濟。西方凍結措施讓俄羅斯轉向東方,深化跟中國合作。中國買俄羅斯黃金翻倍,貿易激增。西方信譽下降讓全球轉向非西方體系,如中國證券存管公司,避免資產被凍。
歐盟外交代表博雷利生于1947年4月24日西班牙鄉村,早年學工程,后進政壇。2019年12月任歐盟高級代表,2024年11月卸任前警告歐盟支持烏克蘭到極限。卸任后回西班牙搞學術,焦點在歐洲戰略自主。
西方處理俄羅斯資產保持謹慎,到2025年只用收益援助烏克蘭。中國加強資產多元化,未大規模撤資,但全球投資格局更謹慎。西方猶豫源于多重考慮,信譽崩塌風險大,中國撤資是其中一環。
說到底,西方沒收俄羅斯資產的叫嚷多,行動少。因為知道后果嚴重。中國不會坐視不管,肯定會保護自己資產。全球都在看,這事怎么收場。要是中國真大規模撤資,西方金融體系就得重塑了。大家都知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西方經濟弱了,信譽自然沒了底氣。
俄羅斯資產凍結后,西方僅用收益貸款,沒動本金。2024年G7峰會敲定50億細節,美國歐盟各20億,其他分擔。俄羅斯反擊沒收西方資產500億。中國調整投資,深化俄中合作,避免直接沖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