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發布了基于金額統計的全球貨幣國際支付比例,2025年6月,美元支付份額環比大幅下降,歐元、日元和加元份額略有提升,人民幣占比微跌0.01個百分點,排名全球第六大支付貨幣。
美元“濤聲依舊”
2025年6月,美元的國際支付比例達到47.19%,環比上月大幅減少了1.27個百分點,即便如此,美元仍然是無可爭議的全球第一大支付貨幣,占據全球支付市場“半壁江山”,份額斷崖式領先。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元又是美國的法定貨幣,上世紀70年代以前與黃金掛鉤,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后,美元深度捆綁石油貿易,建立起石油美元的信用貨幣體系,充分發揮美國的全球影響力,美元的使用范圍不斷擴大,流動性大大增強,支付份額水漲船高,逐步成為有實無名的“世界貨幣”。
6月份,歐元、英鎊、日元和加元分別排名全球最活躍支付貨幣第二——五位,支付份額分別為23.87%、7.69%、3.84%和3.43%,除英鎊小幅下跌外,其余三大貨幣環比上月均有不同程度增加,這一點可以和美元份額減少連起來看。
美國從4月份開始盡整些“幺蛾子”,單方面構筑關稅壁壘,加拿大成為重點征收對象,美加關系貌合神離。
與此同時,美國在推進加征關稅過程中遭到絕大多數國家反對,貿易談判遲遲沒有進展,征收期限一拖再拖,政策變得反復無常,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美國資本市場多次出現股債匯“三殺”行情,美元資產的避險屬性進一步削弱。
各國資本快速涌出,尋找更合適的資金池,歐洲和日本成了新目標,資金流動大幅增加,從而帶動相應貨幣支付份額上漲。
人民幣份額微跌,CIPS有新進展
2025年6月,在基于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人民幣支付占比2.88%,與2025年5月相比,下降0.01個百分點,支付金額總體增加了2.57%,保持全球第六大最活躍貨幣的位置,與上月持平。
人民幣國際支付份額小幅下降,最直接的原因是,2025年6月,所有貨幣的跨境結算總金額環比提升2.85%,而人民幣的跨境支付金額增幅只有2.57%。
更深層次原因則是,作為人民幣國際化重要推手的CIPS系統有了新進展。
眾所周知,SWIFT的數據統計有很大局限性,國際貿易結算形式多種多樣,金融機構也有多種方式傳送交易信息。
比如,貨幣互換、易貨貿易以及不使用SWIFT結算的交易,因此,2.88%的占比并不代表完整的市場統計數據。
CIPS作為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的“主渠道”,2024年,CIPS累計處理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金額175萬億元,同比增長43%。
根據CIPS的清算流程,直接參與者之間的交易完全不需要SWIFT參與,這意味著,直參的金融機構越多,SWIFT能統計到的人民幣支付交易越少。
6月18日,包括標準銀行、非洲進出口銀行、阿布扎比第一銀行、吉爾吉斯斯坦Eldik Bank、大華銀行和泰國盤谷銀行在內的6家外資機構,成為CIPS直接參與者。
截至2025年6月末,CIPS系統共有直接參與者176家,間接參與者1514家。這些參與者分布在全球121個國家和地區,業務可通過4900多家法人銀行機構覆蓋全球189個國家和地區。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從支付份額看,人民幣2.88%的數據與中國的經濟體量、貿易額并不匹配,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重要的貨物貿易國,人民幣的份額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中國開放的大門始終敞開,堅持高質量對外開放,金融市場的放開也在穩步推進,做大做強內外雙循環,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的信任感、接受度持續提高,人民幣支付份額自然芝麻開花節節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